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当一辈子“气”人,做一辈子“气”事——访深圳“燃气之子”赖元楷校友
日期:2013-09-26
【简介】赖元楷,男,广东深圳人,1966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无机化学专业。前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上海清泰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梓元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城市燃气学会顾问、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大学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燃气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夯基篇:闯荡江南一十六载磨一剑
冲出华工非凡年,博览群书闹翻天。
南雁北飞中原日,西河戏水逐浪尖。
黄鹤楼前春风雨,长江大桥影心田。
江南制肥粤弟子,咸宁阳新嘉鱼县。
三传一反合成氨,造气变换碳铵盐。
——摘自赖元楷《人生无价(一)》
出生于深圳龙岗坑梓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赖元楷,在当时生活不算宽裕的情况下,开明的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完了华南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五年的学习光阴一晃而过,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赖元楷掌握的专业知识也逐渐充盈起来。大学的理论学习为他以后向燃气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以后赖元楷向“气”行业发展埋下了伏笔。毕业后,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以及自己所学专业,赖元楷服从国家分配,在湖北从事支援农业的化肥生产工作,正式拉开了自己为“气”奋斗一生的序幕。
带着浓厚的南方气质和农家子弟的简朴品味,沐浴于江城水域之中,赖元楷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无论是从煤气的制造,到氨的合成,氨水碳化,还是从煤气的洗涤、净化和一氧化碳的变换等复杂的化工过程,以及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传输、传质、传热的化学反应等等工艺实践,他都虚心向别人学习经验技巧。光阴荏苒,16年日日夜夜的挥洒汗水,耗尽心机;16年天天与机器设备打交道,拜人为师,又为人师傅;16年来,他天天与白煤、烟煤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古语云“十年磨一剑”,赖元楷则用16年铸一剑,用自己满身的油污,满身的水蒸气,满身的煤气味和满身的氨味,铸就了一柄利剑——生产车间挖潜改造成功的经验和氨肥生产工艺的进步技术。
16年的磨炼也让赖元楷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以自己16年的拼搏磨砺为笔,以挥洒的汗水为墨,以青春年华为幕,构筑了一道青春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黑黑的煤进炉,白白的肥出塔”的生产过程。
酬志篇:建设深燃一十八载拓荒牛
秋雨送我南海边,重返故乡进深燃。
气站建设春风路,前无经验敢领先。
溯源东瀛泰晤士,塞纳多瑙莱茵缘。
国际煤联有评论,小区气化很周全。
深圳燃气模式好,童话王国宣华篇。
——摘自赖元楷《人生无价(二)》
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沐浴整个神州大地5年时间;深圳被正式“划为”经济特区已经过去了3年,时间就是金钱,深圳速度成为妇孺皆知的特区代名词。也就是在这一年,赖元楷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另一个重大转折——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感召,重返家园,投身到开发特区和建设家园的热潮中。赖元楷笑着说,如果还要为自己支援特区建设加一点“私心”的话,那就是故乡情结,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啊?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家乡搞改革开放了,能不回来吗?
