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坚持走自己的路——访湛江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赖镰校友
日期:2013-09-26
![]() |
【简介】赖镰,男,汉族,1964年9月生,广东湛江人。1980年9月在华南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84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湛江港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任副总裁至今。
夕阳的余晖浅浅地映入办公室,天边的云霞绯红一片,沐浴在夕阳下的车水马龙如此温暖。站在18层的窗旁向远处眺望,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油然而生。赖镰,精明干练的企业实干家,与我们侃侃而谈他从昔日华工的青涩学子到今天湛江港的副总裁的点点滴滴。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在高中的时候,每个人都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而一味地读书。因为那个年代读大学实在是难于上青天啊!尤其是在农村,只要出了一名大学生,肯定是要敲锣打鼓通报全村的。”赖镰感慨万千。
1980年的高考结束后,尽管中大欢迎赖镰去报读,可他最终选择了华工。因为在当时,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大毕业生被分配去做中学老师,而赖镰的志向并不是当一名老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他的父母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工程师。当时年仅16岁的赖镰填报的第一专业是机械制造,“那个年代的学生接触面很窄很有限,因此我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没有概念,完全是一片空白”。
由于刚恢复高考不久,国家对于教育方面抓得比较紧。于是很多因为“文化大革命”而耽误了青春的人也去考大学,大学生的数量随之增多。无奈学校的宿舍设施跟不上这么多学生入学的要求,“所以在我入学的时候,可以看到我们50多个学生同住一间宿舍的壮观场面,但实际上那间宿舍是由一个很大的设计室改装而成的”。大学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所有学生的学习劲头都很足,都充满高昂的士气,都怀有振兴中华的信念。最重要的是当时女排精神风靡全国,学生们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抱负越发强烈。看着眼前神采飞扬的赖镰,我们似乎也穿行到那个艰苦的年代,看到了华工学子的雄心壮志,感受到了他们对人生、对祖国、对未来的信心。
赖镰由衷地赞叹,华工的老师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尽职尽责。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理论力学老师,虽然上了年纪,依然写得一手好字,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相当出色。而当谈到华工的学生时,赖镰豪气顿生:“很有拼搏精神,都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气度。”
弥足珍贵的回忆
压抑枯燥的高中生活让人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可是一旦考上了大学,整个身心随即得到释放,大家都很热情很踊跃地去参与各种活动。在华工,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着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交谊舞晚会经常举办,球类比赛不时举行……赖镰回忆说,那时候几乎没有人谈恋爱,“因为那是一个很古板的年代,人们的思想比较封建,认为谈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一旦有人知道,就会添油加醋地传播议论开来”。赖镰说当时的他是非常纯洁的,大学四年甚至没有和女生说过一句话。
“图书馆确实是一个好地方,那里有很多书可以看,看书的同时思考并做笔记。我希望我的接触面能够更广泛”。闲暇的时候除了会去图书馆,赖镰还会和同学相邀去逛 “走私街”,也就是现在热闹繁华的上下九,在那里有很多从香港走私过来的衣服鞋袜。另外,去一趟北京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挤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让人非常难受。那时候的天河一带放眼全是农田,还有不少肮脏的臭水坑。“而如今,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从学习成绩的角度来说,赖镰并不算是很拔尖的优等生。对于学习,他追求的不是分数,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从而学会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当时流行着一句顺口溜——考进大学,跨入天堂,拿张文凭,去吃皇粮。其中,皇粮就是国家所分配的工作。“因为是国家出钱让我们去读书的,不仅家里不用花一分钱,另外每个月还有20元的奖学金补贴。只是你们很难想象20元在当时是多么大的一笔数目”。
四年的华工生涯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赖镰把华工所学归结为主要的三点:第一,学到了专业知识。俗话说,你干这一行,就要有这一行的本领。对于每个人来说,专业知识都是基础之石,谋生之本。“关于这一点,我有特别深刻的体会。我是一名技术领导,所以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否则下属呈交上来的报告连看都看不懂,还怎么谈得上审批呢?”第二,拓展了知识面。大学的图书馆实际上是个知识集中的地方。在里面,书籍报纸各方面的材料几乎应有尽有。接触渠道多了,视野自然也开阔了。第三,培养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有很多丰富的课外活动,同学之间经常三五成群地结伴赏植物园,爬白云山……慢慢地营造出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培养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有时候参与安排班级活动,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
