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巍巍长空 钢铁军魂 ——访原空军装备部部长魏钢校友 |
【人物名片】魏钢,男,山东滕州龙阳人,1951 年11 月出生。1973 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机械系。在空军航空兵部队历任机械师、副中队长、师司令部参谋、航空兵第35 师独立大队副大队长。历任广州军区空军机关科长、处长,装备技术部副部长,装备部副部长,济南军区空军装备部部长,空军装备部副部长,空军装备研究院院长,空军装备部部长、党委书记、空军党委常委,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
初次与魏钢校友见面,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双有力而厚实的大手。与他握手,感受到他坚实的力量,渗透着坚强与威严;也感觉到有种暖流通过手掌的对碰,仿佛让两代华工学子的血脉缓缓地连接起来。情感是这样的真实朴素又亲密无间,是这样的沧海桑田又恒久不变。魏钢校友说,母校对他的帮助非常大,那一段宝贵的大学时光让他有机会更趋近了儿时的梦想,更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
青春没有蹉跎的权利,只有奋斗的义务
光阴荏苒,魏钢校友离开校园已有三十载,那些曾青翠的小树已长成浓阴大树,为华工的莘莘学子遮挡着炎炎烈日,每一天都像忠诚的卫士一般护送着学子上课放学。魏钢校友回忆起那时的大学生活,眼睛里闪烁着熠熠光彩。那是一段简单而幸福的时光,对他有着非凡的意义。他怀念那些来自不同地方、年龄参差不齐而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的同学,更感激那些春蚕吐丝般循循善诱的老师们。魏钢校友打趣地说,当年的他们不用交学费,却常常享受教授一对一的专业指导。老师们经常从校园的东区走路到西区为同学们上课,夜晚还要加课辅导。在大学,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就是力量,大学学到的知识或许日后未必能完全运用到工作中,但是大学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一定是未来工作实践中最有力的敲门砖。所以,在青春年少时一定要懂得拼搏和奋斗,这是青春赋予我们的义务,一定要把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传承下去。
铭记前辈伟业,打造航空博物馆
采访前,魏钢校友带领我们参观了新建成的航空博物馆。博物馆详实记录和展示了新中国空军诞生、成长、壮大的奋斗史,展示了国防科技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它是中国空军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也是魏钢校友的一件得意之作。因为,这个壮观的博物馆是由他一手策划的。作为空军总装备部部长,魏钢校友时刻不忘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他希望通过建造航空博物馆为前人了一个心愿,为后人夯实一块不断前行的基石。为此,魏钢校友和他的战友们历尽艰辛,寻找到各种各样失散在全国各地的飞机等实物,努力使博物馆以武器装备为轴、以历史文化为魂、以实物和图文介绍相结合的形式把我国军事航空建设的历程展现出来。当魏钢校友带领我们参观航空博物馆时,他对每一架飞机的来历如数家珍,对每一段历史事件的讲述详细清晰。当我们走到“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前,魏钢校友详细介绍了当年中国空军在战斗中如何用顽强的精神和巧妙的战术击退了美军的猛烈进攻。他说,我们应该记住每一个刻在英雄碑上的烈士名字,应该感激每一个曾经为中国航空事业做出努力和贡献的人,尤其是那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空军的建立和发展付出了一生努力的老一辈军事家和先行者们。
干一行,爱一行,做事业必须有责任感
魏钢校友的工作经历一直与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进程相伴随,他的一腔热血从未离开过他热爱的航空事业。从华工的机械系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空军航空兵部队任机械师,这个工作让他接触到飞机,逐步进入航空领域。
魏钢校友从小就与飞机有着不解之缘,小时候就对飞机、飞行兴趣盎然,读过很多有关航空方面的书籍和杂志,把《航空知识》杂志当做宝贝一样地爱护。如今,魏钢校友已经成为了《航空杂志》编委会的副主任,儿时的兴趣成了他的专业,专业成就他的事业,事业里凝聚着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魏钢校友是幸运的,一直在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但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干一行,爱一行”是他始终坚持的工作信条,对工作的无比热爱和投入,使他比常人更自觉、无悔地付出辛劳和汗水,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对此,魏钢校友常说,他从没想过今天的成就,也没奢望多高的名声,只是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读史使人明志。魏钢校友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对历史的真相总是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地求索。他常常提醒自己和周围的人,忽略历史就谈不上未来。他说,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岗位,都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通过加强文化修养,熏陶自己的情操,拓展自己的视野,开阔胸襟,提升工作的前瞻能力和整体素质。生活中的魏钢校友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摄影等。这些爱好使他在工作之余增长了更多的特长和技能,以此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也把这种特长用之于工作中,例如在四川抗震救灾期间,他所拍摄的照片就为救灾部队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生活中的魏钢校友是轻松活泼的,他常常引经据典,谈笑风生,工作中那威严的脸庞也会因此时常绽放出慈祥的笑容。他的生活过得很平实,也很踏实。他的信念一直都很坚定“上班做好工作,下班过好日子”,或许这正是他真实生活的一个写照。
传承华工精神,气魄一脉相承
采访中,魏钢校友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总是溢于言表,他对学校航天机械专业的失传感到遗憾,他渴望航天机械这个专业可以延续并越办越好,他愿意把这一生积累的航天知识传授给母校的师弟师妹们,以此回馈母校。
魏钢校友亲切地叮咛我们,要树立理想,增强对民族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身为华工学子,就要秉承学校“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和踏实勤勉的华工人作风,学好技术,做好研究,掌握好本领,努力培养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知识素养和创新精神。魏钢校友热切地盼望华工这所名校可以人才辈出,精英闪耀,长江后浪推前浪。早日实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
作者:赵冬啟 陈思敏 王琛 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