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北京青年报1月10日讯 由北京青年报社、英才杂志社、新浪网等主流媒体联合主办的第11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共同推出了2011年度“具价值管理榜样”。作为年会成果的沉淀,此次,本报选择十家各具特色的“榜样”企业,就其管理“绝活”或独特的企业发展之道,做出深入、全面的采访报道。本届年会主题为“均衡智道”,我们也希望此次系列专题报道,可以汇聚榜样企业的智慧,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贡献一份力量。
榜样·故事
李东生的国际化梦想,在他的思维里,中国制造的家电真正走向海外不应该仅仅是为人代工、贴牌做幕后英雄,而是应该真正响当当的打出自己的品牌。
“TCL集团终于国际化成果初现,尽管其间的道路太漫长,太崎岖,但如今我们终于有了收获,回想起之前的一切都不再算什么!”1月5日,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满脸喜悦的出现在北京市中心的金宝街。这一天,一部总结TCL集团30年发展史的图书《鹰的重生》举行首发仪式。这部书的名字取自五年前TCL集团最困难时期,当时李东生在企业内部发表了《鹰之重生》系列文章。文中,李东生对TCL国际化遭遇到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检讨了自己在管理上的失误,并以“鹰之重生”的例子说明TCL集团推进文化变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李东生实际上是期望通过新一轮的变革创新,使TCL能够实现“重生”。当时的《鹰之重生》系列文章在整个家电业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十年国际化,TCL初尝果实
就在新书《鹰的重生》首发前一天,TCL集团发布了2011年的业绩预报,预计公司2011年实现净利润约为15.5亿至18亿元,较上年增长约230%至280%。数据显示,2011年TCL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幅提升,其中液晶电视和手机的出货量都已跃居全球第七位,成为全球主要供应商。2011年TCL全球平板电视年度销量也首次突破1000万台大关,成为我国第一个跻身“全球千万级彩电俱乐部”的彩电企业。在家电行业大形势并不好的背景下,TCL集团的这份答卷实属不易。
对于这份业绩,李东生也并没有简单的把它看作是公司营运良好的表现,而是把它总结为TCL集团国际化战略的成果初现。的确,国际化的确伴随着李东生太多的心血和梦想。李东生把TCL业绩的好转归咎于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并非没有道理。截至2011年12月中旬,TCL平板电视全球年度销售量已突破1000万台大关,成为中国彩电业首个平板电视年度销量突破千万台的企业,率先跻身“全球1000万级彩电俱乐部”。而尤其难得的是,TCL彩电海外销售比例已占到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海外市场增长速度也高于国内市场。据悉,目前TCL彩电的海外业务去年已实现盈利,其中欧美市场营收已经持平,新兴市场增长则相当迅猛。此外在手机业务上,TCL去年手机销量超过4000万部,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主要玩家。
李东生的国际化梦想,在他的思维里,中国制造的家电真正走向海外不应该仅仅是为人代工、贴牌做幕后英雄,而是应该真正响当当的打出自己的品牌。而大胆地走出去收购国外品牌正是李东生带领TCL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战略。然而,从2004年,李东生意气风发的远赴欧洲收购全球老牌彩电巨头汤姆逊和老牌手机巨头阿尔卡特开始,一场悲喜交加的海外并购梦想降临在TCL集团。在随后的多年里,从没有出现过亏损的TCL集团连续出现巨额亏损。
进军上游面板业,李东生再度自我挑战
尽管TCL集团去年的业绩不错,但TCL的股价却着实不如人意。去年12月5日,TCL集团股价跌破2元关口,与另一只京东方A成为近两年国内股市首对“一元股”。李东生认为,全球面板市场不明,应该是TCL集团价值被低估的主要原因,因为去年下半年,TCL主导的斥巨资投建的华星光电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正式投产。与TCL集团一同跌入“一元股”阵营的京东方,其主业也与华星光电均为面板制造,这足以验证李东生对股价低估原因的判断。
在TCL投资华星光电项目之前,中国虽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国,但液晶电视的最核心部件却始终依靠外来供给,处于受制于人的境况。如果改变这种状况自建液晶屏生产线固然利于整个中国彩电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其巨大的投资和巨大的风险始终让中国企业望而却步。在当时资金并不宽松的情况下,李东生毅然决定投资华星光电上马中国企业自己的液晶面板项目,这种豪情和勇气与他当年率先投身国际化时一模一样。
面对挫折,李东生更加成熟
