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 | ![]() |
华工本科生论文登顶《自然》杂志 | 探秘上海世博会 中国馆备受社会关注 |
![]() | ![]() |
华工3000学子开展返乡农民工问题调研,成果获温总理肯定 汪洋书记盛赞华工学子 | 精心组织 广泛动员 注重实效,华南理工大学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 | ![]() |
华工实施“支撑珠三角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 华工交响乐团奏响国家大剧院 |
2009年,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媒体以大篇幅对我校进行报道。2009年,社会各级媒体发布华工新闻近百万字,正面报道总数达到1200多篇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新闻会客厅栏目”、“科技博览栏目”、“焦点访谈栏目”和“新闻联播”等栏目共报道华工7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在头版位置报道华工达67次,近10万字……根据社会各级各类媒体对华工的关注深度和广度,我们盘点出“媒体最关注的华工十大事件”,以此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再接再厉,为华工的成长和壮大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华工本科生论文登顶《自然》杂志
(媒体关注度:★★★★★)
12月7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学生罗锐邦作为并列第一作者、金鑫同学作为署名作者的《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的生物技术分刊《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
2.探秘上海世博会 中国馆备受社会关注
(媒体关注度:★★★★★)
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设计团队设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将近完工,“东方之冠”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等栏目多次对何镜堂院士进行采访,解读中国馆的设计理念和中标背后的故事,引领大家共同走近上海世博会。
3. 华工3000学子开展返乡农民工问题调研 成果获温总理肯定 汪洋书记盛赞华工学子
(媒体关注度:★★★★★)
2009年寒假,华南理工大学组织开展了针对返乡农民工问题专项调研活动,最终形成《2009,关注中国返乡农民工社会调查文集》和数篇农民工问题专项论文,调研成果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笔批示。汪洋书记专程到华南理工大学调研,称赞“华工的大学生是好样的”。
4. 精心组织 广泛动员 注重实效 华南理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媒体关注度:★★★★★)
在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华南理工大学精心组织,广泛动员,确保思想认识、组织机构、宣传发动“三个到位”,开好头、起好步。同时,学习实践活动中注重实效,围绕珠三角地区发展,与相关产业群对接,组建专业研究院,以实际行动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实施。
5. 华工实施《支撑珠三角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媒体关注度:★★★★★)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华工组织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支撑珠三角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投入数亿元资金用于该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在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推动学校自身的科学发展。
6. 华工交响乐团奏响国家大剧院
(媒体关注度:★★★★★)
11月29日,一台展现知青生活的大型交响音乐会《岁月夙愿》,在我国最高音乐殿堂———国家大剧院上演,该音乐会是由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和部分青年教师,而且从创作到编排再到演奏、合唱,清一色由华工人完成。该校也成为首个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专场音乐会的非艺术类院校。
7. 华工开展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和援建工作
(媒体关注度:★★★★)
在5·12地震周年之际,由华南理工大学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和援建工作。其中,何镜堂院士及其团队设计的5.12汶川地震纪念园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成为国家级纪念场所,并随即开放。学校参与制定汶川学校重建规划,首批援建汶川县城民生工程封顶,完成映秀纪念体系规划,广大师生组织5·12“烛”福纪念行动。
8.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
(媒体关注度:★★★★)
十一前后,华南理工大学广大师生以各种形式共庆新中国60华诞。各界人士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座谈会,畅谈祖国60年来的巨大变化。校园里刮起红色风暴,同学们唱红歌,看红剧,宿舍里喊出“I love U CHN”,激情澎湃观看阅兵式,含泪高呼“祖国万岁”。10月1日,万名师生参加国庆升旗仪式,送上国庆祝福。
9. 华工积极推行阳光招生 扩大自主招生 广纳天下英才
(媒体关注度:★★★★☆)
华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招生工作,不断加大阳光招生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健全和完善招生监督制约机制,维护招生工作的公正性。扩大自主招生,严格筛选人才。举行校园开放日,扩大影响力,广选天下英才。
10.华工23岁博士研发煤炭催化剂 节煤率最高可达30%
(媒体关注度:★★★★☆)
华南理工大学23岁即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胡大为,发明了高效煤炭燃烧催化剂,节煤率最高可达30%。他和导师积极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作出了贡献。胡大为本科和硕士阶段经历两次“跳级”,各提前一年获得了学位,目前他已拥有7项专利,发表30多篇论文,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图文/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