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简而见新 实而显智——访立信集团副总裁谭宁校友
日期:2013-09-26
![]() |
【简介】谭宁,男,1963年2月生,广东广州人。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1—1995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84—1997年,供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计算机中心,历任程序员、软件工程师、软件科科长、中心副主任工程师、中心副主任。1997年至今,供职广东立信企业有限公司(集团),历任集团副总经理、集团下属企业广州立信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铭鸿数据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立信集团副总裁、集团下属企业广东铭鸿数据处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职。
学而不倦 结缘华工
谭宁本科毕业后仍旧不忘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己,应时势所需专攻英语,应管理所求探研管理之道。1991年,任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计算机中心的谭宁报读了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并于1995年获硕士学位。
回忆起十多年前的华工求学经历,谭宁不禁面露喜色,聊起了当时的事情,时间一下子拉回了在华工就读的那一幕幕,我们仔细聆听着,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在学习与工作中的快乐。许多当年的老师,如厉以京、许统邦、王剑琴等知识渊博的老师,如今都已经退休,但是在谭宁心里,他们的形象依旧清晰。在他毕业以后,他和他的同学们还经常拜访老师,与老师一起聚餐。而对他而言,最特殊的老师莫过于杨建梅老师了。杨建梅老师是谭宁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对他论文的指导可谓尽心尽力,而她的个人魅力是最感动和鼓励谭宁的地方。以致一提起华工的老师,杨老师就是第一个浮现心头的人。
对谭宁来说,回到学校继续深造就是一种经验的分享过程,大家都是有工作经历的人聚在一起学习,彼此有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同学在毕业后仍然联系紧密,感情深厚。
对母校华工,谭宁希望其能更多地发挥学校的责任,能与社会多点沟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实践,让华工在校学子能够早点接触社会,多一些经历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而对于师弟师妹们,谭宁作为师兄首先希望他们能珍惜学习机会,多利用学校的资源充实自己,为将来多作贡献打好基础。其次是在校期间应该多接触社会,有机会的话就应该做一些社会实践,将来一旦走进社会,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思而锐创 创即非凡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起步的阶段,也正是科技创新的风口浪尖,谁有这样的胆略与电脑为盟?然而,谭宁以自己独特的前瞻性和敏锐的市场观,瞄准科技信息化的苗头,想别人所不想,做别人所不做,直奔北京扛回第一台电脑,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发展踏出了非凡的一步。然而,他似乎深深爱上了与高新科技的交汇,从此在信息化的漫漫探索中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计算机中心工作时,他带领团队拨开科技的迷雾,完成了航班信息管理、货运、离港信息、酒店值机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成为航空卓越的科技创新者!
成功属于那种永远进步、永远处于巅峰状态的人,而谭宁也正是这种敢于抓住契机、不断前进的人,在信息领域中不断演绎一个又一个机遇与挑战的精彩对手戏。正当他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做出成绩、自己前途一片光明时,他却在1997年退出南航,转而全心投入广东立信企业有限公司的发展,从此走上人生中另一个旅程。在新的企业中,他继续开创其前瞻性的观念,全身心投入科技发展,开启一扇又一扇创新之门,务实求突破,变革促发展。1998年,广州市“八桥一隧”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便留下了谭宁所带公司团队开发建设的痕迹;2000年,广州市公共交通电子收费系统,即“羊城通”体现了谭宁为生活服务的锐创意识;2001年,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结算系统——粤通卡的运营更见证了谭宁的挖掘生活闪光的独到敏锐。
当谈到易票联ePayLinks时,我们看到谭宁会心的笑容,连窗外淡然舒服的阳光也变得更加温柔。近年来,他把全副心思投入易票联电子商务中。自从2006年广东立信确立把易票联“ePayLinks”作为业务品牌时,谭宁就带领团队以“做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为目标,抓住契机,积极进取,洞察时势,以互联网技术和产品资源优势为基础,扩展和完善易票联电子商务平台。2009年3月,广东立信顺应中国电子商务“从线上向线下发展”的行业趋势,全面提出“易票联商户联盟”发展模式以及“易票联电子账户结算”服务模式,从而奠定了易票联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向线下发展的领先地位。
爱而探究 关注生活
这一个又一个顺应社会发展的信息系统,证明了谭宁是一个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丽、享受生活中的细节的人。也许大多数人每天都体验过却没有认真去想过,而他——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却会对生活发出一系列的疑问,在关注中设法更了解生活体会生活。为生活服务、为他人服务——这就是他创新的源泉。当他淡然地说“它们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时候所流露出来的正是他对生活的思考和热爱。谭宁就这样与生活问号结下了缘,认真琢磨,认真探索,用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一直陪伴他思考的想象力,开启一个又一个的创新之作,绽放一个又一个成功的绚丽火花。
或许当我们用羊城通去坐公交车或乘坐地铁的时候,没有人会去多想这么一个问题:“是谁发明了羊城通?”正如羊城通的创始人——谭宁所说的一样:“做了很多事情,别人看不到而已,你们看到羊城通也不会想到我们。”在他说出这话的那一刹那,这个一直在IT事业里不断追寻与探索的人,道出了多少幕后英雄的心声!他们一直在诚诚恳恳地为着这个社会忙碌着、奔波着,为的就是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而收益的我们,很少会想起这么多。
“做IT,依靠科技创造生产力、创造价值,这些东西可以方便老百姓,可以让客户觉得更简单,但其实我们做得不简单,我们自己要做很多工作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引用一句立信集团的话‘以成就客户为己任,用先进的技术、专业的服务尽心尽力协助每位客户成功’。”谭宁用他的三言两语道出了技术领域工作人员的辛酸和立信集团的“受客户尊敬”的信念。
访谈到此接近尾声了,整个过程中气氛很令人舒坦,因为谭宁有着一股强大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这让我们本来极为紧张的心完全舒缓了,从而认真去聆听着他的故事。自始至终最大的感觉便是他的从容与淡然,使我们尤其感动的是,当他说到自己的成功时只是淡然描述“凡事都做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多付一些努力,别人肯定会看得到的”。他笑容中所表现的谦和夹杂着多么厚重的务实,一直诚诚恳恳,一直任劳任怨,以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然后又不断地收获自己的果实。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将之做到最好,做到极致。爱而探究,关注生活,他敏锐而独特的眼光让熟视无睹的事物折射出不一样的光芒。让我们感动的是他所谓“工作狂”的勤恳务实,是他走出传统框架进入全新的思考模式,是他说“自己不算成功,只是平台比较好”的谦虚!短暂的接触让我们明白了应该敬仰的不只是他的高度,还应是他的宽度,一种知识和努力扩展的宽度,一种阔达与享受的宽度。
作者:陈旭静 罗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