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与华园师生共渡“黄梅戏之夜”
日期:2013-08-25


晚会以绚丽多彩的《仙女之歌》拉开序幕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献唱《山河之恋》

《喜荣归》等小戏妙趣横生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热烈

    5月25日晚,“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之“再芬黄梅走进华南理工大学”专场演出在大学城校区学术大讲堂上演。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率领的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演员们与华园师生共渡了一个精彩绝伦的黄梅戏之夜。

    当天晚上,学术大讲堂座无虚席,很多晚到的戏剧爱好者站在过道中观看演出。整场晚会由八个节目组成,既有歌舞、传统小戏,又有清唱、经典剧目。晚会以《仙女之歌》拉开序幕,“七仙女”穿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服装绚丽登场,让观众目不暇接,恍如置身仙境;《喜荣归》诙谐幽默、掌声连连;《女驸马》阴差阳错、动人至深;《戏牡丹》机智俏皮、妙趣横生;《闹花灯》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除此之外,还有韵味独特的黄梅歌剧《烟雨蒙蒙》《徽州女人》。

    演出最后,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压轴出场,一袭白衣、气场十足,宛转悠扬的《山河之恋》响彻整个会场,将活动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整场演出戏剧诙谐幽默,歌舞美不胜收,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着实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黄梅盛宴,让许多第一次聆听黄梅戏的同学们也感受了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图/校团委 学生记者团 王聪 陈琳 文/校团委 编辑/许颖)


附:黄梅戏小知识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其发源地,一说为安徽怀宁黄梅山,另一说为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