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学跻身ESI学科前1% 华南理工大学ESI学科增至18个 2025-09-12
- 章熙春书记在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寄语 2025-09-09
- 唐洪武校长在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2025-09-09
- 开启新“鲤”程 华南理工大学1.5万余名新生来校报到 2025-09-09
- 《现代食品科技》成为第一批被EI收录的中文食品学术期刊 2025-09-05
![]() 现场挥毫作画 | ![]() 与学生合影 |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搞艺术的人大多是特立独行、个性鲜明,与普通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初见张珂,他热情、亲切、随和,跟普通老师一样,既出乎我们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在将近三个小时的采访中,张珂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求学、教学和创作之路。
勤奋好学,良师助推成长
张珂是江苏南京人,出生于书画世家,祖父、父亲都是画家,父亲更是师从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家庭环境的熏陶,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只是一个人成功 的充分条件,却不是必要条件。张珂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部分原因是家庭背景,但更多的却是靠自己后天的努力、求学过程中各位老师的教导以及学校提供的条件。
本科期间,张珂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受教于张仃、吴冠中、袁运甫、范曾等当代著名画家,这些老师在中国传统方面的深厚功底,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张珂到日本留学,师从日本著名版画家黑崎彰先生,从他那里学到了当代艺术观念,对艺术形成了新的见解和看法。留学期间,他与老师一起到中国走访了许多的民间版画产地,并实地进行多方考察,几乎拜访了所有现在仍然在进行版画制作的民间艺人。这样的学习和考察,对他的艺术表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去日本前,张珂没有上过语言培训班,仅仅知道几十个日语词汇,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语言基础。到日本后,靠着与日本人的交流和平时看电视学习,他自学会了日语。在老师的帮助下,更是用日语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
2005年,张珂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教师,此前他曾在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任教。在艺术类院校里,大家谈论的更多的是和艺术本身相关的内容,但是来到华工这样一所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张珂接触到了其他领域的知识,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也从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交流中挖掘到许多有用的东西。比如,张珂首创的纸浆造型艺术工作室就得益于学校轻工与食品学院的在纸浆制作方面的优势。
当记者问起哪位老师对他的影响最大时,张珂说有很多,并脱口而出好几位老师的名字。张珂对老师当年的教导充满感激,从来没有忘记过老师的恩情,他也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感恩之心传递给了学生们。
教学相长,关注每个学生
张珂本科毕业之后就开始了教师生涯,那年他才24岁。在国外求学的经历和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他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日本留学时,课堂很开放,有时老师会把烧烤架搬到课室外,一边烤肉一边上课,这样的上课方式对张珂现在的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珂上课的时候很随和,对学生也很宽容,有的学生形容他像父亲一样,有的同学形容他像哥们儿一样。虽然张珂对学生很宽容,但绝不纵容,他要求学生经常思考艺术方面的事情,希望学生能够努力、自觉地学习。张珂很少给学生提具体的要求,只是给学生们一个大致的方向,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给学生自由,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但前提是学生自己要用功。
与其他一些专业偏重于理论教学的课程相比,张珂所教的课程更强调实践性,大多数时候学生要动手操作。再加上艺术创作是很个性的东西,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不同,想法也不同,因此要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虽然每节课的学生人数不多,张珂却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心思指导学生。这几年,上课的人数由以前的十多人上升到现在的二十多人,张珂上课也就变得更加辛苦。不过,他一如既往,耐心地、悉心地指导每一个学生。就像他的学生说的那样,张老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
谈到艺术专业的学习时,张珂说,学艺术不光是技法上的学习,更多的是对艺术看法的认识,因此要有学艺术的环境。在大学里,可以与老师、同学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他想方设法准备教学设备,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张珂还说,给学生上课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积累,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创作灵感,还可以积累如何让学生更快领悟自己所讲内容的教学经验。
张珂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记者提到设计学院毕业的几名学生,张珂没有丝毫停顿,张口就说出了他们每个人毕业设计的内容和特色,这也可以看出学生在他心中所占的位置。
坚持自我,方能学有所成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灵感匮乏、思绪全无,张珂也不例外。这个时候,他会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找其他的事情来做。张珂喜欢旅行,也喜欢音乐,艺术是相通的,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创作的灵感。旅行时,张珂喜欢自由行,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去当地的美术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他在旅行过程中收集的很多资料,成为其创意的源泉。
搞艺术的人大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可。然而,版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东西,更不用说纸浆造型艺术。这也注定了张珂所从事的创作不可能成为主流艺术,为多数人所熟识。对于这一问题,张珂很坦然。他说,艺术是很个性的东西,有时候越个性的东西越有价值。从事艺术工作,首先要自己认可自己,自己要对自己的作品满意;也许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但总有一些人会认可。他反复强调说“艺术千万不能去迎合某些东西”。这种理念也贯穿到他的教学实践中。欧明勇是设计学院的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曾毫无头绪,张珂让他什么都不要想,就去画一些自己想画的东西。最后他只是画了一些小草、小树、小花之类的东西,拿给老师看的时候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张珂没有责备他,反而说他画的好,可以把这些花草作为木版的水印,还加班加点教授他创作的技法。张珂的鼓励,让欧明勇有了自信,毕业设计顺利完成,还在毕业设计展中获了奖。
艺术作为一种兴趣或者业余爱好会很快乐,但是作为事业却会很不容易,因为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从小接触绘画,又从事版画创作多年,可以说版画已成为张珂事业的全部。他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会一直走下去。张珂当年的同学,很多人都中途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但是他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画作。
谈到人生感悟时,张珂很坚定的说,要坚持。是啊,只有自信、坚持、耐得住寂寞,才能学有所成,这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样。(文/臧江江 视频/张丽 党委宣传部 推荐单位/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