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潜心工作 终生学习——记重庆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秘校友
日期:2013-09-26
![]() |
【简介】李秘,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1983—1987年就读华南工学院自动化系船舶电气专业,1987—2004年在重庆长安设计研究院工作,担任院长;2004年创建重庆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现任该公司董事长。
坐在办公室接受访谈的李秘随和而亲切,看上去精力充沛,十分干练,朴实的面孔让人顿生信赖,坚定的目光透出刚毅果敢。他思维缜密、严谨,谈话言简意赅且寓意深远。他和我们忆往事,聊国学,说人生,说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他更像是一位年长的师兄,一位儒雅的学者,在茶香袅绕中与你细数那些生活的点点滴滴。
忆华工 点点情深
回想起在华园求学的那段经历,李秘脸上总是流露出一种犹如家般的暖意。当被问及对于华工的感情时,语气中总是蕴含着最纯朴的情感。
李秘于1983年考入华南工学院。华工当时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中外的思想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碰撞,人们的观念不断地快速更新,这些都是内地很多大学远不能及的。怀着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和拓宽知识面的想法,李秘来到了祖国的南方,来到了华园。平淡而充实的大学生活,对李秘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习惯都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对于他而言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去思考和学习,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很多东西都受用一生。
从进入华工开启人生重要的一页到如今叱咤商界,随着时光的流逝,可能很多人和事会被渐渐淡忘,但对母校的情感和眷恋他却始终如一。他甚至熟悉母校的一草一木,在细数母校的点点滴滴的过程中,他用笔在纸上细致地画出当时的校园布局,其间还不时询问我们母校的变化。
潜心工作 换来硕果累累
1987年,李秘从华工毕业后,先后在重庆长安设计研究院和重庆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
1998年出任设计院院长,2005年出任同乘董事长兼院长。 1998年,随着建设部对工程设计单位资质标准的要求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长安公司决定将长安设计院正式推向市场,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为了求生存、谋发展,李秘带领设计院以“转机制、练内功、抓管理、上水平”为目标开展工作,使长安设计院面貌焕然一新,业绩蒸蒸日上,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除了长安公司自身的项目外,设计市场开始向重庆、四川、江西、山西、上海、河北以及海外辐射,设计院的设计工作取得了质的飞跃和突破。在工程设计项目中,曾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04年底,根据国家建设部、发改委以及长安公司关于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的要求,长安设计院进行改制,由全体原长安设计院员工共同出资购股,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企业,即重庆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由李秘担任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业务取得了飞速发展。而面对这些成绩,李秘始终以一种很谦逊的态度,不断地学习、总结和思考。在他的身上展现着华工人代代传承的务实、勤奋、踏实、谦逊的精神。
对于工作,李秘坚信细微见精神,细节定成败。为此他讲述了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情: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停水,很多水龙头被拧开后没有及时关上,当水来了以后就会四处漫溢,他看见了就会赶紧关闭水龙头,把地面清理干净,这本是自然反应,令他意外的是这个普通的行为无意被领导看见并表扬了他。他对此感触颇深,使他更加坚定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的工作信念,并以此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工作责任感。
国学治业 创自己的特色
回顾李秘及其所带领的团队所取得的业绩和发展,他的成功与他的学习习惯密不可分。
他坚定地支持和推崇终身学习,从华工毕业至今从未间断。2002年他获取南京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到华商书院学习国学;2009年在长江商学院攻读EMBA。他深信: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交谈中,他多次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偏爱国学和哲学,对佛学也颇有研究。他欣赏《论语》的精妙,赞赏《墨子》的精髓,认为博弈论对构建和谐现代企业文化有着重大的启示,他说国学的博大精深不是一次就能看懂想透的,只有用心慢慢地悟,细细地品才能从中获益。他不仅自己酷爱学习,同样注重公司员工的学习,言传身教地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习。在他的公司,员工人手一本《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谨而信,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论语》中的名句一直伴随李秘左右,并且以此教导每一个员工如何做人处事。他不仅推崇学习,而且非常注重学以致用,他强调“用”是更深层次的、更难掌握的。他擅长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之中,用国学治理企业,不能不说是一大特色。公司名字“同乘”二字也是由他构想的,“同”是指方向性,企业的志向和价值观要相同。而“乘”有多层寓意:古代兵车,设计院较多业务与汽车相关;品质与服务要做到上乘;企业未来的发展要从加法做到乘法;采用佛教中的大乘和小乘,秉承佛教中的乐善好施。
李秘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首先会做人,只有厚道做人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合作,不要过多地去计较和比较,计较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狭隘,比较则只会更让人迷失自己的目标;其次要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无论是对企业、公司员工还是社会;再次要拥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那份坚韧与执著;还要具备合作的精神,任何成功都需要团结与协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精诚合作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业绩。此外,优秀的企业家还应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善待员工和客户、具有独到的眼光、统筹全局的思想等。相比企业做大,他更注重的是做有益于企业和社会的事,作出自己的特点与特色,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思考的哲学
整个采访过程,李秘虽低调而内敛,却不难发现他乐于思考、善于感悟生活。他的理解是人生处处皆哲学,包括学习、工作甚至运动锻炼,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思考。他不崇拜任何人,却可以欣赏很多人,“人无完人,我会汲取别人的长处为己所用”。他坦言大学生更应该学会思考如何去学习和工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只学不用就是纸上谈兵,公司和社会需要的是实战型人才,做到术业有专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对工作应该从一而终,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上司喜欢频繁跳槽的员工,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要珍惜工作机会,努力踏实地做事,始终保持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还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
作者:吴舒菡 万博 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