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社会 饮水思源——访茂名市烟草专卖局局长翁飞校友
日期:2013-09-30

 

感恩社会 饮水思源

——访茂名市烟草专卖局局长翁飞校友

【人物名片】翁飞,男,1981年考入华南工学院化工机械系轻工机械专业,现任茂名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党组书记,总经理。曾荣获2008茂名市劳动模范,茂名市2007—2008年度优秀政协委员,茂名市2008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他都是一副积极乐观、和蔼可亲、气定神闲、笑意盎然的样子,与他攀谈,会让人感到一种如沐春风的惬意和如痴如醉的感觉。
    恢复高考后,全国各地的考生都满怀激情参与到高考队伍中,争做建设国家的“天之骄子”。1981年,天资聪明的翁飞在全县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华南工学院化工机械系轻工机械专业,圆了他的大学梦。大学时代的他就表现出与一般同学的不同,拥有一个又一个光环。他曾任轻工机械81级首任班长,系学生会副主席,院(校)第十九届学生会副主席,第五届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委员,广东省青年联合委员会常委等职务。他一直活跃于学生工作一线,为同学们兢兢业业的服务。参加工作后的他更是充分发扬了他学生时代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在公司体制改革、服务社会、带动地方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钟情华工  缘结理工
    翁飞出生于茂名化州的一个小镇上,生活在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里。父亲是镇上一所县级重点小学的教导主任,母亲在镇上的供销社工作。父母的工作单位给当时的翁飞提供了便于看报纸的机会,提供了一个与外界知识、文化接触的窗口。当时全国上下关注“实现四个现代化”,尤其是工业现代化的热潮给翁飞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报纸上有关工业科技方面的知识,激发了他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并由此萌发了做一名出色的工程师的理想。每每看到报纸,他总能看到华南工学院在科技攻关、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新闻报道,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对华南工学院更为浓厚的向往之情。所以当年在化州县第一中学参加高考填报考志愿的时候,翁飞表现得非常执著——非华工不读,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都填了当时的华南工学院。这在当时同学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们并不是怀疑聪明的翁飞考不上华南工学院,而是好奇他为什么会对华工如此的痴迷。现今想来,翁飞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已经与华工结下了无法言明的情缘,而后几十年如一日,丝毫没有变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情像酒窖的美酒一样,酝酿得更加的浓厚。最难能可贵的是,翁飞常常在节假日时,在想念母校的时候,会带着家人来到母校走走,欣赏那美丽的东、西湖畔,感受那拂面的微风,重温一下读书时代的美好时光。翁飞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保持着每周两次以上上华工主页浏览的习惯。当他谈到母校发展时,表现出的那股熟悉和亲密劲儿,就仿佛感觉他是学校的教职工一样,对学校的发展是那么的关切和熟悉。同时他对学校校友总会主编的《华工人》刊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称这是承载华工人那一段段美好难忘的记忆、联络五湖四海校友的感情,逐步推进母校事业发展的一个可行、可信、可用的载体。在看到学校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时,翁飞非常高兴,对于学校近期良好的发展趋势表示赞许,对学校提出的“学术立校”更是赞不绝口。
华工轶事  刻骨铭心
    翁飞校友说:“华工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两点。第一是华工使我们天南地北的人能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练就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培养了为人处世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第二就是华工的‘勇于拼搏、务实求真’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这种精神是一个成功企业家、出色工程师必备的条件。
    当问及在华园求学时,什么事、什么人最让他难忘,他笑着说道,在华工的每一天都让他难以忘怀。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都让他刻骨铭心,一生难忘。他清楚地记得,他们代表81级化工机械系出征全校(非专业组)篮球比赛的每个细节,记得他们在拼搏后夺得冠军那种千金难求的喜悦。他清晰地记得比赛采取的是淘汰制,首场他们以10分赢了材料系;第二场在落后8分的情况下,最终转败为胜,以9分胜造船系;在碰到强队无线电系时,他们能根据对方参差不齐的现状,及时调整策略,以12分的绝对优势击败对方;而后的比赛,一场比一场险恶,在与数力系对抗中,以5分优势胜过对手。进入冠军决赛,是两大顶尖高手之间的对垒,最终他们以3分险胜化工二系而问鼎冠军。翁飞还笑称比赛如做人一样,必须团结、拼搏和具有娴熟的技巧。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正是由于他们团队成员敢跳、敢阻截、敢拼才获得一个又一个机会。做人做事又未尝不是通过努力拼搏争取机会、把握机会的过程呢?
