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简介】袁洪涛,男,出生于1963年,广东龙川人。1984-1986年,1998-2001年两度就读于今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力学院,1993年就职沙角电厂主任,1999年任部长,2002年担任沙角A电厂副厂长,同年调任沙角C电厂副厂长,2009年任党委书记,2010年11月份调任珠海电厂厂长。
洪波滚滚,纵然礁石阻拦,以海纳百川的豁达的处世智慧延展着人生的内涵,发出成功响亮的激荡声;涛声依旧,尽管光阴荏苒,始终以勤恳踏实的基层精神支撑着事业的攀登,展现华工人的笃行作风。这就是袁洪涛一路走来的风华。
豁达谦虚做人,踏实勤恳做事
和电力行业结缘,并最终将自己的大半辈子贡献给电力行业,袁洪涛用了“误打误撞”四字来概括。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考和中专考试是分开进行的,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中专系列考试,或是高考。1979年参加高考,袁洪涛差10分而与大学失之交臂。因为一心想早点毕业出来赚钱养家,已经复读了一年的袁洪涛放弃了再次参加高考的机会,选择了中技系列考试,并考入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而录取的过程可谓阴差阳错,因为喜欢看电影和开车,袁洪涛的第一和第二志愿分别是和电影与汽车相关的专业,而电力专业则在第三志愿的位置。然而,水利电力学校的录取工作做得更积极,老师早早地就来挑选学生,使得袁洪涛被第三志愿的电校捷足先登了。
录取之后,父母在得知他的专业名称是锅炉专业后以为是学烧水,对他的工作前景也甚是忧心。但是袁洪涛并没有因为自己无缘电影和汽车而沮丧,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个“学烧水”的锅炉专业。他以十分的热情和努力,把自己的专业当作第一志愿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在这个行业尽责尽忠。他说:“所做的工作,不一定是最喜欢的,但是既然做这一行了就要爱这一行,成天埋怨是不会成功的。”
袁洪涛回忆起一件让他记忆犹新的往事:以前他寝室有两位舍友沉迷于打麻将,没日没夜地在宿舍吆喝玩闹,严重影响他的休息。某一天他实在忍无可忍,劝说他们不要将所有时间都浪费在麻将上时,却得到其中一位舍友这样的回答:“你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呢?将来还不是和我一样?”面对这样的质疑,袁洪涛只是简单却坚定地抛出两个字——“未必”。果然,日子一天天过去,袁洪涛在踏实工作和努力读书的同时,那位舍友依旧沉溺于麻将,袁洪涛从基层工人一步步升职到主任、部长的时候,他依然还在普通岗位,甚至连班长都没有当上。袁洪涛认为学生就应该以学业为主,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不能沉溺于玩乐,甚至玩物丧志。
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袁洪涛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告诫年轻人戒躁戒骄,并就如何为人处事总结出两点:一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二是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不能太以自已为中心。这也是袁洪涛一直以来学习工作的准则。1982年从水电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东莞沙角电厂锅炉运行工岗位,但由于当时国家政策的影响,电厂的建设工程暂时停顿,他和一群好学者便利用这几年时间复习高中文化课,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考入华南工学院电力系大专班脱产学习。1986年毕业后回到原单位从运行实习值长开始干起……直至2010年调任到珠海电厂担任厂长。这一路,袁洪涛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事业的高峰。三十年的工作经验,也让袁洪涛分外懂得踏实和谦虚的重要。这些努力铺就了袁洪涛今天事业的成功,他的豁达谦逊也厚重了袁洪涛的事业基础。
居内而竭其能,居外而思其任
回想起我们采访之初第一次拨通袁洪涛的电话时,我们的心情是忐忑的,本以为会听到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严肃的指示,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像父亲一样温和的声音。这也是我们以及珠海电厂的员工们对袁洪涛的印象——亲切和蔼。袁洪涛不仅仅亲和力十足,而且工作上极其尽心尽责。
2010年11月才调任到珠海电厂,尽管任职时间不长,但袁洪涛对员工的关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作风,电厂员工有目共睹。每逢有新员工报到,袁洪涛都会找机会和他们进行一次谈话,关心这些新成员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而在大年三十的时候,他会邀请那些留守电厂的员工一起吃年夜饭。他的秘书还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在电厂的厂务公开联络员会议中,尽管公务繁忙,袁洪涛依旧亲临现场,并和员工们进行了3个小时的面对面交流。最后还让各部门的员工把工作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写在一张纸条上,当众一一打开纸条,对每张纸条的内容逐一做出具体的答复。其中有人建议给员工增配一件背心,袁洪涛当场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更让员工们感动的是,第二天这个答复就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
