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发展战略暨“十五五”规划研讨会 2025-09-01
- 多方携手助力治蜀兴川 章熙春书记赴四川调研交流 2025-08-29
-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八方校友汇聚华园 | ![]() 侯一钊校友讲述与华园的故事 |
![]() 老同学见面分外亲切 | ![]() 带着孩子一起观礼 |
![]() 不同肤色一种心声“我爱华工” | ![]() 志愿服务 尽心竭力 |
![]() 《羊城晚报》头版报道 | ![]() 腾讯新闻手机客户端推送 |
校友返校 上演年代秀
50年代的校友蔡建中(香港互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永远荣誉主席、建筑系1956级校友),对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的熟悉,当年在学校学习、运动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今天的校园的变得如此美丽,也令他十分感慨。
60年代的校友朱江洪(原珠海格力电器集团董事长、机械系1966级校友),在企业的管理中非常强调技术和创新,他认为这都离不开当年在华南理工受到的教育。
70年代的校友刘真学少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副部长,建工系1974级校友),在大学毕业后毅然投笔从戎,选择成为一名军人,他鼓励同样身着橄榄绿的国防生们要感恩母校,报效祖国。
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数学系主任、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应用数学系1977级校友侯一钊教授,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希望现在的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不被社会上的浮躁、功利影响,沉淀下来,寻找内心的真善美。同时他鼓励同学们在学校期间就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去追求自己的梦,去实现自己的梦。
80年代的校友姚振华(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食品学院1988级校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是他不能忘怀的、最感谢的,就是母校的教育。
新生代校友中自主创业的代表谢飞鹏(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机汽学院1997级校友),他鼓励对创业跃跃欲试的师弟师妹们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在失败面前不言放弃。
师生同庆 祝母校辉煌
无论是毕业校友,还是在校师生,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母校的浓情厚意。轻工与食品学院的退休老教师张水华,走在熟悉的校园里,他说,青年学子正是华南理工的希望所在,他希望青年学子可以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将华南理工精神发扬光大。
材料学院青年教师董国平表示,学校务实的学术氛围吸引了他,华南理工给予年轻老师公平、平等的平台去展示才智,在这里教书育人让他很骄傲。
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师许晓霞,本身就毕业于华南理工,现在又在学校工作,看到那么多亲切的老师与同学,她觉得自己依旧年轻。
机汽学院的吴柏禧同学观看了凤凰卫视拍摄电视专题片《甲子华章》后非常感动,他进一步了解了学校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
电信学院的王钧同学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在看到那么多杰出校友后,内心很是激动与自豪,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信心。
来自巴巴多斯的留学生谷悦为母校设计了一件写着“我爱华工”的纪念T恤,他觉得现成的纪念品不如自己DIY来的有意思,所以和同学亲手制作了这么一件衣服带到了现场,他想要以此为60周年校庆献礼,表现对对母校的热爱。俄罗斯的留学生萨沙则热情地用家乡话喊出 “生日快乐”来为母校送上祝福。
志愿服务 情深满华园
天还没亮,交通组的志愿者肖栋梁就站在了湖滨路口,协助安检人员指挥交通。为了保证庆典大会的秩序,他整整六个小时滴水未进,“半天下来腿都软了”,但是看到大会顺利进行,校园内交通有序,他感到十分开心,“虽然累了一点,但是能为校庆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很荣幸”,小肖如是说。
接待组志愿者王盛博同学也是一早就来到了签到处等候自己接待的嘉宾,间隙还悉心地为来宾提供指引,见到记者他很是开心,“我们志愿者就是华园的明信片,希望自己的服务能给每位来宾留下最好的印象”,他为能参与到校庆的活动中而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
彩旗手国防生骆俊宇同学大会前晚冒雨赶回励吾科技楼广场,与同学们一起撑起雨篷遮蔽座位,大会当天五点多起床又继续布置会场。虽然淋了雨,又只休息了短短几个小时,但是他依然热情高涨,他希望自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母校的生日贡献自己的力量。
礼仪队的王耀俐同学在寒风中身穿单薄的礼仪服,脚踩高跟鞋,站军姿一般地站了一整天,她那甜美的微笑和端庄的仪态却从未改变……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青春和努力为华园盛大的庆典增光添彩。
媒体助力 引各界关注
华园里,师生、校友、嘉宾齐聚一堂,处处欢声笑语;华园外,亦有多家媒体共襄盛事,对学校60周年校庆庆典大会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根据百度新闻搜索结果,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两天内共有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科学报》、《中国日报》、《南方日报》、《大公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广东卫视等20多家媒体发表稿件25篇,其中《中国科学报》等5篇家媒体更是头版报道,《新快报》等2家媒体刊发了整版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校庆大会的新闻累计转载媒体达172家。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党委宣传部共完成外宣任务28项,在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平面媒体发表稿件200多篇,这些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提升了华南理工大学影响力和美誉度,为迎接校庆庆典大会的到来营造出了喜庆热烈的舆论氛围。
连日来,在百度首页搜索框输入“华工”,“华工校庆”已经排在自动联想词的首位;而根据11月19日百度指数的统计,以“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关键词的媒体关注度相比上一周上升100%,相比上一月上升150%,相比上一季度上升50%。
暑去寒来,美丽的华园给每一位华南理工人都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这里有对老师的深深感恩,有对同窗的依依不舍,更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随着一个新的甲子的到来,所有新老华南理工人、社会各界人士都共同祝愿华南理工大学迎来更辉煌的明天。(图/吴夏曦 学生记者团 蒋秋楠 廖才满 文/许颖 学生记者团 王澍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