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五年砺炼创业路 十年绘就丰收篇——访潮州市邮政局局长曾俊健校友
日期:2013-09-30
五年砺炼创业路 十年绘就丰收篇
——访潮州市邮政局局长曾俊健校友
【人物名片】曾俊健,男,1971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89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就读无线电技术专业,并取得该专业及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1993年毕业后入职广东省广州市电信局移动分局担任班长一职,带领下属积极搞科研,荣获广东省“青年突击队”的称号。1997年至2000年就读华南理工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3年,参加广东省考试中心报考缴费系统开发,该系统在2003年广东省科技奖励大会获三等奖。2005年入职广东省潮州市邮政局,担任高级工程师、局长职务至今。2006年获得“广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表彰。现在华南理工大学修读博士学位。
我们采访曾俊健校友的经历称得上是一波三折。一开始潮州校友会帮我们安排了一个合适的采访时间,后来,我们接到通知,在已经约定的采访日期的前一天,曾俊健校友将要亲自为潮州市邮政局新入职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他邀请我们一同前去。这个消息让我们兴奋不已,同时加紧了采访的准备工作以应对采访日期的提前。可是,就在约好的当天,我们却接到消息,曾俊健校友临时有事需要处理,采访得改期。我们虽有点惋惜,想迫不及待马上采访,但也明白,曾俊健校友作为潮州市邮政局的“一把手”,每天要亲自处理的事务很多。同时,我们也充满好奇:既然曾俊健校友这么忙,为什么新入职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岗前培训他还要亲力亲为呢?就在次日下午,我们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很幸运,在我们还没毕业时就有机会聆听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入职培训,这次培训让我们热血沸腾,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曾俊健校友如此亲力亲为的用心良苦。在培训结束后的采访中,曾俊健校友将其人生经历与生活感悟娓娓道来,每字每句无不流露出对华工师弟师妹的深切关怀与真诚寄望。我们不但一睹了优秀华工人的风采,还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宝贵的华工精神在代代华工学子中传递!
求学路上:最感谢的是老师
1989年,曾俊健从广州市执信中学考入华南理工大学,选择了无线电技术专业——当时华工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并进入联合班学习。曾俊健在联合班的学习非常辛苦,既有来自课程的压力,也有来自周围同学的压力。他说道:“那时候学习真的很苦,最多一周高达42个学时,每一天都排满了课,而且当时我还是无线电系的学生干部。我的舍友都是以优异成绩考进来的,我们之间互相竞争也互相鼓励。”在如此大的学习压力下,曾俊健不仅完成了无线电技术的学习任务,还于大三修读第二专业——工业管理工程,并且顺利地通过两个专业的最终考核,成为当时华工少数在大学四年内修完双专业的学生之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四年的大学生涯,正是曾俊健磨炼意志、打造自身素质的过程。
谈到自己大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曾俊健反复强调最感谢的是他的老师。“我在华工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师,我要感谢我们联合班班主任张亚斌老师和授课老师,是他们给予我系统的知识和训练;我要感谢工商管理学院的老师,是他们用一种宽容的心善待我,我才得以顺利修完工业管理工程。我大三开始才学习第二个专业,我必须用两年的时间读完四年的课程,修完所有的学分。因此当时在管理学院,88级、89级、90级、91级的课我都选,以致很多课程都有冲突。当时,按照学校的要求,缺课三分之一以上就不能参加考试,工商管理学院的老师因为我是第一个愿意去尝试读两个专业的学生,所以在这个原则之外给了我很多帮助;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系主任王定中老师,是他不断地鼓励我在求学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我还感谢华工的联合班制度,在联合班我认识了一群刻苦学习、互助互勉的同学。他们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不怕苦,现在我做什么都不觉得苦。所以,我感谢学校培养了我严谨治学的态度,感谢老师用他们的爱心培育着我们。我觉得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是老师焕发了我学习的积极性并给了我很多的鼓励,也是他们支持我把书念完。曾经有段时间我想过要放弃,因为真的太苦了,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最后我坚持下来了,真的很感谢他们。我还从我的本科导师李拨强老师、本科和硕士导师黄培伦老师以及博士导师陈春花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起学到的知识,我觉得这些更重要。”
这么多年过去了,曾俊健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直对关心、帮助过他的老师念念不忘。提到这些老师,他说得最多的词就是“感谢”。古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恩重如山,我们都要学会感恩,感谢老师把知识倾囊相授,感谢老师孜孜不倦的人生教诲,感谢老师用他们的品德和爱心照亮了我们人生的旅途。
求职路上:最重要的是激情
1993年,曾俊健从华工毕业,进入广州市电信局移动分局工作。在移动分局工作,曾俊健第一次担任班长,带领5名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从事技术工作。当时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刚刚起步,很多技术和方法都要靠自己摸索探究。曾俊健和他那一群志同道合又充满激情的伙伴们不畏艰辛和困难,自己尝试着开发系统,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曾俊健现在回忆起这些事情,依旧充满自豪地笑着说:“我们的付出有了收获,当时我们荣获了‘青年突击队’的称号。”在曾俊健回忆当时如何雄心壮志、齐心协力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待工作的那份激情。
1995年,曾俊健被公派到瑞典培训,他认为国外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态度是很清晰的,他深深地感受到西方的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所以,他由衷地建议我们大学生有机会要到国外看看,开阔我们的视野,学习别人的长处。曾俊健还提到他特别佩服香港人的敬业精神,在他与香港工程师合作的过程中,他常看到香港人白天认真干活,晚上还继续加班坚持把未完成的事情做完。他语重心长地对参加培训的新职工说:“拿一份工资,就要好好干,要对得起这份工作,要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有敬业精神的人。”
