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简介】冼剑雄,男,广东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90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攻读建筑设计硕士研究生并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至1999年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任建筑师,1999年至今在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建筑师,其作品屡获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注册建筑师协会创作奖及国际设计竞赛奖项。
走在羊城创意园,绿树成荫,微风和煦。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有的是城市之中难得的一片宁静。顺着园内的小道而行,瀚华公司那简约却极具特色的办公大楼很快出现在我们眼前。走进大门,“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几个白色大字和公司标志赫然出现在我们视线正前方,尤其是那由简单线条构成的标志,醒目又让人印象深刻,没有花俏的装饰,展现了瀚华的独特设计风格。
我们访谈的地点是五楼的冼剑雄工作室。整个工作室以黑白二色作为基调,不奢华,却宽大实用。室内有个靠墙的落地大书柜,里面放满了关于建筑设计的各类书籍,而其他地方也放置了许多公司团队设计的作品图片和模型。工作室相当明亮舒适,室外还有一个平时用于休闲活动的宽敞露台,环境优美而富有人性化。冼校友非常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他亲切的笑容很快地打消了我们的紧张感,我们的访谈也随即展开……
“我喜欢建筑”
冼剑雄从小在广东长大,在中学时代就喜欢绘画、设计等,加上理科学得不错,于是在报考大学专业时,就首选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建筑设计专业。由于高考的成绩优异,他便顺利地迈出第一步,踏上建筑之路。建筑设计是他的兴趣,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他觉得非常幸运。在大学求学期间,冼剑雄的专业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四年级的时候获得研究生保送推荐资格,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的研究生,师从何镜堂院士。
怀着对建筑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未来的梦想,他在大学期间一直勤奋学习,经常到建筑系图书馆翻阅国外的资料,参详国外大师的案例和作品;除此之外,他会认真对待每一个课程作业,积极去思考,每个作品都极具自己的想法。大学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对专业方面比较早熟,领悟力比较强”。在谈及大学学习的时候,冼剑雄强调大学除了教会他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如何去思考,这一点也为他后来的工作生涯带来的很大的帮助。
当我们问到他是否曾经有想过放弃建筑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从来没有!”这样干脆而肯定的回答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建筑的那份热情与执着。冼剑雄还补充,自己一直都很专注在建筑设计上,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里面,不仅是求学时期,直到现在,他依然时刻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着。
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如果只有三分钟热度的话,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在学习的道路上,必须要将兴趣与对专业的执着结合起来,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前进,那么,成功就会离我们不远。
“获奖只能证明过去”
研究生毕业以后,冼剑雄选择继续留在华工建筑设计院工作。多年来,他设计了很多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中型项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当时研究院提供的条件也相当不错,对别人而言这是梦寐以求的机会。但是冼剑雄是一个追求完美之人,他并没有止步于此。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在1999年他毅然决定离开研究院,自主创业,成立属于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
上世纪90年代,民营建筑公司比较少,这对于冼剑雄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大胆创新,引领了民营建筑领域的一股新风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从最初十几人的团队到一年后的三四十人,到十年后的今天,整个公司的员工人数已经达到三四百人,足足翻了好几倍。公司的初期阶段,几乎所有的业务包括设计都是冼剑雄亲自完成,加上公司的管理,工作量相当大;现在公司虽然拥有优秀的设计团队,但是有些重要、复杂的项目冼剑雄还是坚持亲自跟进。
