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学跻身ESI学科前1% 华南理工大学ESI学科增至18个 2025-09-12
- 章熙春书记在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寄语 2025-09-09
- 唐洪武校长在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2025-09-09
- 开启新“鲤”程 华南理工大学1.5万余名新生来校报到 2025-09-09
- 《现代食品科技》成为第一批被EI收录的中文食品学术期刊 2025-09-05
![]() 大学城校区迎新现场 | ![]() 杜小明书记巡查迎新摊点 |
![]() 王迎军校长翻阅学院迎新特刊 | ![]() 杜小明书记在迎新绿色通道与新生交谈 |
![]() 王迎军校长察看学生宿舍 | ![]() 暑期经过翻新的宿舍楼宇典雅宜居 |
又是一年迎新季,丹桂飘香的金秋九月,6300名本科生、4396名研究生怀揣着梦想与期盼走进华南理工大学,开启人生新的征程。连日来,学校领导与各部门、各学院早筹划、早投入,营造了安全、温馨、文明、和谐的迎新氛围,为新生入学报到及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提供着各种便利和保障。
以生为本 校领导走进迎新现场
5日下午,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学校党委书记杜小明来到大学城校区,现场检查各项迎新工作,了解新生报到情况。在专门为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的绿色通道,杜小明与在这里办理报到手续的同学们亲切交谈,关心地询问他们的家庭和学习情况。了解到来自汕尾的小林同学家乡发生严重水灾后,杜小明鼓励小林安心学习,有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不要有后顾之忧。来到C5学生公寓,杜小明走进整洁有序的公寓事务服务中心,听取了“老师指导,学生自治”的学生宿舍管理方式介绍,对这一创新举措给予了肯定。7日下午,杜小明又来到五山校区研究生迎新现场,慰问工作人员,并与前来报到的研究生新生交流。在检查完注册现场和各个学院报到点的工作情况后,杜小明还前往研四、西十、西十八等宿舍楼,细致了解研究生新生的住宿情况。
6日上午,校长王迎军来到大学城校区体育馆迎新现场。她一一走到各接待点和服务点前,询问迎新工作的进展情况。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报到点前,王迎军了解到迎新志愿者全是大四毕业生时,幽默地以“大师姐”的身份教导他们要多和新生交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师弟师妹们,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不再感到迷茫。与此不同的是,理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采取的则是“新生迎新生”的方式,给新生提供锻炼自我的好机会,这让大一的临时班干部们收获很大。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来自新疆喀什的伊斯马伊力告诉王校长说,他一个人坐了五天的车才到学校。“独立是新生开学第一课,你能自己来我很高兴”,王迎军鼓励这位维吾尔族小伙,“如果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学校都会给予你帮助。”
常务副校长彭新一,党委副书记张振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琪瑾,党委副书记余其俊,副校长邱学青、朱敏、章熙春、党志,校党委常委陶韶菁,校长助理吴业春、李正以及相关机关部处负责人也多次来到迎新现场指导工作。
人性关怀 新生乐享全方位服务
装修一新的房间内,窗明几净,色调温暖,防滑砖、达E1级环保标准的新家具、全新的风扇、饮水机等设备,先进的中央热水供应系统……但这可不是白领公寓,而是西十八学生宿舍。
然而,就在上学期,这还是一栋有20年楼龄的旧宿舍大楼。为了迎接新生的到来,华南理工大学汇集多方面的力量对五山校区西十八、北十八等多栋宿舍大楼进行了翻新改造,改造面积近10000平方米,受惠学生达1100人。
据悉,为了确保高质量的维修改造工程如期完成,施工期间除了安排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专业指导外,还聘请了10名学生作为学生监理员。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对工程进行监督,对用料、工序、施工细节等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装修后的宿舍更适合学生居住。
人性化的细节无处不在。学校针对当前学生平均身高不断提升的实际,将西十八宿舍的床的长度从普通的2米增加到2.2米,即使是体育学院的特长生们也可以睡个舒服觉。
大学生迎新,怎么能少了创新科技的参与?一款依托手机移动平台并承载学校官方信息及运用的手机软件——iSCUT校园信息应用,在新生宣传资料上受到广泛关注。这一应用可以用手机查课表、查阅图书馆信息、查询教室使用情况,令新生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享受到移动校园的便利。
多措并举 助新生顺利融入新生活
“需要华工地图的也可以来研究生会摊位免费领取哦。”学校研究生会也利用微博这一社交新媒体开展了迎新活动。新生如果关注研究生会的微博,转发或者在微话题中留言,表达新学期理想、正能量想法等,都可以获得一份小礼品。这一活动吸引了不少新生参加,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有100多新生参与了互动。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减轻研究生的经济压力,使其能够专心学业。据了解,学校研究生奖学金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绝大部分学生不用再交学费。而对于奖学金没有覆盖到的个别专业如软件工程、法律硕士等,研究生院会帮助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并与财务处进行沟通,学生不用再交申请了助学贷款部分的费用。此外,针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还设立了每人数千元的专项困难补助,一次性或按月发放给申请学生。
便捷的交通班车、随处可见的志愿者、免费复印、饮水处和医疗点、热情的迎新工作人员……“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心里有学生,对学生很重视,这让我们家长感觉很亲近,也对孩子未来在华南理工的学习更加放心。”来自武汉的小王同学父母的一番话,道出了新生和家长对迎新工作的肯定。(图/梁启华 吴夏曦 臧江江 王烁 文/许颖 祝和平 臧江江 学生工作部(处) 软件学院 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