2005年,曾俊健由于工作需要,来到潮州市,任潮州市邮政局局长一职。在此之前,他从没有到过潮州。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周围一张张陌生的脸孔,面对工作中部分同事因文化差异对其工作理念和方法的不理解和质疑声,曾俊健没有退缩,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干,从不被认可到获得尊敬,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明白。在给新职工培训时,曾俊健强调了作为员工需对组织忠诚及服从,强调了员工必须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他说:“不要同组织谈条件,要记得你是组织中的一个成员。无论如何,当你身在一个组织时,要想方设法使自己所在的那个平台提升,只有当平台提升了,你个人也就提升了。在企业里面,我的个人取向是‘我不要明星,我只要明星团队’,我不要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我要一个英雄的团队。你再优秀也只是一个人的优秀,只有整个团队都优秀了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是一个一千人的企业,团队精神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你没有一种足够的协作精神,没有一种甘于与他人共事的精神,你就站不高,也走不远。”
曾俊健校友的一席话,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在学校里面,也许我们可以自己“单打独斗”埋头学习,可是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很多事情是需要大家一起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要有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了解到这个重要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给新职工培训的过程中,曾俊健的演讲抑扬顿挫,鼓舞人心。他说:“一个人一定要有激情,不要让你的激情给生活磨灭掉。”他告诉新职工,一定要保持工作的激情,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也正是因为他的激情,才使得他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如此精彩。来到潮州,他决心致力于潮州邮政的改革发展工作,“争取五年内把潮州邮政建设成为社会公认、员工为之自豪的优秀企业”,这是他为潮州邮政定下的企业愿景。
从曾俊健开始给新职工培训时的自我介绍到后来接受我们的采访,他都反复强调自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干部。他从不把自己当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也不喜欢别人用年轻有为等词语去夸奖他。他坦率地跟我们讲:“我对物欲追求不高,我能在现在这个岗位上,是因为我还有能力担任,所以我仍用心努力地工作。我一直没有放弃对人才的培养,西方哲学中讲到,施比受更幸福。我希望把我学会的东西都授予他人,我可以再去学习新的东西。等我有一天找到了合适的接班人,我就会离开这个岗位。”曾俊健是一个很了解自己、很清楚自己目标的人,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从不随波逐流。他告诫我们,人对物欲的追求不能无限,但是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可以无限。
人生路上:最珍贵的是“三乐”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曾俊健的体会是人要学会“三乐”:知足常乐、自找其乐、助人为乐。
从我们的采访交谈中,我们能感受到曾俊健是一个挺知足常乐的人,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满足温饱。对于金钱,他有自己的看法:“钱,放在家里是一堆废纸,放在银行是一个数字,只有拿出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才能实现钱本身的价值。”欲望是一个无底洞,只有懂得感恩,知道满足的人才能避免堕入深渊,知足者常乐。
在繁忙的工作中,曾俊健自有他的乐趣。他对新职工说:“一份你轻易就能完成的工作肯定不是适合你的工作,人要找到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才是属于你的岗位。”如果我们都停留于干自己擅长的工作,每天都重复着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东西,那我们永远都不会进步。只有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甚至逼迫自己去面对难题,最后即使只有一丁点的进步,对于自己都是莫大的鼓励,从中也会获得不少乐趣。曾俊健告诉我们:“快乐是自己找的,不是别人给的。”
“你帮别人,就会从别人的快乐中得到你的快乐。这是一种大悟。”曾俊健说起自己当初开始工作时,一切都得靠自己,遇到不懂的去问师傅,可是师傅只跟你讲怎么做,却不跟你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每次一遇到困难,都得去求助于师傅。其实,这是师傅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由于对此有切肤之痛,所以他从不吝啬将自己所学的东西教给别人,他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就如他亲自为新入职应届大学毕业生培训。其间他讲述了很多他的工作感悟以及人生体会,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一些经验能对这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有点帮助,更多地培养对企业有用的人才。
谈起对母校的祝福,曾俊健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希望母校越办越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如果母校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帮忙。”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师弟师妹们,曾俊健由衷地说:“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五年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它影响了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了你对问题的看法及思考。可以说,这五年决定了你以后选择的职业道路。以前一位老领导在我们邮政成立五周年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五年历练创业路,十年绘就丰收篇’,这句话对我非常有用,我在第一个五年完成了整个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希望师弟师妹们都能在职业生涯的前五年多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进步。”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未经历练,如何丰收?就让我们以此共勉,传承华工真魂魄,绘就人生丰收篇。
作者:林奕源 徐秋枫 谢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