似乎也同当年迈出国际化步伐后的境遇一样,如今TCL集团的股价受到了华星光电项目的拖累。但面对挫折,李东生已经更加成熟,他认为在全球面板产能过剩的现状下,华星光电负面因素也被市场放大。“但事实上,面板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变化是存在周期性的,只是这一次恢复期相比前几年长了一点,而且第四季度全球面板巨头开工率已从上半年的70%,恢复到80%至90%。”李东生还表示,虽然华星光电项目今明两年也会出现一些亏损,但亏损面还是在预期之内,对业绩的影响不会很大。
榜样·对话 并购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问:十年国际化之路对于你和TCL集团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答:首先应该说我对当年带领TCL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正确性始终没有动摇过,即便当年最艰难甚至让我夜不能寐的时候也没有动摇过。但我们当时对海外并购的准备确实不够充分,有些过于自信,这是我们的教训。当时并购的时候,我本可以在资本市场做融资,但当时因为对自身能力比较自信,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而是用银行借款。实际上,借钱有很大的负担,也有很多条件,所以我们后来遇到困难的时候腾挪空间太小。我们的教训就是当时没想得更充分。如果讲经验,我认为就是要有坚韧的精神,一定要有信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坚持下去还是有办法的。
问: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先行者,你对于目前中小企业走出去有哪些建议?
答:中国企业真正走向海外实现国际化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个先走出去一步的企业,我想对其他企业说的就是,你预计要发生的问题几乎都会发生,而且也一定会发生一些你预想不到的问题,所以做准备的时候尽量充分一些,留一点余地,一定要假定有不可预见的负面因素发生,一定要有一些资源来准备应对那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另外企业领导者也不能过于自信,跨国并购和自身企业发展对企业家的能力要求是有很大差异的。总之,做并购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三思而后行。
问:对TCL的股价怎么看?
答:TCL股价严重被低估。国内市场出现“一元股”很正常,甚至低于1元的股票也有可能出现。因为在香港、美国和欧洲市场上都有低于1元价格的股票。但按照TCL集团目前的业绩,股票进入“一元股”是不正常的,因为TCL集团已经披露的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高达8.26亿元,同比增长322.53%,业绩已经改善明显。而目前的事实是,TCL集团动态市盈率却低于国内家电同行。
榜样·印象 “热血中年”李东生
1957年生人,中国最大彩电制造商TCL集团的创始人和掌门人。无论年龄还是身份,李东生本都不该是“微博潮人”。但是,虽算不上“微博控”,但李东生对上微博的兴趣和频率绝对在他这个层面的家电业大佬中算首屈一指每天发三五条微博像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而且基本都是原创或评论,很少草草转发。
尽管已人到中年,尽管已身居高位,但像年轻时一样的热血依然在李东生的身体里流淌,就像他28岁那年创立起TCL时一样,就像十年前他勇敢开启TCL集团乃至中国家电行业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扇大门时一样。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已从“热血青年”变成“热血中年”。与他同时代的中国第一代家电人如今已大都归隐,惟剩李东生还在一线拼杀。但他继续选择了挑战。像预料中的一样,如今TCL集团的华星光电项目不可避免的经历着投产初期的大幅亏损,拖累着整个TCL集团业绩。但已经习惯经历磨难且充满热血的李东升,依然在坦然地承受这一切、也在享受这一切。
榜样·档案
李东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系。现任TCL集团董事长兼CEO,也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1982年 大学毕业后即进入TCL的前身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担任车间技术员;三年后他就成为了新成立的TCL通讯设备公司的总经理,创立TCL品牌。
1993年 出任TCL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并很快成为中国彩电大王。
1996年 李东生出任TCL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2003年 李东生担任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随后TCL集团整体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