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7项成果荣获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日期:2011-03-18
教育部文件王迎军教授

    近日,教育部(教技发[2011]1号)公布了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全部授奖项目共计296项,其中一等奖115项,二等奖181项。华南理工大学共有7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主持1项),二等奖5项(主持4项),获奖数量为近五年来最高。
    国家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迎军教授课题组完成的“仿生功能化硬组织修复材料的矿化机理与生物应答”荣获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成果提出硬组织修复材料生物应答新概念,揭示矿化过程核心机理和纳米磷酸钙模板仿生矿化的普适原理,建立新型材料的仿生设计方法并揭示其生物应答作用机制。取得原创性突破及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为第三代可控介导细胞功能的新材料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88篇,其中SCI收录142篇(包括 Science 1篇,生物材料领域顶级杂志Biomaterials 2 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主要论文SCI他引371次,包括权威期刊综述文章(Chem. Rev.;Adv. Mater.等)的大篇幅引用。
    此外,化学与化工学院张立志教授参与的成果“建筑环境VOC及湿度控制中的传质机理及过程特性研究”也获得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我校获奖项目详细清单详见附表。(图文/通讯员 杨军 科技处 编辑/龚华萍)

我校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项目列表

奖种名称
等级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自然科学奖
一等
仿生功能化硬组织修复材料的矿化机理与生物应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迎军 杜  昶 宁成云 魏  坤
陈晓峰 叶建东 赵娜如 任  力
吴  刚 陈景帝 施雪涛
自然科学奖
一等
建筑环境VOC及湿度控制中的传质机理及过程特性研究*
化学与化工学院
张立志(2)
自然科学奖
二等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基础研究
化学与化工学院
廖世军 彭  峰 刘军民 王荣方
王红娟 余  皓 吴燕妮 梁振兴
徐磊敏
自然科学奖
二等
中国古城防洪研究
建筑学院
吴庆洲
科技进步奖
二等
高速高精度全自动表面贴装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跃明(1) 吴忻生(2) 袁  鹏(3) 
刘海明(8) 陈  安(9)  戚其丰(10)
高红霞(11)游林儒(16)杜  娟(17)
谢胜利(18)罗  飞(19) 吴玉香(20)
科技进步奖
二等
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减排关键技术与应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少奇(1)  杨志泉(3)
张晓洁(5)  曾  武(12)
黄  梅(13)
科技进步奖
二等
公路废旧沥青混合料循环再生成套技术*
土木与交通学院
张肖宁(2) 邹桂莲(6)

注:*表示我校为合作完成单位,括号内数字为完成人排序。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