    时任校学生会副主席的他,与中山大学团委书记、中山医学院学生会主席等精英一起参加1983年7月下旬的省青联常委会换届选举。在通过一番艰苦的筛选后,最终脱颖而出,与中山大学团委书记一起以高票当选为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这不仅是对他平时积极服务广大同学、不图回报的肯定,更是他作为青年学生干部的一种极富感染力和独特气质的表现。
    而当年华工老师对学生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教导至今还令他历历在目,每次回想起来,翁飞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提起母校的老师,翁飞都心存感激,当年学校团委的廖书记,系里主管学生工作的陈副书记,以及专业基础课的杨老师、邱老师等,都给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形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在谈到当时的课堂时,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邱老师的课,他讲课的方式、方法非常独特,深入浅出,效果很好,让学生们觉得上他的课就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如在冬日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般惬意。而当时母校的院长和副院长等资深学者、教授的严谨治学态度和积极人生态度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翁飞称他们是他的良师益友,是令其一生崇敬的偶像。
一入此行  一生此行
    翁飞校友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只有先对家庭有责任感,才会对朋友,进而对公司、对国家有责任感,才能成为一个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
    翁飞毕业后,就选择了烟草行业,一干就是24年,再也没有换过其他工作单位。一直以来,对于时事政治、国家政策十分了解的他,看到国家将会加大对轻工业的投入力度这一趋势,预示着烟草等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翁飞经过一番富有前瞻性、创造性、探索性和开拓性的思考,毅然选择了去广东烟草公司这家待遇相对较好,又可以大展拳脚、施展个人才能的大舞台。到了广东烟草专卖局以后,翁飞从政治部科员、宣教处副科长、科长、职业鉴定站专职副站长、科技教育处处长到茂名市担任茂名烟草局局长,他都保持了一个华工人务实求真的作风,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在不同的岗位默默的努力着。
    他常说,当年选择华南工学院,选择烟草行业是他人生中最大最正确的抉择。现在的他,对于烟草行业更是情有独钟,对烟草行业的各种问题研究分析可谓是“高度、维度、深度、厚度”四度合一,所谈及的问题都分析得精彩绝伦。在谈到人们对香烟的认识时,他强调要做到客观评价烟草这一特殊行业。他引经据典,提出香烟的原始魅力体现人际交流的魅力、个性与身份的象征三大功效,并认为烟草行业是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行业之一。
创业爱家  经营有道
    在谈到家庭时,翁飞校友露出了一脸的甜蜜,还谈起他与夫人浪漫的爱情故事。让人吃惊的是,每次出门在外,他都会将夫人和孩子的照片带在身上,想念他们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他说夫人、孩子、家庭永远是他最牵挂的对象,只有爱家人,才能去爱别人,爱国家。一个人即使再忙,即使再卓越,也时刻不能忘记对家的眷念与牵挂,这对于一个人是最基本的。
    如果对一个小家庭来说,他有一股淡淡的回归人性的责任感的话,那么对于公司,翁飞校友就有一种浓浓的超越常人的强烈事业责任感。2005年12月,他开始担任广东烟草茂名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凭着一股上进、务实的干劲,调整卷烟品牌结构,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实行公司的科学民主化管理,带领烟草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狠抓烟草经营管理、专卖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内部规范管理,使茂名烟草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新时期。在任三年来,全市烟草经济运行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经济效益屡创新高。2006年、2007年、2008年利税同比增幅分别为4070%,2772%,2741%,为国家与茂名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利税较2005年的314亿元增长了10361%,经济发展连年上新台阶。此外,在营造经营环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缴纳税金、促进公司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2007年,在完善烟草管理体制工作中,翁飞校友克服重重困难,破解改革中的各种艰难险阻,清晰界定人员关系,市、县金叶发展公司资产平稳顺利移交地方政府,较好的维护了地方政府实际利益,以自身行动推进了烟草行业与社会的和谐共建。
    翁飞非常赞赏母校审时度势,在华南地区高校中率先开展与《2008—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相应的对接工作,同时也看到《纲要》的颁布实施,势必将会带动粤东、粤西在未来十五年的跨越式发展,在拉动市场需求、振兴旅游业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他坦言将会紧跟政府的发展规划,学习母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带领茂名烟草公司重点发展区域市场,不断推动烟草及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他指出,一个公司要想发展,必须要有力挽狂澜的气魄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他非常欣赏南航在经济竞争中取得的成绩,并希望其他行业的国企能有南航的这股敢拼敢为的劲头及独占鳌头的风骨,冲出广东,跻身全国先进行列,为广东的新一轮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心存感恩  回馈社会