身为领导的袁洪涛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做到以身作则。电厂的普通职工是7点钟乘坐大巴去上班,而袁洪涛也是要6点30分就起床,比员工早到电厂十多分钟来巡察整个工厂,风雨不改。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袁洪涛对下属的工作也有严格的规范。采访过程中有一名员工拿来文件让袁洪涛批示,袁洪涛在仔细查看后指出其要在文件中明确注明标准数据以便说明情况。这一小细节也表现了袁洪涛严谨的工作作风。
对企业负责,那是本职工作的需要,而对社会负责,则是一个企业人的社会责任感使然。袁洪涛深刻理解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意识到火力发电站对环境的破环以及电厂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为我们清晰地描绘了电厂在改善工序以保护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电厂如今对环保投入很大,分时段不断地投入,刚做完脱硫工程,现准备推进脱硝项目,脱汞和二氧化碳回收等也在规划之中,努力将发电站对环境的损害减少到最小。也正是这样的一份社会责任感,在女儿高考填报志愿时,他给女儿填了环保专业。他认为,这些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的破坏是毋庸置疑的,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应该不断增加对环保的投入。
在电厂则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在社会则以一个负责任的成熟企业的代表身份,思考如何落实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并且回报社会,这是袁洪涛多年来的实践目标。
兴趣培养人格,时间雕刻人生
虽然已是人到中年,身着洁白衬衫的袁洪涛身材匀称,没有中年男人常有的“将军肚”。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健康、干练。这和他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
袁洪涛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尤其喜欢踢足球。一直到现在,尽管工作繁忙,依旧常常利用闲暇时间打打羽毛球、乒乓球来放松身心。采访中袁洪涛也打趣地说:“我经常对我女儿说,以后找的男朋友要是不会运动,那是不行的。”在他看来,运动,不仅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个人的团队精神。就如在踢足球的时候,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前锋、后卫、守门员等,这都是要求一个团队协调配合的。在运动当中,团队意识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渗透的。
年纪大了,袁洪涛开始爱上喝茶和练字。身为领导免不了公务繁多,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品茶和书法这两个古代文人的怡情养生之道也就为袁洪涛所青睐。喝茶是调理身体,舒畅心情,书法则陶冶情操,让人保持宁静平和的心境。这样的兴趣爱好令袁洪涛一直保持着平和安宁的心境,虽然现在已经是一个电厂的高层管理者,他还是仍然延续着从前的和善踏实的生活作风,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
经过二十多年兢兢业业的工作,袁洪涛从底层工人一步步上升到如今珠海电厂厂长的职位。时间已经将从前那位一位干劲十足的青年磨砺成了一位老成持重的中年,对于人生,袁洪涛有了更多的理解。在问及他认为成功需要什么条件时,他把机遇放在了第一位。他的人生观带有老庄哲学的思想,认为万物皆有自己的发展规律,除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之外,还有天命的因素。随遇而安,是袁洪涛的处世哲学,也是他自己人生的经验之谈。
回味华工昔日,寄语年轻学子
袁洪涛在华工上课时的老师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教授,那一代老知识分子对待学问所特有的严谨和负责,让袁洪涛记忆深刻,老教授们的言传身教影响着袁洪涛养成务实的工作作风。昔日的华工,虽然教学住宿条件不及现在,但袁洪涛却认为当时优良学风是当今很难企及的。袁洪涛怀念饭后在校园散步的日子,想念5毛钱的炒米粉……然而,在袁洪涛看来,现在的许多大学却多了一丝浮躁。
袁洪涛在接触了厂里几名年轻毕业生之后,更加深刻意识到浮躁这个问题的严重。早前电厂几个名牌高校的毕业生的辞职让他发现了当代大学生过于崇尚自由,缺乏纪律性和自理能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对华工的师弟师妹以及所有年轻的大学生们有三点建议:一是学会做人,完善自己的人格;二是多参加社会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三是要有责任心,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几十年间,袁洪涛在电力行业将青春挥洒,用责任耕耘,无怨无悔地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当年的小溪流已经翻山越岭,汇聚大海;当年的小小波浪已历经过千万次的拍打,成长为浩荡的波涛……
作者:蔡思琴 姚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