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目睹百废待举的特区建设,来不及休息的赖元楷旋即转身就投入到特区的建设大潮中。凭借自己多年关于“气”行业的经验,赖元楷选择了当时被称为“人迹罕至”的深圳市液化石油气管理站,成为深圳煤气建设工程的拓荒者。赖元楷说之所以称其是“人迹罕至”,是因为这个管理站四面杂草丛生,泥泞小路,北边是工棚,西南边是一个大鱼塘,几乎与世隔绝。而且整个管理站加上他在一起总共才有13人。因他恰巧是筹建深圳第一个液化石油气小区供气站的第13个“兵”,被大家经常戏称为第13号种子。
之所以称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为拓荒牛,是因为他们不仅要面对杂草丛生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开拓一个新的技术领域服务特区,液化石油气管理站也不例外。赖元楷他们一行13人一方面要面对简陋的客观环境;另一方面特区城市煤气供应更是一片空白,没有经验可遵循,没有技术做指导,其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市政府有关领导一开始就摒弃传统的煤制气和油制气的过程,而是采用以液化气为气源,注重管道供气和瓶装供气同时发展,更让整个燃气工程建设难上加难。
灌装液化气技术还好说,管道供液化石油气当时在深圳、在广东乃至在全国都是前所未有的工程项目。作为拓荒牛的赖元楷,当时是筹建罗湖液化气站的地盘工程师,他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决心要在深圳建造一座液化石油气管道供气的全国样板小区。没有经验,就借鉴日本和香港小区中央管道供液化石油气的经验;遇到技术难题,就虚心请教国内外相关专家,并结合特区实际不断加以改造利用。赖元楷说,经过认真的考察分析后,同时根据深圳特区开发建设的特点,最终决定采用全面规划、分区建设、逐步联网发展的管道供气办法,首先在开发最早、人口密度最大、高层建筑最多的罗湖商业中心区建设小区中央管道供气站,开展石油气管道供应服务试点。
1983年3月5日,气站建设工程开始破土动工,7月14日下罐,10月20日通过验收投入使用。赖元楷以另外一种方式诠释了“深圳速度”。深圳最早的一个罗湖管道供气站的建成,拉开了深圳建设管道供气站的序幕。之后以罗湖供气站为示范点,先后又建成了滨河、木头龙、白沙岭、东乐、罗芳等8个气化站,其中罗芳气化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化的气化站之一。当很多气化站建成之后,气化站可以全部联网,实现一个气站开动即可向全市各个地方供气的联网供气目标,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在保障居民供气需求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各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这一创举,不仅弥补了我国在管道供气方面的空白,而且在全面联网技术理论和管理方法上都有新的技术突破,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领先的联网技术,甚至有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倒过来学习深圳管道燃气的发展模式。赖元楷也由此获得了一个雅号——“赖管道”。时隔多年,已成为燃气管道方面专家的赖元楷谦虚地说,我在深圳这么多年就干了两件事,一是设计制作了深圳液化气管道供应站模型图,二是写了两本有关管道气化站建设与规划的书。
在深圳市燃气集团《关于推荐深圳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报告》中这样写道:“赖元楷先生以深圳燃气事业的高起点、高技术发展的累累硕果,以对燃气技术深层次的执著追求,将深圳小区气化形式推向世界。在中国煤气发展史上,史无前例地三次登上国际煤联讲坛。”在第19届世界煤气大会上,他根据深圳特区燃气管道建设总结论文《全面规划,分区建设,逐步联网,逐步实现石油气供应管道化》“三步走”的建设方案,赢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会议主席桑托斯·阿尔维斯称赞道:“很受启发,中国的做法可作为我们发展管道石油气的模式。”在随后的几年发展中,赖元楷又进一步总结深圳燃气管道的经营发展模式,在第20届大会上演讲《深圳小区气化联网操作与管理》更是锦上添花,扬名海内外,被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评选为2002年度的国际优秀论文作品,并发给国际优秀论文作品证书;2002年12月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评为中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等国内多家知名报刊争相报道赖元楷在深圳开创的燃气管道史话。
赖元楷在出色完成工作和当好领导的同时,还创作了大量反映燃气人的诗歌、诗词,如《天然气之歌》、《石油气人之歌》、《燃气人之歌》等,其中《燃气人之歌》特邀著名作曲家王佑贵作曲,《燃气人之歌》以其高昂奋进、激越人心的曲风、简洁凝练的歌词完美体现了燃气人的精神面貌和追求,激励燃气人不断奋进再创辉煌。在黄瑞琰著《地火运行》中曾这样评价道:他(赖元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谦虚好学,无论是搞技术还是担任行政职务,在工作上、在学术上总是硕果累累。