    谈到对母校的感情时,翁飞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他说未进华工,充满的是向往与憧憬之情;进了华工,承载的是满足与充实的快感;走出华工,怀着的是无比的自豪和无限的追忆。他在一些重要场合介绍自己的时候,总是会郑重强调自己是从华工出来的,洋溢着一种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他感谢母校为全国各地的英才们搭建了一个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华工学子可以取长补短,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更能提供学生们与全国各地的人打交道的情景,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为将来工作夯实基础。翁飞校友回忆说,华工有着较为浓郁的人文氛围、丰厚的历史底蕴,不仅是培养工程师、企业家的校园,更是成就事业理想的殿堂,在美丽的华园一样可以培养音乐家、政治家等大批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而学校总能很好地解决在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社会已经提出并将不断提出的许多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学校这种密切与社会对接的魄力、积极发展产学研模式的辐射力,在华南高校甚至全国高校中也都是首屈一指的。
    当谈到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哪方面因素的时候,翁飞校友说成就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自强、坚韧、智慧、拼搏和机遇。是母校华工孕育了他的智慧、培养了他自强、坚韧、拼搏的精神。华工精神永远是激励华工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谈到这里,他说到在当今这个相对浮躁的社会里,个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理想是永远不能丢失的。社会给了我们一个宽松的大环境,百姓给了我们一个利于发展的舆论大后方,作为国有企业就应该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尽其所能,加强社会责任意识,行善举,做善事,造福一方。前不久,在他的带领下,茂名市烟草局所有党员来到信宜市怀乡镇坡头村驻点村过党组织生活,进行扶贫帮困活动,得到当地百姓的好评。翁总说,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要用有限的行动不断回馈社会,发动广大群众,去帮助社会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有感恩意识的企业或是个人无论怎么强调回馈社会都不为过,都是理所当然的。
    在跟翁总的交流中,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位知识结构完善、见识广、口才好长者。多年的工作磨炼,凝练了他各种优秀的品质,也培养了他各种各样的爱好。古陶瓷收藏、鉴赏古董成了他的爱好,也成了他的一项知识储备和精通的业务。古陶瓷的研究需要大量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知识,而在这方面,理工背景出身的他,也非常重视人文社科类的学习,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他几乎无所不知。在谈到宋朝文化、古董特色时,翁总都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犹如一个鉴宝专家。
    最后当问及他对华工的师弟师妹们有什么寄语和期望时,翁飞很谦虚地说,学校领导在开学和毕业时的寄语和期望是千千万万的老华工人对青年后辈们最真诚的期望,他真心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继续保持华工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上,再现华工人的精神风貌。翁飞用他宝贵的人生经历告诉了千万华工学子在以后的奋斗历程中,该如何择业从业,足以看出翁飞校友心系华工、热爱华工的深厚情意,他脚踏实地的事业观、爱家顾家的家庭观、甘于奉献的社会责任观也正是华工精神在华工人身上最好的显现,在金融海啸的特殊大背景下,更值得大家去深思。远在茂名的他像全国各地的华工校友一样,非常关心学校的发展,他殷切的希望学校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动校内校外所有的华工人,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将学校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为广东新一轮科学发展作贡献,从而不断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把广大校友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学校的科学发展上来,继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早日实现国家一流大学共同奋进。
    翁飞,对于家庭,他是一个尽职尽责、慈爱和蔼的父亲;对于公司,他是一个敬业爱民、甘于奉献的老总;对于母校,他是一个感恩母校、心系母校的杰出校友;对于社会,他是一个积极回馈社会、饮水思源的时代先锋。他把青春活力献给了自己的事业,他把关爱留给了家庭和需要帮助的人,他把感恩之露灌溉了母校和社会,一路走来,务实求真、兢兢业业、追求卓越。“善待他人,感恩你我,服务社会”成了他人生的格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信条值得我们学习,这是华工精神的升华,值得我们所有华工人一如既往地传承下去。
作者:陈强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