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友陶宇飞教授回母校作学术交流访问
日期:2010-03-24
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母校恩师与陶宇飞校友合影
陶宇飞教授与青年教师、学生座谈陶宇飞教授与学生作学术交流
    3月18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陶宇飞校友学术报告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B2-335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张振刚亲切接见陶宇飞校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部分教师及众多慕名而来的同学一起聆听了报告会。
    报告会前夕,张振刚副书记接见陶宇飞校友,彼此就人才培养、科研申报、国内外教育体制等方面进行交流,他殷切希望陶教授能加强与母校的联系和合作,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
    计算机学院负责人对陶宇飞校友此次回母校交流访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陶宇飞教授做了题为“Bundled range aggregation”的学术报告,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提出计算机科学界经典问题——“range aggregation”,阐释了从大量数据中检索出所需数据的算法,并结合自身最新科研成果——“Bundled range aggregation”, 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自己学术研究的重点——外存上的数据结构和算法。陶教授语言幽默诙谐,通俗易懂,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在场同学均觉获益匪浅。
    据悉,本次讲座是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IT文化节“Always Top”讲坛活动之一。报告会后,陶宇飞教授对母校计算机学院良好的学习氛围赞不绝口,并将自己学习经验的体会“在学习这条路上并无捷径可走,学好基础知识永远是最重要的”这条警句赠予师弟师妹们,希望他们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回馈母校,服务社会。(图文/通讯员 王万鹏 陈强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马燕婷)
  
    附  陶宇飞教授简历:
    陶宇飞,1996年入读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联合班,1999年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02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取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同年,24岁的他获得香港首届“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任博士后,而后分别在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各3年,2009年9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是香港高校中最年轻的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ACM Transaction on DataBase Systems(TODS)副编委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