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 | ![]() |
报告会现场 | 校党委书记杜小明致辞 |
![]() | ![]() |
诺贝尔奖得主克雷格•梅洛演讲 | 校党委书记杜小明向雷洛颁发名誉教授聘书 |
![]() | ![]() |
6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之“走近诺贝尔”系列学术报告启动仪式 | 华工学子争相用英文直接与梅洛教授对话 |
12月19日下午,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克雷格•梅洛(Craig C Mello)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音乐厅,为千余师生作题为“RNA干扰机制—双链RNA沉默基因”的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杜小明出席报告会并为梅洛颁发名誉教授聘书。据悉,这场报告会是华工6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之“走近诺贝尔”系列学术报告的首场,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了该项活动。
校党委书记杜小明在致辞中表示,2012年,华工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作为一所视学术发展为生命的大学,最好的庆祝,莫过于让更多的学术大师来到这个美丽的校园,让思想在这里沉淀出更加厚重的成果,让智慧在这里散发出更加闪耀的光芒。为此,学校正式启动“走进诺贝尔”系列学术讲座,在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将陆续邀请全球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或其它获得类似级别学术奖项的顶尖科学家来校作报告,以此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建构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
演讲中,梅洛用图片和动画向师生展现了美妙的基因世界。他表示,在生物体内,大量信息存储在DNA或者信使RNA中,人们可以像Google搜索引擎一样,搜索到致病基因,并采用RNA干扰技术从源头上阻碍致病基因,让其“沉默”不再发生作用,也许可以更有效地治疗艾滋病、癌症等目前医学的疑难疾病。
对于这位46岁便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级人物,华工学子用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的钦佩。一个多小时的全英文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过道、门口都挤满了专心听讲的学生。梅洛风趣的演讲赢得了在场师生一次又一次会心的笑声和掌声。“您认为人类距离征服癌症还有多长时间?”“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基因干扰,攻克了各种疾病,是否就可以活很久很久?”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争相用英文直接与梅洛对话,令这位诺奖得主连呼:“Good question!”(好问题!)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二本科生鲁一鸣向梅洛请教了一个颇受大家关注的话题:“青年学子应该如何选择?是应该扎实地学习基础知识,还是应尽早进入实验室,去开展科研实践?”梅洛表示,大学生的第一步当然应是好好学习基础知识,打好基础后便应尽早进入实验室。他强调的重点是科研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团队的事业。他鼓励年轻的科研者,要多与同伴探讨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激发更多新灵感,进而催生新的科研成果。他认为,只有敢于分享、不惧出错,才能更好地学习、赢得成功。
梅洛在接受华工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时,连用了两个“Wonderful”(非常棒)评价华工。他说,华南理工是一所非常棒的学校,有着非常棒的教师、求知若渴的学生。他期待与华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包括接收更多的华工学子到马萨诸塞州大学、到他的实验室,把更多的美国学生送来华工学习交流,以及与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多方位互动。他为自己获聘华工名誉教授深感高兴。
据了解,今年,梅洛成为广东省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的带头人之一,并获得创新科研团队最高资助8500万元。作为锐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他于18日为华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王小宁颁发了副主席聘书,并在参加留交会期间专程安排时间来华工讲学。
近年来,华工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改革之路。据介绍,学校正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改革试点,探索一种全新的“三资融合”团队建设发展新机制,试图突破学校、企业人才的瓶颈问题,既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效应,又发挥他们产业效应,带动区域的学科人才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图/梁启华 文/刘慧婵 通讯员 叶志锋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附:克雷格•梅洛简介
克雷格·梅洛(Craig C Mello),生于1960年,于199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系Blais讲席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RXi制药公司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学顾问。世界上首次发现RNA干扰现象,在RNA干扰、siRNA药物开发、非编码RNA生成、作用机制及生物功能等研究领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已发表学术论文64篇,在三大科学权威杂志Science、Nature、Cell杂志发表论文24篇,被引用11502次。2006年,他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Andrew Z. Fire教授因发现一种全新的基因调控方式——RNA干扰(RNAi)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