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成功研发国内首辆混合电力电动汽车
日期:2011-10-27

华工研发国内首辆混合电力电动汽车华工自主研发的5KW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给力太费钱,蓄电池省钱却不给力,电动汽车的发展始终面临鱼与熊掌的两难困境。10月18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与广州市益维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广州市科技亚运项目“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混合电力电动汽车的开发及示范”给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未来家用电动轿车有望实现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混合驱动,制造成本将被控制在10-20万之间,从而真正实现“走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已经过广州市科技与信息局验收的这款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混合电力电动汽车,已经在珠海的电动汽车制造厂经过了1000多公里的道路运行试验。说起它的优越性,项目第一负责人廖世军教授可谓如数家珍。“车子能跑的更远了,最高时速80公里,续航里程能到300公里,比蓄电池电动汽车延长了几乎一倍。氢气加充也更快了,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搞定。”
    “最重要的,还是对汽车加速减速、上坡下坡的难题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决方案。简单点说,就是建立一个动力管理系统让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能够协调工作。汽车在行驶途中使用燃料电池供能,需要上坡或者加速了,锂离子电池作为辅助电池也一同加进来,实现汽车供电‘双肩挑’,既减少了对燃料电池的损耗,又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单独供电可能造成的电流过大。到了下坡、减速这些车辆不需要太多电能供电的时候,一直持续稳定供电的燃料电池又可以把多余的电回充到锂离子电池当中,提高了整车的续航时间。”
    由于目前的样车做的是游览车,廖世军教授和夏建伟高级工程师等人还在继续着对电动汽车的探索。“样车配备的是5KW的燃料电池和7KW的锂电池。如果要达到普通家用轿车比如1.6L排气量的汽车的动力性能的话,还需要将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配备至少分别提高到8KW和12KW左右。造价我们会争取控制在20万以内,这样加上国家的购车补贴,电动汽车距离普及使用也就不会太远了。”(图文/陈 臣 通讯员 夏雪峰 化学与化工学院 编辑/祝和平)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