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源清流清 心正事正——访原云浮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江志英校友
日期:2013-09-30
源清流清 心正事正
——访原云浮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江志英校友
【人物名片】江志英,男,广东罗定人,汉族,1952年1月生,工程师,中共党员。1970年9月至1989年11月,在云浮罗定市电力局工作,先后任副局长、局长,期间于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华南工学院电力自动化专业学习;1989年12月至1991年10月,在罗定县计划委员会工作,任主任;1991年11月至1994年7月,任罗定市罗城镇党委书记;1994年8月至1996年1月,任云浮市经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1996年2月至1998年2月,任云浮市政府副秘书长;1998年3月至2004年8月,任云浮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2004年8月,任云浮市科技局局长;2005年1月兼任云浮市科协主席;2007年任云浮市环境保护局局长。现任云浮市环境保护局调研员,兼任督察组组长。
与华工的不解之缘
江志英校友与华南理工大学的缘分可以追溯到“文革”中后期,在他看来,这是他与华工缘分的开端。1966年,“文革”串联后期,他从北京赶回广东时就在华工落脚,住了20天。这是他与华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20世纪80年代,省内组织的电力培训,他再次来到华工学习。没有想到与华工的第二次亲密接触仅仅是他与华工相知相惜的开始。1984年,已过而立之年的江志英校友通过全国成人考试,进入华工电力自动化专业脱产学习,开始名副其实的华工人生活。
回忆起在华工两年的时光,江志英校友最大的印象是学习上的刻苦。成长于“文革”时期的江志英校友,幼年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当时课本的简化,没有经历过系统知识学习,以致在华工学习期间压力很大,因此他加倍努力,以现在年轻人少有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刻苦学习,熬夜学习则更是家常便饭。正如江志英校友所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难以立足啊!所以当时就想好好学点本领,来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难一点,苦一点,在所难免!能够坚持下来,才是最珍贵的!”
正因为在校期间的努力学习,江志英校友得到了很多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专业知识的增加,在到华工学习之前只知道干,不知道其中道理何在。在华工学习了之后,理论认识的增加让他对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地钻研改进的方法。在这第一个收获基础上,江志英校友戏称自己就得到了第二个收获,正是因为在华工学到了过硬的知识,才让他在重新回到岗位后能利用所学,提高工作效率。出色的工作表现使他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收获!第三个收获就是深受华工学习氛围的影响。华工一直有着脚踏实地、深入钻研、严谨思维的校风。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江志英校友在以后的岁月中,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与学习,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
在校期间,除了努力学习,江志英校友还热心各种课外活动,是个活跃的积极分子。说到这里,江志英校友不禁问我们:“现在华工周末还放电影吗?”原来,他一直很怀念当初在校园里看露天电影的时光。他笑说:“我很爱看电影的,每场都去,没有好看的我还会到邻近的华农去看,华师我以前也去过的。”
不仅自己的课余生活充实,当时担任副班长的江志英校友了解同学们在学习上紧张,于是费尽心思地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同学参观黄埔军校、革命纪念地等。回忆起当初同学间的珍贵感情,江志英校友依然很感慨。虽说毕业至今二十余年,但是老同学之间联系却一点都不稀疏,时常来往,感情也没有淡薄,毕业后还组织过几次同学聚会,同学们还一起旅游过。
毕业之后,江志英校友还一直致力于校友会的工作。从1992年至今,他一直担任华工罗定校友会会长。整整十七年,在发展校友会工作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成绩。他促成华南理工大学与云浮市人民政府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使得华南理工大学云浮研究院于2005年11月10日正式成立。华工云浮研究院成立后,充分利用华南理工大学的技术优势,结合云浮产业经济的特点,通过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和服务、学历教育、科技培训等业务,促进华工科技成果在云浮的转化。同时更好地发挥华工毕业生的作用,对云浮地区华工毕业生做一次全面登记,以便互相联系,加强合作,共同发挥华工人的优势。
三十余载攀登路
1986年,完成华工的专业学习之后,江志英校友重新回到了水电部门工作。谈起自己最熟悉的电力行业,他显得格外有兴致。在罗定水电管理总站的日子里,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认真实干的精神,他推进罗定的地方联网系统建设,利用技术上的革新解决地方电力系统一些技术问题,同时积极加快电脑调度网络的铺设,促进农村电网的改造,这对20世纪80年代的罗定可以说是极具远景的决策。他在罗定工作的几年里,云浮的电力改造工作在省内是排得上号的。
