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携一流研究院办“英才班” 再推创新人才培养新举措
日期:2011-12-13
签约仪式现场副校长邱学青致辞
裴端卿院长为师生作“干细胞与人类健康”讲座双方签署联合培养协议
与会师生羊城晚报等媒体记者专访邱学青副校长

    12月8日,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英才班”(以下简称“英才班”)联合培养协议签约仪式在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华工副校长邱学青、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代表双方签订了协议。
    据了解,该“英才班”是华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为适应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相关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组建。签约仪式后,“英才班”正式启动招生。据悉,“英才班”实行“2.5+1.5”的培养模式,从华工生物、计算机、软件、数学、物理等专业选拔二年级优秀全日制本科学生,在大三、大四学习阶段到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边学习边做科研。选拔条件包括前四学期班级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前30%、无不及格科目等。计划首届招收15—25名学生。“英才班”将根据学生所属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和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专业培养要求,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学习与研究的有效结合。
    邱学青副校长表示,近年来,华工紧密结合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组建各类创新班、强化班,与一流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国际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对学生实施优才优育。华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组建“基因组科学”创新班2年多来,该班先后共有31人次以共同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2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引发了人们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热烈讨论和深入思考。乘着这股东风,华工又携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成立“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英才班”,这是学校继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开展联合培养之后的又一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他希望“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英才班”能够在“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的基础上再铸辉煌,推动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签约仪式后,裴端卿应邀为在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干细胞与人类健康”的前沿学术讲座。他表示,“英才班”是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次有益尝试,能更好地发挥大学和中科院科研单位的优势,使高校本科生在接受严谨系统的本科教育基础上能够较早地融入到前沿的科研实践中,实现学生的培养能够学有所用,人尽其能,人尽其才,联合为国家和地方特别是华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为华工创新人才培养的又一力作,“英才班”的成立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羊城晚报、广州电视台等近10家媒体记者到场采访报道了该签约仪式。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