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荣获“教育部对口支援典型经验集体”称号
日期:2011-12-13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总结大会现场张振刚副书记代表学校上台领取“典型经验集体”奖状
陈克复院士在广西大学开展学术讲座贵州民族学院插班生合影

    12月4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总结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各支援高校、受援高校负责同志和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华南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共获“教育部对口支援典型经验集体”称号,邬智、钱宇和刘芳三位同志荣获“教育部对口支援突出贡献个人”称号,校党委副书记张振刚代表学校出席会议并上台领奖。
    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华南理工大学自2001年起面向广西大学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并从2006年起主动承担帮扶西部边远地区民族高校——贵州民族学院的任务。十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有关文件精神,从广西大学和贵州民族学院的长远发展和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全力以赴、优势互补、重点突出、重心下移”的工作原则,加强统筹领导,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工作任务,积极推动受援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多位现任校领导和老领导到访广西大学和贵州民族学院指导工作。同时,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纽带,全面提升受援高校的办学水平,与广西大学联合共建机械、材料、轻工等八大学科;选派36名优秀教师赴受援高校任教,开展《精品课程》教学示范工作;与受援高校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共同申报并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省级科研项目三项;认真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教师进修和干部挂职锻炼任务,接收受援高校进修教师151人次,挂职干部41人次。
    此外,华工还积极打造对口支援工作特色项目,举办“名师广西行”活动。派出何镜堂、吴硕贤、陈克复、程镕时等多名院士和钱宇、陈砺、韦潮海、孟庆林等知名教授或学术带头人到广西大学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等达33场次。针对贵州民族学院的具体情况,着力加强本科生联合培养,共接收贵州民族学院插班生293人。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广西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办学质量、科研水平、服务地方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提高了广西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使其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中心和人才中心地位逐步确立,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