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简介】姜丰伟,男,1963年生,山东莱西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1982—1986年就读于华南工学院造纸专业。现任河南省武陟县江河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借姜丰伟来广州出差的机会,我们在东方宾馆拜访了他,刚一见面,他就热情地嘘寒问暖,顿时拉近了我们和这位总经理的距离。他的短发让人看起来非常精神,他身材魁梧,眉宇间透露出一丝霸气,这是我们对姜丰伟的初印象。
简单纯朴的校园生活
问到姜丰伟对自己在大学的专业是否满意时,他说当时信息闭塞,对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当初人们的思想都很朴素,自己也只想着学好本专业,学以致用,而没有其他太功利的想法。国家给了一个读书的机会,就应该好好珍惜,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回报社会。
在大学期间,姜丰伟学习非常刻苦,他一心读书,因此成绩非常优秀。当我们问到一个人在大学的成绩和今后的事业是否有关系时,他说没什么关系,学习成绩和今后的事业联系不大,但是一个连书都读不好的人,他今后又能干什么呢?如果读书仅仅是为了名次和奖学金,那是没用的,读书必须要纯正目的,学以致用。
虽然姜丰伟在校期间没参加太多的娱乐活动,也没有太多的业余爱好,但是他做了两年的班长,他说做班长的两年他也经历了很多事情,很辛苦,因为班上的学生很调皮。渐渐地,姜丰伟用自己的魅力在班级上建立了威信,培养了号召力,正是在母校做班长的两年,提高了他的组织能力和忍耐力,管理于他而言是一种“艺术”,华工不仅给了他坚实的专业知识,更给予了他日后受益匪浅的经历。他说 :在母校的几年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经历。
像大多数人一样,姜丰伟在大学期间也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用好自己的专业所学,干好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方方面面的能力,等着将来有一天能大展拳脚。如今,他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但他却并不满足,他还有更长远的目标和计划。
谈到这些陈年旧事,姜丰伟不仅感慨万千,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但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华工人,不会忘记那段艰苦却美好的岁月。
不断打拼的理想事业
“逃离北上广”是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姜丰伟在他的年代也做着这样的事情。毕业后,姜丰伟服从国家分配,在北京造纸研究院工作,这是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而且又在首都北京。但是四年后,他却选择了离开,他说:“北京人才多,机会少,竞争大,大部分人很难在那里立足,自己去个小一点的城市,非常容易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他形容自己是落荒而逃,逃到东莞,他希望自己在南方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派上用场。
在东莞7年,他说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打工仔,整天穿着拖鞋和很旧的衣服,那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他从来不用计较工资的高低,他只想一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学以致用。他反复强调干事挣钱,而不是挣钱干事。他始终把做事情放在第一位。
此后,他又去了湛江,在湛江的5年里,他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终于做到了企业的管理层。他说即使是在管理层,依然离不开自己学习的专业和技术。他赖以生存的就是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并且这些知识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他也批评现在很多读书人不是学以致用,而是学以标榜,仅仅有个文凭,而没有真才实学,他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太过浮躁,不要掺入太多功利因素,一定要踏踏实实读书,勤勤恳恳工作。
川流不息的奔腾江河
凭着丰富的管理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广阔的人际关系,姜丰伟来到河南,开始筹划创立自己的造纸公司。他说自己曾先在重庆长江边的一个厂打过工,之后又在黄河边的一个厂工作过,自己又喜欢靠在水边,汲取水的灵性,所以为公司取名“江河”,实则是长江黄河之意。他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像长江黄河一样,昼夜奔流不息,充满生机和活力。
江河纸业是一家技术主导型企业,主要生产无碳复写纸,年产值20个亿,规模庞大。但是姜丰伟并不崇尚企业无限扩大,他更追求产品的质量和公司的效益。
2006年,他在公司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追求,八大目标”,公司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强人,征服老虎。老虎暗喻江河纸业,他希望他的公司能不断超越自我,向前发展。后来,他又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治厂”的管理理念。他非常重视人才,爱护员工,在企业内部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他强调道德的作用,注重员工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如今,凭借庞大的企业规模,姜丰伟正在积极筹划公司上市。
言传身教的深情寄语
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姜丰伟感悟颇深,他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当聊到大学生创业这个问题时,他并不赞成大学生毕业就去创业。创业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广阔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拿着几万块钱就去闯荡了。他又提到现在的大学生过于浮躁,眼高手低,不肯踏实工作,只想着怎么来钱快,只想着走捷径。他告诫我们珍惜大学生活,学好专业知识,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努力付出,成功是必然的。
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想法的人都有,正如物理中的“墒”,墒值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往各个方向的都有,就像现代人的思想。没想到告别书本这么多年,姜丰伟还能把物理知识在生活中运用自如,他说自己上学的时候非常刻苦,数理化的概念在哪一页他都能背下来。
当海尔成功时,很多企业竞相模仿海尔,他却并不赞同,他告诫那些企业,模仿是很难成功的,只要他们先把人做好,把事做好,就什么都有了。他从不胡乱照搬别人的经验,他说海尔不是谁都可以模仿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因此他只管走自己的路,大胆创新。他告诫我们不要随波逐流,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
当问到姜丰伟在工作上有什么大的挫折,平时有什么业余爱好,有没有自己的座右铭等问题时,他一连回答了三个没有。他的每次回答,总是粗犷而简练,强劲而有力,华工人的务实和北方人的豪爽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姜丰伟称赞我们“访谈校友”的活动非常好,前几年他经常回母校和大学生交流分享经验,他感觉这种面对面的访谈比去大学做报告会效果好的多,他希望母校坚持举办这个活动,也希望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给我们,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让他对母校的真挚感情在我们身上得以传递。
姜丰伟说我们华工的学生务实,灵活,不拘一格,而有些学校的学生只知道死读书,不知道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他送给我们这些学弟学妹6个字:学好,用好,成才。他希望我们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
姜丰伟告诉我们,他的孩子正在华工读研究生。这也足以见证,姜丰伟对母校的感情,在子女身上得到了延续。姜丰伟教育子女的理念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也是华工人精神的延续。
作者:邱新安 陈亿桐 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