圆梦篇:梦圆上海走笔神州巡大地
天然气梦亦非梦,寄托就在新千年。
东西南北奔上海,LNG产业求发展。
液化气化天然气,覆盖城乡管网连。
企业再造新天地,长远发展清泰愿。
走笔神州巡大地,新能源梦上海圆。
——摘自赖元楷《人生无价(三)》
2002年,退休之后的赖元楷本该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他却继续重操气业,继续奋斗在“气”的事业上——出任上海清泰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梓元咨询有限公司总裁,为“气”一生,提高热值为社会民生服务。
已年近古稀的赖元楷依旧精神矍铄,谈起燃气行业的发展依旧有条不紊。交谈中,做了一辈子燃气行业的他,依然保持着年轻时三句话不离本行的习惯。在谈到未来清洁能源LNG(液化天然气)时他说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要适应和谐社会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对绿色能源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 LNG将成为最佳的绿色能源,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黄金时代,一方面LNG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这符合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LNG的价格比LPG(液化石油气)低20%~ 30%;另一方面LNG对比LPG来说,即使出现泄漏等情况由于比重较空气小很容易扩散出去,因此安全性更高。更重要的是天然气储量丰富,是后石油时代最理想的能源。这意味着燃气行业的发展将成为LNG的春天。如今广东LNG项目的实施,将成为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福音。正如清泰公司的理念“致力能源,润绿神州,精塑清泰,拓开通路”,为经济发展添动力,致力于未来绿色能源发展。
中国城市煤气学会向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推荐函》中曾这样评价赖元楷:赖元楷先生在中国城市煤气行业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深圳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液化气、气化供应方面的工作,给中国的液化气小区气化管道供气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为今后改用天然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的确,早在 LPG大规模使用的时候,赖元楷就很有远见地预测到LPG只是一个过渡性能源,最终会被LNG逐步代替,并于1989年明确提出要用天然气的参数和技术要求规划和建设深圳城市燃气管网。提前铺设天然气管道为液化石油气管道供气用,为将来天然气转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缩短转换时间,加快了深圳地区天然气的发展。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今深圳地区LNG燃气管道已全部取代了过去的液化石油气管道,全部供上了安全、清洁的天然气。2001年在深圳麒麟山庄举行的LNG的建设、经营及管理交流会上,作为大会主席的赖元楷提出深圳特区分三步走实现天然气管网(LNG)供气目标的方案,得到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此外赖元楷还在深圳成立深圳市梓元咨询有限公司,为LNG的改造工作提供合理的建设方案和技术咨询。
暮志篇:老当益壮俯首甘为孺子牛
气人再从戎,零四夏秋冬 。
寻梦去上海,研究到华工 。
气话随口出,行业心灵通 。
事事气立论,处处气相逢 。
气人有气运,气笔绘彩虹 。
余热烧不尽,八千大卡用 。
点燃歌盛世,社会作献奉 。
气中求乐趣,衣襟知好风 。
——摘自赖元楷《气人再从戎》
江南磨砺16载,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到成为化肥厂的一名工程师;18载特区拓荒牛,从一名煤气工程师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再到成为中国煤气界唯一一个三次站在世界煤气大会上宣读论文的华人。退休之后仍继续为燃气事业而奋斗,赖元楷用自己一生的行动践行了作为一名燃气工程师的职责,正如黄瑞琰所说:“他(赖元楷)作为学者当之无愧,作为专家众人公认。”
“衣食住行”,一日三餐必不可少。正是赖元楷这一辈人无私奉献地点燃了万家生命之火,才有如今我们的城市居民舒适健康的快乐生活。如今赖元楷仍坚持工作在燃气行业第一线,他时刻以特区“拓荒牛”的姿态,扬鞭奋蹄,服务于管道燃气事业,奉献于燃气事业。为的是用绿色的能源,创造绿色的环保,换取碧水蓝天。
作者:李明 苏紫琳
(本文出处:2008年12月中国科学出版社《名流深圳》都市建设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