南方日报:华工参与制定汶川学校重建规划——抗震标准提高,援建学校要建成四川最好的中小学
日期:2009-05-13

    

     

何镜堂院士设计团队在工地接受记者采访茂县凤仪镇小学效果图

     南方日报5月13日讯(记者/张胜波通讯员/龚华萍孙宏志)日前,教育部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下称《导则》),我省华南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一起参与了《导则》的制定。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新定《导则》将学校抗震设防烈度统一设为级别较高的乙级,同时增加了抗震标准的可执行性。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已经组织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率领的100多人的团队参与汶川灾区中小学重建工作,所承担的茂县凤仪小学等六所中小学的援建设计工作进展顺利,计划建成四川最好的中小学。

     新建学校将统一按照乙级抗震标准设计。何镜堂介绍说,新制定的《导则》规定: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食堂的抗震设防类别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筑抗震设防暂行规定》的要求统一划为乙级。“只有少部分重大基础设施才被设为甲级,乙级已经是很高的抗震等级了”,何镜堂告诉记者,《导则》出台之前,相关规定并未将学校统一设定为乙级,部分学校属于丙级,“这次是在国家现行规范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了抗震标准。”

     提高标准的同时,《导则》更加注重标准的可行性。“地震中倒塌的学校不是以前的设计有问题,而是在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何镜堂举例说,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小学的用地标准是每个学生28平方米,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以前汶川最好的学校每学生平均占地18平方米。现在的设计方案中,每个学生平均占地面积下限是23平方米。

     中小学设心理咨询室

     《导则》还对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建设规模和校舍构成做了具体规定,近期幼儿园每班30人,普通中小学每班45或50人;校舍构成上,中小学将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其中,农村完全小学按规划将设有音乐、美术、科学、计算机、多功能等教室。另外,城乡各类中小学都将建立心理咨询室和远程教育教室。

     在校址的选择上,《导则》也做了详细规定,例如学校应避开地震危险地段、山脉及丘陵的阴坡面、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泥石流和洪水沟口等自然灾害地段;山地校园应至少有可容纳一个操场的平坦场地等。

     不过,华南理工大学参与《导则》制定的相关人员也表示,按照《导则》进行高标准设计时,由于学校选址多为山地,在落实体育用地指标上有一定困难。现在已经有四五所学校因为场地不达标而需要重新选址建设。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