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书记盛赞我校学子:华工的大学生是好样的
日期:2009-07-08
省委书记汪洋和华工师生亲切交谈副省长宋海讲话
校党委书记王迎军汇报华工发展情况校长李元元主持座谈会
汪洋书记参观学校科技展参观建筑设计院
     7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华南理工大学调研,并与华工师生代表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专题座谈。汪洋对华工学生开展“关注中国返乡农民工”为主题的社会调研给予高度肯定,称赞“华工的大学生是好样的,广东的大学生是好样的”。他要求,青年学子要把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结合起来,把个人前途与民族前途结合起来,在服务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今年寒假,华工3000多名学生深入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走访返乡农民工,编写了18.5万字的调查报告《2009,关注中国返乡农民工社会调查文集》,并寄给了温家宝总理。温总理作了亲笔批示,充分肯定华工学子对国家、人民、民族的关心和热爱。
                 
                                            “华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虚此行!”
     座谈会上,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昌道励介绍了“关注中国返乡农民工”项目调研过程。“满满10大袋的调研材料,叠起来有两米高,我们不仅看到了农民工的内心,更冲击了固有思维模式,深入地了解国情。”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张权讲述了调研中的“忧与喜”:忧的是,农村青年劳动力、耕地正在减少,部分农业开发项目还不能让农民真正受益。喜的是,村里修起了水泥路,通了公交车,有了小洋楼,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大家有信心、有盼头!
     汪洋说,广东是吸纳农民工最多的省份,华工学生的调研成果,对新形势下加强广东人力资源建设,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广东核心竞争力,全面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样的活动对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非常有益,值得肯定和鼓励。
     师生们发言热烈,结合自身的经历、感受,畅谈了调研、参与社会实践的收获。汪洋认真倾听,不时插话。  
     座谈中,24岁博士胡大为介绍了自己研发煤炭催化剂,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汪洋书记勉励他:“希望你成为广东的柳传志,在节能减排方面为国家做贡献。”
     科技特派员助理杨珊珊同学向汪书记汇报了联合企业成功研发产品的体会,汪洋表示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锻炼,既能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又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很多技术问题必须到生产一线才能发现”,当听到杨珊珊明年毕业后想留在广东企业服务时,汪书记风趣地说:“谢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
     汪书记说,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交流,从你们身上看到广东和国家的明天,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创新精神、思想深度;从你们身上看到勇气,可爱的勇气,让我很有启发与收获,华工美丽的校园和锐意进取的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虚此行!
     汪洋指出,当代广大青年学生正处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可谓生逢其时,要为祖国美好的明天担负起今天的责任。他希望同学们在人生最青春的时期,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在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博学修身,增强本领,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精力最充沛的时期,学以致用,投身实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努力。要把深入实践的精神和行动发扬下去,努力学以致用,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不懈努力。
            
                                                        “华工有四个鲜明特色 ”
     座谈会上,汪洋书记指出华工有四个鲜明特色:一是华工建校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深深融入到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华工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是其他任何一所高校所不能替代的。广东对华工的支持以及华工对广东的贡献,充分说明,华工不仅是国家和广东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员,更是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是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方面,华工有鲜明的特色。毕业生是大学这个特殊的“加工厂”向社会这个“大市场”输送的特殊“产品”,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对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最直接检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中,60%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是华工毕业生,这在全国的高校中也是不多见的,说明华工的毕业生是“特色产品”和“优质产品”,有市场竞争力。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在这种环境下,华工毕业生就业率“逆势上扬”,超过去年,一方面说明学校就业工作做得好,另一方面说明华工培养的学生是“适销对路”的“畅销产品”,这样的办学路子走对了。
     三是在以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华工有鲜明的特色。华工在广东高校群体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以工见长,是广东理工科大学的“排头兵”、“领头羊”,有长期的、通过产学研结合开展科技创新的传统和优势。华工承担的企业委托科研项目经费占全部科研经费的一半以上,科技成果应用及转化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6年保持在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前八位,说明华工是国家和广东自主创新体系中很有特色、很有水平的一个创新主体。
     四是在开展先进文化建设和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鲜明的特色。华工尽管建校时间只有57年,但是华工的校址已经有75年的历史,有一大批文物古迹,这些人文景观,文化底蕴深厚,古朴中闪动着时代气息,为开展先进文化建设和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与南粤人民心连心”“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文化活动,以及这次“关注中国返乡农民工”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很好的社会影响,很有特色,说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创新,文化建设有成效。
  
                                                 “自主创新搞科技,还是要靠华工啊”
      汪洋书记希望华工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成为培养工程师和企业家的摇篮,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他对学校提出几点要求:第一,要以科学的定位,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对学校新一轮科学发展进行“谋篇布局”;第二,要以鲜明的特色,在广东和全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 第三,要以解放思想的胆识,在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 第四,要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上去“搭台唱戏”;第五,要创新方法和手段,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动鲜活”。
      最后,汪洋书记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把做学问与做事统一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把知识传授与思想启迪统一起来,把提高学术水平与提高师德师风统一起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乐于奉献,成为道德的表率、学问的表率、行为的表率。
      座谈会前,汪洋参观了华工改革开放30周年科技成果展和华工建筑设计院,充分肯定华工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科技展上,汪洋兴致勃勃参观了展出的每一件样品,并就感兴趣的问题咨询了研发人员。在参观“高效环保发电技术”时,汪书记询问技术上的难点在哪;参观“城市级空调节能集中监管体系”时,汪书记提出能否监管水资源;参观完众多科研成果后,汪书记感慨地说:“华工的贡献真不小啊,自主创新搞科技,还是要靠华工啊。”
      在建筑设计院参观时,汪洋希望华工的建筑设计师能设计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的建筑群,他说,华工有责任在我们这个时代留下具有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建筑群。
      省委常委、秘书长徐少华,副省长宋海,省委副秘书长葛长伟、魏建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省经贸委、省劳动保障厅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学校党委书记王迎军在座谈会上向汪洋汇报了学校发展情况,校长李元元主持了座谈会,全体校领导和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图/梁启华 文/龚华萍)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