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真如碧——访湛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寒校友
日期:2013-09-30

 一腔热血真如碧

——访湛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寒校友

【人物名片】黄寒,男,汉族,1958年4月生,广东省湛江遂溪人,中共党员。1977年考入华南工学院化工机械系。毕业后就职于湛江劳动局安全生产监督科,1999年调任湛江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担任董事长。现担任湛江市副秘书长,协助分管工业、外贸、国企改革、国资管理、工商管理、市场物业管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通信、非公经济、电力、安全等工作。
情系华园  一生是华工人
 
   “邓公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恢复高考。”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一下子搅动了整个中国,像火一样在高粱地、橡胶林、稻田、军营和车间里蔓延,带给无数在文化的黑暗里挣扎的青年,尤其是身在农村的青年们一个巨大的希望。黄寒师兄,当年一个怀揣着工程师梦想的青年,走村串户借来了老三届的课本复习,1977年10月份走上了考场,黄寒师兄凭借扎实的功底考上了重点大学,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整个县城都沸腾起来了。学校的选择也很重要,那个年代的人要做工程师,搞设计,才有出息。而华南理工大学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藏龙卧虎,英杰辈出,以工见长,名扬全国,是工程师和建筑师的摇篮。于是,师兄毅然选择了华南理工大学,师兄说虽然离开华工28年了,提起华工还是很亲切,特别是原华工党委书记刘树道每年亲临湛江校友会与他们欢聚一堂,大家畅谈华工的未来规划,出谋献策。那个年代,华南理工大学拥有4个一级教授,师兄特别提到了土木建筑工程专家罗明燏教授,他对土木、航空、造船、机械等工程都具有很丰富的实际经验,尤其对土木工程造诣很深,而且有丰富的办学与教学经验,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治学严谨,一贯主张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在这样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里学习,如鱼得水,为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物要利而先工其器”,黄寒师兄从事国企改革的工作,有一种不断提升自己的自然需求。师兄孜孜不倦地学习,一切有利于他们制胜的先进的理论、观念、经验、技巧,都在他的必学之列,于是他选择回华工读MBA课程,把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并在工作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反思,在压力中不断前进。
    当黄寒师兄提到华工开展“关注中国返乡农民工”为主题的社会调研受到温家宝总理的签字和高度肯定时,脸上展出了自豪而舒心的笑容。
驰骋政坛  一世为湛江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黄寒师兄出色地完成大学学业后,就主动要求回到美丽的蓝色港湾、挚爱的家乡——湛江,在湛江劳动局的安全生产监管科从事安全技术工作。师兄兢兢业业地在这片土地上挥洒青春,激扬热血,很快就升职为副科长。当外出交流时,别人都惊叹有这么年轻的科长。在这期间,师兄坚信活到老、学到老的准则,努力学习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知识,并喜欢阅读经济类的书籍,为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8年师兄就已经被授予安全工程师。在这个岗位工作时,师兄还保持与母校老师的联系,觉得化学工程方面和安全专业关系密切,还主动提议在母校办起了安全工程专业。这个想法得到认同后,师兄和系主任找到劳动安全处处长,系主任和省安全厅达成了共识,培养了一大批国家需要的人才。湛江安全人员的培训课师兄都亲自授课。
    1999年,黄寒师兄凭借出色的表现,被调往湛江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担任总经理、董事长,主要从事国企改革工作。曾几何时,湛江的半球家电和三星汽车名噪一时,湛江亦被称为中国华南地区最有发展前途的港口城市,为什么会经济全面“陆沉”?拥有15亿资产、曾一度占领中国家电市场半壁江山的半球集团,现在只能靠出租品牌和厂房苦苦度日;三星则因为70亿元负资产而成了目前湛江经济最沉重的包袱。对此,师兄痛心疾首,但他并没有逃避问题,而是认真地分析根源。他说,湛江经济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企改革第一届没做好,没有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第一轮改制成功上市。没有包装上市的企业也采取合作、出卖等形式处理。因为只有企业的产权明确,责任分清,权力才能落实,而国有企业的体制因不完善,陷入了一潭死水的困境。黄寒师兄果断地作出决定:公司现在经营的190家国有企业中,除了40家公共服务性质的企业外,其余的工商企业都将以股份制、合作、出卖、出租等形式推入市场,国有资产则将全线收缩。他曾经对民营企业老板说:“只要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维护国有资本的安全,什么方式有效就采取什么方式,什么方法可行就采取什么方法。”
    黄寒师兄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出色表现,得到市领导的认可和市民的一致好评。后来他调任湛江市副秘书长,协助分管工业、内贸、国企改革、国资管理、工商管理、市场物业管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通信、非公经济、电力、安全等工作,坚持“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市以港兴,港以市活,相得益彰”的发展思路。在职期间,黄寒师兄牵线举办了2007湛江电信IDC业务推广交流会,推动湛江电信与联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破冰。而且他时刻强调“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随着宝钢钢铁厂的落户,黄寒师兄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湛江建一个高尔夫球场,完善湛江投资的硬环境。
厚重寄语  一意为新一代
 
    作为一位亦师亦友的校友,黄师兄很关心风华正茂、正在校园或刚走出校园的师弟师妹,恳切地给了三点建议:
(1)建议我们暑假回到农村接触生活、接触农民。中国是农业大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只有深切了解中国农民怎样,中国农村怎样,才能更深刻地考虑到中国的发展。“三农”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仍是主要问题,要时刻谨记我们是农民的孩子,要明白创造价值的人的艰辛。
(2)想方设法拓宽知识面。将来出来工作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考公务员,都要博览群书,涉猎各行各业,这样看问题思维也开阔了,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例如一个产品的设计不仅实用性要强,而且要考虑到美观性。作为杰出的设计人员,审美感也是不可或缺的。
(3)公务员一定要下基层工作。因为不下基层就不了解企业,不了解创造价值的艰辛。例如四川的公务员,要派到企业搞市场,做营销挂职两年,就很符合中国的实际。没有接触社会的人,很难了解老百姓,很难了解企业,不知道整个社会运作的情况。只有知道企业创造一分钱多难,才能更竭尽所能为企业做事情。
    黄寒校友的肺腑之语,触动我们心中的那根弦。我们有共同的根,我们有相连的血脉,是黄师兄这样的人,让我们明白华工的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深刻内涵。
作者:郑诗洁 姜欢倩 陶韵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