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 | ![]() |
新闻发布会现场 | 大会主席台 |
![]() | ![]() |
李元元校长回答记者提问 | 招生办负责人解答记者问题 |
![]() | ![]() |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 | 南方日报记者提问 |
“请各位媒体帮我们传话:我们一定不会亏待各地的考生,我们有信心,我们保证!”——邱学青副校长
“多年以来,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育人体系,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能上得来,也能下得去,通过处理好博雅、虚实和知行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们能够很好地在学术、政府和企业这三大系统里自由发展。”——党委张振刚副书记
“我们对本科生非常厚爱,本科教育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在这里,你能找到奋斗目标;在这里,你能体会人生意义;在这里,你能获得足够的发展能力。”——李元元校长
“大学最重要的是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高考招生实行平行志愿,对华工既是挑战,也是考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李元元校长对记者表示。
2010年是全国考生开始减少并且是广东省高考招生实行平行志愿的第一年,面临新的形势,优质生源的竞争更为激烈, 6月10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在励吾楼11楼召开招生宣传新闻发布会。校领导李元元、张振刚、邱学青出席会议,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新浪网等17家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招生总规模是6300人,招生专业(方向)69(83)个,包括创新班7个,按大类招生的专业3个,新增专业1个。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向记者们就2010年招生工作的五大亮点作了重点推介。
亮点一:开办7个大类的创新班
为更多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华工在去年开办五个创新班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自动化本-硕连读创新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硕、本-硕-博连读全英创新班。
至此,学校今年将共开办7个大类的创新班。其中数学类和自动化两个创新班为本-硕连读班;机械类、工程力学、材料类、化学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个创新班为本-硕、本-硕-博连读班。本-硕、本-硕-博连读班在培养过程中将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及个人意愿确定分流。为了进一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精英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班所有必修课程均采用全英教学。其志愿填报方式与普通专业相同。
亮点二: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投放广东
华工今年投放在广东省的总计划比去年有所增加,约为3500人。为了进一步满足我省考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华工对去年招生最热门的专业(如建筑学、机械类创新班、材料类创新班、信息工程、城市规划、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景观建筑设计、工程力学创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今年重点增加了在广东省的招生计划。
华工今年专业录取将尊重考生所填的专业志愿顺序,不设级差。同等条件下,广东省考生依据理科“理科数学-理综-语文-外语”、文科“语文-文综-文科数学-外语”的成绩排序方法录取和安排专业,当排序相同时,综合素质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或者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考生者优先。
亮点三:三大类专业试行大学科门类招生
华工今年有三个大类专业招生,分别为电子信息科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信息类)及工商管理类。其中,电子信息科学类包含了原有的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四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信息类)包含了原有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三个专业;工商管理类首次进行文理兼招,该大类包含了原有的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四个专业。
这三大类的新生将以大类专业入学,统一学习基础课程,一年半或两年后,根据“学生自由选择,学院规模控制”的原则确定专业方向,修读后续专业课程。
亮点四:增加新专业、设立新学院、扩大招生区域
今年华工在加强原有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上,新增了工程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工程项目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运营、监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为配合广东省“设计大省”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华工决定新成立“设计学院”,在全球公开招聘院长。该学院下设“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及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示范单位,将致力于培养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漫设计、数字化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源的地域,优化生源的结构,更好地为各地培养高等人才,华工今年开始在台湾招收符合条件的高中毕业生和台商子女学生,增加在西藏自治区招收普通高考考生。
亮点五:为学生提供优质科研、实践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先进的科研平台,为学生搭建创新活动舞台,从2002年至今,共投入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经费约2100万元,立项项目达到5440项,参与“百步梯攀登计划”、“学生研究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约2.5万人,全校约4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接受过这类科技项目的初步训练。
同时,华工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了336个校外实习和创新实践基地,先后与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功能性低聚糖研发基地”,与西门子公司共建“制造业数字化联合实验室”,与广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共建“华工海天塑机技研培训中心”,与德国宝马公司共建“宝马汽车培训中心”,与日本三菱公司共建“三菱电机FA实验室”等2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平台。
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工作办公室、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图/卢庆雷 文/祝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