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华南理工大学师生登台国家大剧院奏唱《岁月夙愿》
日期:2009-12-02
![]() | ![]() |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中)与校领导座谈 | 校长李元元(左一)、党委副书记张振刚深夜探望学生 |
![]() | ![]() |
音乐会现场 | 出席音乐会的领导和嘉宾 |
![]() | ![]() |
华丽的舞台 | 合唱团剧院放歌 |
![]() | ![]() |
小提琴协奏 | 管乐队鸣奏 |
演出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点多剧院门前便聚集了不少慕名前来的观众和学生家长。音乐会的上半场,交响幻想曲《夙愿》、弦乐合奏《送肥忙》、交响诗《雨忆》、交响音画《禾楼印象》,这些由华工艺术学院教师们原创、极富岭南特色的交响乐曲,为观众掀开一幅幅充满地域风情的岭南印象画。随后,交响叙事合唱《岁月甘泉——献给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由耶鲁大学指挥系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荣誉教授咸信益担纲指挥,曲目以深富南疆风情的音乐元素和史诗式的结构格局,缅怀、再现了知青一代人的青春历程。曲风或气势磅礴,或浪漫悲壮,场下曾经走过那个时代的许多老同志沉醉其中,随着音乐轻轻和唱。
《岁月甘泉》由华工校友、京信通信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霍东龄校友作曲,历经一年时间完成,歌词则由耶鲁大学高级讲师苏炜主笔。为纪念“知青”生活,两位曾经从广东“上山下乡”到海南的知青合作,创作了这部知青题材的交响叙事合唱,前不久,《岁月甘泉》还获得了广东省文艺界最高奖项——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华工艺术学院何平院长表示:“交响叙事合唱《岁月甘泉》体现了浓厚的知青情结。我作为‘知青’一员,对此也有深刻的记忆,而那也正是我一生用不完的记忆,一生也使不尽的动力。我正是以这种心情、这种经历来聆听、来赏析这部作品的。”“这些音乐让我想起了美国越战时期(1961年—1975年)的生活,”咸信益指挥幽默地告诉记者,《岁月甘泉》让不同地区和年龄的人们感受到了相同的心灵震撼。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风格清新高雅,种种量身设计使音乐厅实现了建筑美学和优质声学的完美结合。演奏中提琴的小张同学说:“我加入交响乐团已经有四年了,这是第一次来到这么优质的音乐厅表演。这里近乎完美的声学设计对我们的音准、音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演奏,发挥我们的最高水平。”合唱团的小戈同学激动地说:“在这里演唱感觉自己的声音特别干净、特别纯粹,似乎我的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净化。”所有的同学都感到在学校就读期间能够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是这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自八月敲定将要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艺术学院师生便开始紧锣密鼓地排练。由于国家大剧院排期过满,彩排仅能安排在28日晚上十一点多开始,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叫累,大家精神饱满,士气高涨。李元元校长、张振刚副书记深夜前往大剧院探望学生,李校长代表学校向参加演出的全体师生致以亲切慰问。他说,艺术学院此次走进国家大剧院,既是学院跨越性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华南理工大学艺术教育“十年磨一剑”优秀成果的展示。华工自1998年组建艺术教育中心,至2004年成立艺术学院,如今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实现了几代华工人的梦想。他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以悠扬的歌声,激昂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以最专业的水平演绎《岁月夙愿》。李校长强调,此次表演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发展艺术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熏陶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中有故事,音乐中有历史,音乐中有人物”,李元元校长勉励大家好好表演,向全国人民展示华南理工大学师生的艺术魅力。
本次音乐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而举办,音乐会的最后,同学们高声合唱“向今天献上,向未来献出,我们的爱心,我们的骄傲。向大地献上,向祖国献出,我们的爱心,我们的骄傲!”歌声、乐声、掌声经久不息,华南理工大学师生为新中国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图/梁启华 文/孙宏志 马燕婷 视频/任玉辉 编辑/龚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