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意气风发 自强不息——访罗定市水务局科长唐海桂校友
日期:2011-09-28
意气风发 自强不息
——访罗定市水务局科长唐海桂校友
【人物名片】唐海桂,男,1963年11月生于广东省。 1990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广东省罗定市水务局科长。曾获“罗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农村出身的唐海桂自小就明白了唯有努力学习,才能让自己走出农村,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求学期间,他孜孜不倦,像渴望早日搏击长空的雏鹰般拼命地吸收着知识的雨露,磨刀霍霍。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他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了(也像很多广东人一样,只想在本省发展,在省内的两所名校中大和华工,他选择了华工,理由是他喜欢电力,而华工是省内最好的工科学校)。
学有所用 融会贯通
记者:您觉得您在华工的求学生涯中学到了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对您以后的工作又有什么帮助?
唐海桂:我觉得在华工学到的有四样东西: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社会知识,还有人际关系。我现在在水务局工作,算是跟我学的专业对口,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很多都能用在工作上,学好了学校课本中的知识给我日后的工作打好了基础,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现在我也经常去翻阅以前的课本,很多时候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也能找到答案。就比如像建一栋楼房吧,学好的专业知识就是帮我打好了地基,让我能在这个领域更加胸有成竹地发展、创新。
记者:在华工的生活中您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和最难忘的人?
唐海桂:还记得有一次校运会,我们什么运动项目奖都没拿到,但只有我们自己设计的出场引导牌获了奖,大家都非常开心,因为那个引导牌是按照大家的构思和建议设计的,连班主任也连连赞我们做得好。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特别开心、特别自豪。
记者:作为水务局科长,您的管理理念是什么呢?
唐海桂:无规矩,不成方圆。我认为管理一个企业也好,一个部门也好,首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计划,然后要使每一个人都能自觉遵守或执行,当然,要使每一个人都能自觉遵守或执行,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基层单位,我以前做过基层单位的负责人,有这个体会。现在我在机关,负责一个科室的工作,那应该说是相对容易做得到。
记者:那您奋斗了这么多年,您都有哪些深刻的感慨呢?
唐海桂: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工作中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一有空闲就看书充电,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塞到脑子里。现在科技不断发展,技术不断创新,我们也要铆足一股劲,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能有一丝松懈啊。 不管你以后是否选择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掌握好基础和专业知识却是你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如果总在怀疑以后是不是在这个专业工作,这样想可能就会觉得学不学都一样,那你就糟糕了。很简单,如果你想着现在学好以后总是会有用的,这样就有一股动力让你去学。当然咯,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我们还要有自己的信念,而自己的信念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了自己的信念,自己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当目标实现以后就会有成功感。理想既遥远又不算遥远。未来有很多变数,不管怎样,目前多学点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先实现小的目标和理想,一个接一个,慢慢的,你就走向了那个大的目标和理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付出的汗水总有回报的。
成功的背后:有自己的努力,也有家庭的支持
记者:您曾经获得过“罗定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推广了微机监控系统在青桐水电站的应用和在《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杂志发表过论文等,现在您又是水务局的科长,在您诸多荣誉中,您比较看重的是哪一个?
唐海桂:我其实也没有什么荣誉,即使有过的一点点荣誉也不算什么。只是觉得该怎样好就怎样做了。当初在青桐水电站应用微机监控系统时,只是觉得这样的改进会得到更好的结果,会增加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想了就去做了,虽然说途中会有一些困难,自己就跟自己说一步一步地走,把项目搞出来。其实之前也有几个县搞过类似的项目,但是基本上都没怎么成功。之后经过大家的讨论,自己多方面去查询资料、不断研究和改进等,终于,可行方案的提出和成功实施,大大提升了水电站的发电水平和发电效益,省市有关部门和其他水电站都觉得我们的方案和实施效果很好,很有创意。搞好了这个项目,我觉得也是有点自豪感的。
记者:您当初在青桐水电站应用微机监控系统时,有没有担心过会失败呢?
唐海桂:担心肯定会有的。在青桐水电站应用微机监控系统能不能成功呢,你心里要有一个底,因为这毕竟是一个较大和较有影响的项目,对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有了一定的底数把握,加上有计划、有步骤才去做,那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大,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
另外,唐海桂提到,这些荣誉除了跟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有关外,还与自己家人的理解支持息息相关。经常因为自己忙于工作而没时间照顾家里,对于自己的家庭,唐海桂总有一份歉意,对妻子儿子,心里都觉得过意不去。忙的时候,早上儿子没醒时就出门了,晚上儿子睡着了才回到家 。有时候连儿子都抱怨尽管爸爸每天都回家,自己却是接连好几天都没见到父亲的面。为了弥补,每次回到家,一有空闲就主动去干家务;节日时,也会给妻子送玫瑰。对于他的忙碌,妻子有时候也会抱怨几句,但大多时间,妻子都是默默地支持着他的工作,“他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工作上他总希望做得最好,经常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记了。有时候也希望他停下来歇会,陪陪自己,但我知道,男人都应该以事业为重,我应该照顾好家里,让他无后顾之忧。”“他很体贴人,偶尔也会给我浪漫。嫁给他,我不后悔。”
记者:对待孩子的学业,你是怎么要求的?
唐海桂: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也不例外。但我不会强迫他做这做那的,你知道,我儿子读高一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理想,能自己思考,自己决定事情。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要正确引导他。譬如,我现在会跟他讲一些自己以前生活的艰难,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去很好地引导孩子。过大压力会使孩子受不了,而适当地给他一点压力可以促进他的进步奋发。
记者:在心里,您希望你儿子能考上哪所大学呢?
唐海桂:我希望他能考上华工。
记者:您夫人也是华工校友,那您家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友之家了。
对母校的期望与祝愿
记者:我们知道您很关心母校的发展,请问您对母校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和祝福?对华工的师弟师妹有什么寄语和期望?
唐海桂:在读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华工的实力远远超过中大,为什么现在华工的名气反而不如中大呢?我一直搞不明白。也许是因为华工一向追求务实,含蓄,却不懂得宣传,才导致排名一直在中大之后。希望华工在以后的日子里发展得更快。希望华工的师弟师妹首先要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寸光阴,珍惜与每一个老师、同学之间的情谊关系;其次要努力学习,扎实打好基础,尤其是专业知识基础,并要尽可能的涉足多点知识面;还有就是任何时候都要充满信心,要相信未来总是越来越好的;最后一点就是做人要老实,做事要踏实。期望同学们都能给母校增添一份光彩,更期望同学们以后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在采访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请唐海桂师兄为我们的母校写上一句祝福语。师兄想了很久,说:“我是想写希望华工能早日超过中大。但是我又觉得这样不好,因为在我心里啊,我总是觉得华工比中大要好,身为华工人,我是觉得骄傲的。”最后唐海桂师兄给自己的母校华工留下了自己的祝愿“希望华工越办越好,名气越来越大,赶超中大。”
采访后记
第一次见到唐海桂校友时,我们就很自然地叫了他师兄。因为,他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接着在采访过程中也可以感觉到他是一个很务实,很谦虚,也很有干劲的一个人。跟他夫人聊天中可以得知他在生活中是个细心、体贴和周到的人。工作上的兢兢业业,务实求真,生活中的细心、周到,这些品质可能就是帮助他成功的诸多因素。我们衷心祝福唐海桂师兄工作顺利,家庭美满,阖家安康!
作者:占小说 张晓银 柯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