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鲁水之滨 纯一方热土—访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车纯滨校友
日期:2011-12-02
 

临鲁水之滨纯一方热土

——访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车纯滨校友

【人物名片】车纯滨,男,1953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 19782月至19821月就读于华南工学院材料专业,现任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轻快的步伐,和善的笑容,亲切的问候,这是我们对车校友的第一印象,简单幽默的话语将我们心中积攒一夜的紧张一扫而光,在这轻快地氛围中,我们开始了这次访谈活动。

在车校友幽默而深刻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名华工人的扎实、肯干,一名社会工作者的精诚奉献和一名机关领导的自信与魄力。我们就像是一株株幼苗,倾听着他精彩的讲述,汲取着他那语言中的营养。

偶结华工一生缘

特殊的时代给了车纯滨特殊的经历,当我们问及当初为什么选择了离家几千里的华工时,车纯滨便开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时代印记,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自己能够拥有的选择并不多,绝大多数是服从政府的分配,“当时我的第一志愿并不是华工,可能是我考的分数高了,人家不让我去别的学校,于是就来了华工。”

在车纯滨眼中,在华工生活的四年时间里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那浓郁的学习氛围,“当时的大学生活确实是比较苦,比较累,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很高,我们班有个同学,每天都在教学楼的储物间里学习到12点才回到宿舍。”当我们问及原因时,车纯滨说“这可能跟我们那一代人的经历有关,我们经历了‘文革’那段不能学习的时期,所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会特别的珍惜。”经历了失去,便懂得了自己所拥有的珍贵,车纯滨的话语改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让我们真正地理解了应该怎样去学习。

虽然学习占去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但是在学校期间,车纯滨同样也是一个运动健将,“我喜欢长跑,是我们班里的长跑第一名;喜欢打篮球,那时候几乎天天打。”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不仅给车纯滨带来了强健的体魄,也使他养成了坚韧的性格。“到现在我也一直没有放弃体育锻炼,我每天都会去爬山,今天早上还去过呢。”车纯滨今年已经将近60岁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习惯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在大学时光的回忆中,车纯滨还特别提到了两位印象深刻的老师——当时华工的院(校)长刘振群老师夫妇,“刘老师讲课的方式特别好,思路清晰,刨根问底,每个概念、每个公式都能让我们真正的理解,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对我自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就是刘老师的夫人,有一次她的心脏不舒服,仍然带病给我们上课,这让我们很感动。”浓浓的情意溢于言表。

认真勤恳踏实干

离开华工,回到故乡,车纯滨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之旅。一步一步的,他从研究人员做到副厅长,从技术研究走到行政管理,车纯滨用自己的行动与经历为我们做出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在我家乡那边的一个市级研究所里做研究工作,科研条件比较简陋,信息来源也不是十分顺畅,所以根本就不能承接一些省级、国家的大课题,也就不太可能有什么大的研究成果。”说到这里,我们体会到了车纯滨在条件的限制下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苦闷。“所以,后来我就进入了机关,开始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从最底层干起,一直走到现在。”

“进入机关之后的6年里我先后干过五个职位:副科长、科长、主任助理,副主任督导员、副主任,每个职位都要勤勤恳恳的干,我经常说,工作的时候不要跟别人攀比,即使你今天做一件事别人没见到,明天做一件事别人还没见到,但总有一天别人会发现你比别人干得多、干得好!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回顾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车纯滨对我们说:“做事一定要认真,当领导的都喜欢干活的人。”

车纯滨简单朴实的话语在我们的心中勾勒出了一个勤勤恳恳、扎实肯干的华工人形象,向我们展示了华工人务实、肯干的精神品质,让我们感受到身为华工人应有的骄傲

车纯滨在环境保护方面勤勤恳恳地做了十几年,当我们在谈及他在做环保这么多年的成果时,车纯滨用一句很生动的话回答了我们“山东的河里又有鱼了。”这样简短的一句话,简单的一个事实,包含了车纯滨多少的努力,多少的付出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却看到了,我们都亲眼见证了山东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么多年来,我们有了长寿乡,有了最美丽的城市,有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这一切的背后无不浸透着车纯滨的汗水与付出。

谦逊和善意从容

在与车纯滨深入的交流中,我们深深地折服于校友的谦逊、淡泊的人格魅力。

“您能简短的评价一下您自己吗?”车纯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思考了一下然后说:“我觉得自己比较笨,所以在做事的时候我往往会更加地认真和努力。”而当车纯滨看到我们在记录的时候他又说道“你们不需要记,你们以后会比我做的更好。”两句简短的话语,描绘出了一个谦逊的品质。

说到这里,车纯滨回想起了他在上大学之前当老师的那段经历,他说道:“当你有一桶水的时候,你才能给你的学生半桶水”,车纯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谦和与低调的真谛。

 “钱够用就行了,太多了没用”,“做环保的人用手帕,尽量不用纸”,“干活的时候不要跟别人攀比”……这些简单的观念、态度,这些对车纯滨来说也许是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事,无不体现出他的从容与淡泊。能够在这物欲充斥的社会保有这样一颗从容的心是我们对校友的敬佩更加浓厚。

深情话语寄后人

车纯滨虽然已经离开母校三十余年,但对母校的感情依然未变。

02年母校30周年校庆的时候,我回过一次华工,当时我们班的同学约定在08年奥运会的时候在北京再相聚,上个月我们又在济南聚会庆祝我们毕业30周年。”车纯滨说道,“如果没有当初华工的生活,就不可能有我现在的成就。在济南校友会成立的时候,我在讲话的时候说过,母校难忘,师恩难忘,我们工作中的每一点成就,大学的教育是根基!”朴实的言语表得出车纯滨对母校真挚的情感。

同时,车纯滨作为山东华工校友会的会长,在他的带领下,山东的华工校友会积极健康的发展,将山东的华工校友聚集起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增进校友之间的交流,共同回忆昔日的华工生活,分享这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车纯滨还向我们赠送了山东校友会活动的录像光盘,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车纯滨对华工的情谊。

当我们问起校友对学弟学妹们在学习以及工作上有什么建议时,车纯滨说“首先要做一个健康、快乐、善良的人,然后把学业搞好,争取为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和贡献。”其实,车纯滨平实朴素的语言无不包含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于车纯滨来说,这是人生经验的积累,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车纯滨喜欢读书,“我现在每年都要至少读10本书”。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车纯滨不时的引用自己读过的书中的经典的话语。他将自己作为一名理工科学子的严谨、缜密的学术风格同温柔、浪漫的文学情操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将理性的思维与感性的认知结合在一起,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华工学子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

要做事,先做人,车纯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里,听着校友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述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我们不止一次的折服于车纯滨身上体现出的人格魅力。他用他的行动为我们树立起学习的典范,让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工作、怎样去生活。

告别车纯滨,我们感受到了一颗滚烫的赤诚之心,那对母校的情意将永远深藏他的心底,我们也真诚地祝福车纯滨健康、快乐!

作者:于晓彤 陈传营 张笑梅 王立基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