“干什么工作都要很快进入角色。”1991年江志英调往罗定市罗城镇任镇党委书记,此时恰逢邓小平南行,经济发展成为全镇工作不可忽视的重点,在任党委书记期间,江志英一如既往地严谨工作。在任的几年里,江志英为罗城经济发展引进外资,引进大的开发项目,如罗城纺织厂等,在重点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罗定城区的改造,包括城市绿化、街道规划、环境卫生等方面。可以说江志英校友在任罗定镇党委书记期间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1994年江志英担任云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负责企业的改革重组及国有企业改革工作。1996年2月后,江志英改任为云浮市政府副秘书长,主管云浮的外经联络工作,同时处理云浮建设的一些遗留问题和相关部门的财务问题。
“我的工作就是当好机关部门的管家”!1998年2月,江志英校友调任云浮市委副秘书长、云浮市委办公室主任,谈到这里,他笑着说就是要当好机关部门的管家,市委重大的会议策划,重要的活动安排,接待重要的领导视察,在云浮期间的安全保卫、吃住都得周密细致。他回忆刚刚到任市委办公室主任不久,省委副书记前往云浮考察,安排接待方案时,注明领导到达时间是八点,工作细致的江志英打电话确认第二天早上接待事项时,却发现实际到达时间是当天晚上的八点。这些工作都很简单,但是如果处理得不好,就很容易因为小疏忽导致大失误,这件事情对江志英影响很大,使得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细致。说到这里,江志英依然谦虚的笑笑说:“在工作中,我是没有出什么差错,但也谈不上成就。”
2004年江志英校友出任云浮市科技局局长兼任云浮市科协主席。回忆起在科技局的经历,江志英觉得与专业技术和科技人员打交道多了,自己工作起来觉得特别的开心。培育创新载体、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科技园,云浮科技行业的不断发展让江志英倍感欣慰。
2007年2月,江志英校友担任云浮市环保局局长,环保局的工作不好做,在群众方面,要让他们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云浮以大理石加工为主要产业,加工厂较为密集,排污严重,粉尘多到手在桌上划一下就有灰尘痕迹,水污染也十分严重。针对云浮地区的独有特点,江志英上任后借用新技术改造监控设施,构建在线监控中心,使得环保部门可以随时监测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时建立起环保局网络,使得云浮环保信息能同外界获得流畅的互动。
回顾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江志英校友说:“我在这么多的岗位上工作过,成败得失,有感于心。第一个感触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与同事、亲戚、上下级等的关系是个大学问。一个人不是独立生存的,要学会关心他人、换位思考,特别是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第二点感触就是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学习相对一个人非常重要,而且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要想不落后于这个社会,那就要不间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就是因为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才在三十多岁时还去华工读书,继续深造。第三个感触就是要勤思、肯钻研,在生活中也好,在工作中也好,要不断提高处世应变的能力,适应新事物新岗位的能力。比如今天安排你去一个新的岗位,你不能说三个月后,单位的主要工作你还不清楚,这不是能力的问题,是用心的问题了。”
寄语后辈多努力
采访过程中,江志英校友不忘关心华工后辈。他对华工的师弟师妹有两条建议。这两条建议对在当前经济危机情势下就业压力大的大学生,尤为重要。
第一个建议是,要正确面对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每个人都有他的梦想,包括将来要走什么路,往什么方向发展,等等,但不是一走出校园、一走进社会就能一切如愿的。在学校里面要考虑的问题都比较少,主要是周围同学,而一到社会这个转变就比较大,需要自己去联系去沟通,一旦现实打击了你,一定要调节好心态,正视自己的位置,勇敢面对挫折,找到一个在当前更加合适的方向去继续前进,只要肯努力,梦想就不会远离。不要把一些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于社会,不要怨天尤人,要调整好心态。
第二个建议是,做什么事都要努力争取,不要放弃任何的机会。说到这一点,江志英校友回忆起自己女儿求职的经历: “我女儿学的是医学专业,当时就业的事情都是我与女儿一起商量,一起一个医院一个医院地跑,一家一家地递简历,她自己带着厚厚的简历,培养自己的胆量,可以说是跑遍了东莞、深圳的医院,一开始投了七八十份简历还没有回音,但是她没有放弃,继续坚持。最后深圳一家医院聘用了她。所以说人不要因为一两次碰壁就灰心!虽然这个时候受到挫折了,但是不代表就结束了。在这种时候更应该怀有信心,对社会现状和经济发展的就业形势做一个客观的把握,多渠道想办法,继续努力。千万不要灰心,要相信经济好起来的时候机会就来了,经过准备的战斗力才是最强的!”
最后,江志英校友语重心长地说:“华工后来人,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华工更创辉煌!”
江志英校友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副字,上面写着“心正则事正,源清则流清”,这正是江志英身居要职、时刻保持自己原则的真实写照。在他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他从事过多个岗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严谨务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无论是在电力局、科技局还是环保局,江志英校友从始至终严于律己,认真做事,为云浮市发展作出了他自己应作的贡献。
作者:陈旭静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