从基层做起,忌好高骛远
1984年,赖镰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湛江港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刚开始是从基层——车间班组里的技术员做起,可他却从不嫌弃那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工作。他深知,年轻人要成长,就必须得沉下去,跟实际工作相结合,绝不能好高骛远。“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对基层敬而远之,一进我们集团就马上想坐办公室,这样很不好。”赖镰叹道。“我主张年轻人下基层,特别是工科更离不开基层。”因为只有在基层,才能积累到丰富的工作经验;只有在基层,才能了解第一线工人的工作情况,才能了解基层群众的思想需求。赖镰一直脚踏实地地工作,从技术员到班长,从车间调度到副科长,从科长到基层副总,从局长助理到到现在的副总,他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
人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湛江“9898”特大走私案的经历可谓赖镰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之一。那段时间,整个湛江市都是乌云密布的状况,包括湛江港的领导。当时作为一名正科长的赖镰受到排挤,心情压抑。然而执著的他并没有选择离开到其他地方去另起炉灶,他觉得自己适合在这里发展。于是他勉励自己:“我还年轻,我的人生路还有很长,我没有必要跟他们较劲,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最终,赖镰的坚忍为他拨开了阴霾,为他撑出了晴空,“9898”事件终成历史。“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最大经验是,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要浮躁,一定要沉得住,坚定自己,相信自己。”
目前,身为副总裁的赖镰主管技术方面的工作,包括技术管理、设备以及码头设施等凡是与技术有关的工作都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其中,赖镰最引以为豪的是主持建设了湛江港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工程,该项工程于2005年竣工,现在已经发展成25万吨级,是湛江港发挥最大效益的码头,在华南地区称得上是技术含量最高、装备最为先进的工程,提高了湛江港的综合实力,为湛江港集团创造了很多效益。我们了解到,一套完整的设备系统,从前到后,足足有几公里长。“虽然一下子需要协调这么大的工程很考验人,但是整个工程管理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2005年6月正式投产后,第一年达到设计水平,第二年超过设计水平。”谈到自己的工作,赖镰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言语中散发出自信的气息。
赖镰评价个人的成功主要来自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可是一旦你成功了,就要把一半的功劳归于机遇”,机遇从来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如果平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与机遇擦肩而过,也许以后再努力亦无济于事了。所以要不断学习,要有所准备,学会等待机遇。而当机遇出现时,更要懂得把握。
兴趣广泛的业余书法家
工作上的赖镰严肃认真,生活中的他却积极活跃。他有众多的业余爱好,“在华工的时候,我的才华可以说是男生里面最厉害的。即使工作这么多年了,我依然热衷于我的爱好。我喜欢唱歌,在基层时获得过我们集团歌唱比赛的一等奖呢。我也经常运动,作为娱乐的同时也是一种身体锻炼,比如游泳、打乒乓球等。”其中最值得骄傲的是他的书法。
赖镰很小开始写书法,没有机会得到名师的指点,完全是凭个人兴趣坚持下来。“经常写书法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大学四年,女同学没有记住他,反而记住了他的书法作品。在毕业的同学录上,有个同学甚至留言“我对你的印象只有你的书法”。直到现在,赖镰对书法的热情仍未褪减半分,而且还成为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的一员,并参加各种书法比赛,分别在全省职工书画摄影活动和广东省新人新作书法展中获奖。说着,赖镰还为我们展示了他的获奖作品。苍劲的笔画、磅礴的气势让我们感叹不已。“通过业余爱好,不但可以充实生活,提高气质,还可以让人扩宽交际面,认识到更多的好朋友”。然而,赖镰却不会打扑克,也不会打麻将。自嘲是班里另类的他说:“以前学校搞活动,坐火车外出旅游时,同学们都在玩斗地主,只有我在安静地看书。”
华工越来越漂亮了
“最近一次回到母校是在2004年,是我们毕业20周年的聚会。”那次的聚会让赖镰惊喜地发现,华工变化很大,总体感觉漂亮了很多。接着,他还拿出几张珍贵的老照片跟我们聊起了百步梯、1号楼、图书馆……
愉快的采访将近尾声,赖镰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寄语在校的师弟师妹:首先,要有开阔的视野。“我们这一代人在年轻的时候,接触的知识很少,视野很窄。所以你们要尽可能掌握多一些外界信息,知道社会是怎样发展的”。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执著的精神,同时也需要灵活的态度。因此不能抓住过去不放,要跟着科学发展,要随着时代进步。其次,要有求实的精神。不能“浮”,做工程师搞技术就得有科学求实的精神。不说虚话,只干实事。再次,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目标可以远大,因为有目标才能走得远,但是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千万不要一下子就想爬到最高,做到最大。做好最微不足道的工作,才能为以后做大事做好最重要、最充分的准备。
对于母校今后的发展,赖镰认为,学校的建设一定要跟科学、经济、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不能与之脱节。其中主要针对两方面,一个是科研,另一个是教学;科研方面,注重成果的开发。教学方面,重视对学生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作者:陈祺荣 陈荧 黄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