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以创业情以暖心—访广州拜尔冷链聚氨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校友
日期:2011-12-02


精以创业,情以暖心

——访广州拜尔冷链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校友

【人物名片】王宏,男,1965年生,云南江川人,198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系高分子化工专业,后留校于图书馆情报咨询部工作。1992年开始自主创业,创立广州拜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后更名广州拜尔冷链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现任该公司总经理,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副会长,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几经波折,我们终于到达了王宏校友的工厂,一位拜尔公司的老员工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利用等待校友的时间,他带领我们参观了企业的陈列室和生产车间,并跟我们分享了校友创业的点滴,言语中无不流露出他对他的敬重与钦佩。

我们的访谈在企业的会议室里进行,踏进会议室后的王宏依旧忙碌着,耐心细致地给员工交代着工作,那份神情,犹如老师给学生答疑一般。如此和谐的场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让我们对即将采访的王宏心生敬佩。

华园旧事,铭记终生

华工良好的知名度、学术氛围、师资力量以及位于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广州的地理位置,是当时吸引王宏只身前来华工就读的关键原因。

来到华园的王宏,有着跟那个时代的大学生一样的目标,那就是把专业课学好,把各方面的能力锻炼起来,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走上工作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所以,王宏选择了加入学生会体育部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筹办系运会给了王宏一个全面锻炼的机会,让他开始懂得如何去把一件事情做好。王宏热衷于各类体育运动,还风趣地说道“当时,从华工毕业出来却不懂得踢球的男生,是一种耻辱”。

最让王宏难忘的是他自己参加和带领系女生参加学校的体育比赛的经历,是那两次全校冠军近在咫尺却失之交臂的经历。

王宏非常骄傲地跟我们说起他曾经担任本系女排和女篮的教练的经历,并且带领没有一个校队的81女排和82女篮夺得了全校“三好杯”的冠军。同时,他也跟我们分享了他另外两段悲壮的记忆,其中一个就是他带领的82届的女排遗憾失金的深刻记忆。王宏校友说,当时他带领着比他大一届的81女排,在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打败了对方,成功卫冕“三好杯”的冠军。那时有这样一个规定,如果哪个系能够实现“三好杯”的三连冠,那么那个“三好杯”的奖杯就永远留在那个系里面。所以,系领导继续让王宏带领本系82届女排,并给予了厚望。这支82女排,在实力上要比去年他带的81女排要强,完全具备了夺取冠军宝座的实力。而且这支队伍也不负众望,一路顺利地打进了决赛,而且在决赛中也取得的领先两局的优势。眼看着“三好杯”就要永远的归高分子系所有了,系领导们都非常兴奋,已经做好了迎接这历史性的时刻的准备,但遗憾的事情发生了,她们连输三局丢掉了比赛。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82女排的所有队员抱在一起,哭了。“当你快成功的时候,你有没有能力去承担这份成功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王宏感慨道,“所以把握机会首先必须具备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心理、专业技能等等。”

另一段记忆是发生在王宏自己参加的男排比赛上,当时他所在的高分子系男排没有一个校队,却在四强巡回赛中打败了拥有六个校队的自动化系,冠军就在眼前了,但他们却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在先赢两局的情况下输给了实力一般的化机系,结果小分不敌自动化系屈居亚军。“同样的失败,如果是发生在我们实际工作上,那影响可能就是转折性的。”王宏再度感慨,“还好这样的失败我把它留在了球场上,吸取教训,工作之后就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成败仅在一瞬间,要有平和的心态去迎接胜利。两段刻骨铭心的华园记忆让王宏在日后的工作、创业的路程里走得更平稳、更坚定。

十字路口,静心抉择

当谈及目标这个问题时,已取得一定成就的王宏如是说:“目标总是在变的,不会很具体,不可能十年前就能遇见到现在的事情,当时就确定很明确的目标,人总是迷迷糊糊地朝着一个方向走,所以如何去选择要走的方向就变得很重要了。”