对于公司的成功,冼剑雄表示没有捷径。必须在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的同时,认真配合投资方的要求,从对方的立场去思考,仔细跟进从设计到建筑物落成的每一个环节。这样认真负责、以人为本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州美术馆时代分馆等艺术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玫瑰园等住宅区建筑与耀中广场等商业建筑,这些优秀的作品筑就了现在瀚华建筑设计公司在建筑设计行业的显著地位,使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在多年的奋斗道路上,接踵而来的奖项印证了冼剑雄在建筑设计上的的种种成就,如在1998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全国青年建筑师奖”,2006年获“羊城十大设计师(空间类)金羊奖”奖等多个国内大奖。不仅有个人奖项,瀚华的作品至今也已经获得百余奖项,可谓是硕果累累。
“从公司层面来讲,获奖证明公司出品的质量受到同行的认可,会有更多项目参与的机会。但是对于个人来讲,获奖只能证明过去。”这是冼剑雄对获奖的理解,他认为保留对专业的热情和执着才能在将来的事业上做得更好。奖项并不完全是他坚持的动力,关键在于自己有专业的责任心,争取把每个项目都做到最好。对于我们还在求学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学习冼剑雄这种态度,不要一味留恋过去的成绩,成绩即使再优秀也只能代表过去的辉煌——放眼未来,坚持自己的道路,人生的蓝图才会更加灿烂精彩。
“建筑师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建筑师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我来讲,没有最好的建筑,只有最适宜的建筑。”是冼剑雄的设计理念之一。冼剑雄强调,建筑师责任非常重大,他们不仅要对投资方负责,更要对城市和社会负责。建筑师的每一笔都意味着城市的一点改变,建筑师所设计的作品将会在城市伫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建筑师设计必须非常谨慎,每一笔都要经过反复的斟酌。有些建筑师会以设计大型城市标志性建筑为目标,而冼剑雄恰好相反,他更着眼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眼光去解决现今的社会问题,因而他偏向于设计民用建筑,例如住宅类建筑。他还提出了建筑师的眼光应该放得更远大、更全面,城市标志性建筑固然重要,但不足以完全代表城市;如果更多有能力的建筑师去关注百姓大众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建筑的话,才能够真正解决社会问题,这是建筑师的一份重大责任。
谈及他自身的责任心是怎样培养的,他表示大学期间,他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对自己要求很高,属于完美主义者,力求都要做到最好,渐渐地责任心就在不自觉当中培养出来了。在早期的一些项目之中他有很多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可是已经无法补救,这些遗憾让他现在对设计的作品更加细心、严谨。
话题延伸到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冼剑雄语重心长地说道,首先必须学好专业知识,这不仅是对自己人生负责,也是为了走进社会之后能对社会负责打下基础。人生是分很多阶段的,在这个阶段就是应该把基础学好,掌握学习方法,最好是能有自己一些思想。同时冼剑雄也讲到目前大学教育还有所欠缺,需要慢慢完善,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听完冼剑雄的一番金玉良言,我和队友都有很多的感悟,关于社会责任感也是我们大学生应该要考虑的问题,不能以“我们还没走进社会”作为借口,就逃避考虑这个问题。大学就是为了以后到社会上实践提前做准备的阶段,应当好好把握时间,多充实自己,学习知识,也多拓宽视野。
“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
从1986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到1999年离开学校,冼剑雄与华工结下了13年的情缘,尤其是与华工建筑系,直至今天感情依然深厚。瀚华公司经常与建筑系师生开展交流活动,并且共同参与设计项目,这份深厚的情谊是不会轻易褪色的。冼剑雄非常关心华工的发展状况,希望母校的优良传统能够得以继续发扬光大,同时也提出了学校的眼光需要更加国际化,与国外优秀学校多交流,吸收别人优秀的教学理念以及学术经验。
冼剑雄根据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经验,对华工的师弟师妹提出了很多建议——“死读书就是不会读书,到社会上容易碰壁;不认真读书,同样难以有出息。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学会独立思考,接触多方面的知识,不仅限于自身专业上的……老师课堂所教授的都是共性的东西,因此学生要多去实践运用所学内容,老师再针对个人给予直接的指导,这样学生领悟到的知识会更多更全面。实习能够参与到某个案例当中,碰到具体问题时候就会有反复的思考的过程,这对于课程学习会有很大的提高。”这番话都是冼剑雄从自身多年奋斗的经验之中总结出来的,可以看出冼剑雄也是曾经以这样的学习方法,取得如今这么出色的成绩。
冼剑雄用简单却有力量的话语,分享了他的故事,从求学的趣事到创业的艰辛,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从当年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小伙子怀揣着梦想踏上建筑设计的道路,到如今成长为沉稳成熟的成功人士,是对专业的兴趣与热情,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踏实勤奋的态度,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就了今天的伟业。从他的谈吐可以看出,他的性格里构建着现代建筑质感般的感性与理性,简单而低调,沉稳而跳脱。他对建筑充满感情,倾注了很多人性化思想。对于未来,他也充满信心。如今十年瀚华,铸造了辉煌的成就。展望未来,瀚华必能成为一颗新的东方之珠,像雄鹰搏击长空一般冲击更高更远的天际,再创一番新的佳绩!
作者:陈枫 吕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