王宏这样给我们分析,他说一开始他读书的时候,目标就很简单。但工作以后,事情就变得很复杂了,所以只能是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走一步看一步,不可能有什么很长远的目标,但是大的方向要有明晰的概念。然后王宏结合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要静心选择我们要走的方向。也就是说在选择的时候,人必须排除杂念,切忌攀比,静下心来跟自己交流,追问自己究竟能做什么,究竟想要什么,然后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当时86年毕业的王宏选择了留校在校图书馆的情报咨询部工作,并和学校签了五年的工作合同。由于王宏在工作期间表现出色,所以89年的时候,学校给了他一个带薪到大连读情报学专业的修双学位的机会,而且他说他要去的那个班是五十来人,有一半是有机会到英国留学的。拥有这么好的机会的他,在当时被人们所艳羡。然而就在办完了所有手续,买了火车票准备出发的时候,王宏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决定——放弃。他说,就在要出发的那一刻,他静下心来问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走这条路。追问自己得到的结果是:第一,他不能当老师;第二,他不想走仕途。这两条他想清楚之后他问自己还能走下去吗?那步棋如果走下去就意味着他的方向就定了,而那方向是他不喜欢的。虽然利益、荣誉在那里,但他还是很果断地选择放弃。

弄清自己的方向不是当老师,也不是当官的王宏,觉得继续在学校工作下去等于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毅然选择下海,到深圳一家公司去工作。但他与学校的合同还没到期,违约是不行的,后来他采取借调的方式到深圳工作。因为是借调,所以深圳方面要付给学校劳务费,这是三倍于他在学校工资的数目,很明显深圳方面是不可能为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支付这笔费用的,所以王宏决定自己来承担。就这样他交了两年的冤枉钱,后来他在深圳工作了两年半,做的不错,经过了一定的考核,他才通过干部调度的方式真正落根深圳。

王宏在深圳工作的时候,总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把工作做到好,当然在工作中也不断地寻求着适合自己的位置。就这样,他从生产转到营销,从营销转到产品开发,又从产品开发转到管理,他就这样用三年的时间练就了作为一个管理者所需要的素质。同时,在行业里也开始小有名气,有了“有问题找小王”这样的口碑。之后的王宏走出这家公司开创了自己的自由天地,成为一个自由的掌舵人。

最后校友总结,企业要有战略选择,人生也要有战略选择,战略选择需要有战略规划。如果战略没有做好,那么最后输是肯定的。只有战略是对的,才能够有正确的方向。而且一颗浮躁的心是不可能用来进行战略选择的,战略选择需要宁静的心境。

抓住机遇,自主创业

获得自由身的王宏凭着自己在行业里面已有的名气,很快就遇到了机遇。当时国内有一家知名的化工企业引进了日本一个两万吨产品的项目,这个项目需要打破销路。王宏把握时机积极面试,赢得企业老总的信赖,采取利润分成的方式合作,承包了企业60万元产品的销售任务。就这样,王宏开始了他的自主创业之路。王宏利用他一直以来在行业里树立的信誉,很快就把生意做起来了。那一年就是1992年,王宏为承包那60万元的产品所创建的企业叫做广州拜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就是现在广州拜尔冷链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

谈到管理理念时,王宏脱口说出“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这八字箴言。的确如此,王宏一直践行着这八个字,他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步步高升。在参观王宏的车间时,我们清晰看到“创意精细超越完美环保节能”的生产原则。校友耐心地解释了这个宗旨:创意无限,精工细作,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环保节能。其中,追求完美是一种境界,一种心态;环保节能是一种责任,是响应国家号召的责任。短短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成功人士的阅历,领略到了一个优秀领导者的魅力,感受到了一个“华工人”踏踏实实的朴实。

王宏总结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跟我们语重心长地说道:“当你真的用心努力的时候,可能老天就会给你机会。也就是说你可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有机会,但只要你把你眼前的事情做好了,机会自然就会来了。”

作者:刘文基   刘美婷   王韵致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