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抬头看路 也要埋头走路——访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刘跃军校友
日期:2013-09-30

【简介】刘跃军,男,汉族,1970年11月生,1999 年 9月至 2002年 7月于华南理工大学工控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现任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中国包装总公司包装新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包装新材料与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已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先后荣获中国包装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第六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既要抬头看路,又要埋头走路,现在的学子们往往抬头张望,可是却忘记了认准方向,埋头走路。只有把抬头和埋头结合好了才能成功!”这句话在我们与刘跃军校友的交流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多年的学者、师长,刘跃军校友这样教育我们,如同一个和蔼老者,循循善诱。而刘跃军本人,亦是循着这个座右铭,勤勤恳恳地在教师这个岗位上诲人不倦,踏踏实实在科研这个领域里耕耘不息,故而得以获得今日的成就。
    回忆起当时的大学生活,刘跃军不断重复着一个词“感恩”。一提到以前的老师,刘跃军第一句话就是“当时老师们都对我特别好”,特别是当提到他的导师——当时的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瞿金平教授的时候更是充满了感激和敬佩。在刘跃军的印象中,瞿教授是一个无论对学术研究还是对学生学习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严师,而这种严格仿佛是发自瞿教授精神深处的,因为瞿教授对学生严格,对团队严格,对待自己更是严格,往往因为一个项目的研发需要在实验室中加班时,到了晚上十一点钟学生们都走了,瞿教授还在实验室中通宵达旦。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刘跃军说道,当时瞿教授对他们其实并没有很硬性的管制,但是在瞿金平教授门下学习的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很认真刻苦,当然,这一方面来自于瞿教授在学生项目研究进度缓慢或者质量不过关时的责备,但更重要的是瞿教授的人格魅力和自我约束产生的力量。刘跃军校友回想说,瞿教授是一个不怒自威的人,可以说是不苟言笑,因此在责备他们的时候也丝毫不留情面,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正是瞿教授这种严格的要求和认真的干劲,给了刘跃军最大的影响,这种律己律人的作风深深影响了刘跃军在学术和研究上的态度,对于学术成果一丝不苟的追求,在治学上严格律己的风格,都奠定了刘跃军获得今天这个成绩的基础。
    而就在刘跃军回忆这段故事的时候,我们已经发现了瞿教授在刘老师身上留下的深刻印记。每当说到一些刘老师自己也无法确认的事情的时候,便立刻亲自上网查证,得到确切事实才跟我们强调,而在我们采访过程中几次因为工作打断时,无论是签字还是写文件,他都仔仔细细,一笔一画,丝毫不因为在采访中而敷衍了事。
    说起当时的校园生活,虽然紧张严肃,但是也不乏一些有趣的小插曲。刘跃军说,记得当时刚到华工的时候,一群年轻人还玩心未泯,听闻学校里有周末舞会,于是约了几个好友,赶到西湖旁边的舞厅,结果进门一看,放眼望去全是老师,连一个学生都找不到,当时的刘跃军颇有些尴尬,于是只得老老实实回宿舍。但借此刘跃军也深深感觉到,华工学子们对于学习钻研是十分有热情和干劲的,好学风在全校传播着。大约也是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在以后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年轻的刘跃军也融入了这种刻苦钻研的潮流之中,经常和瞿教授在实验室中加班工作,有时候便错过了宿舍关门的时间,不得不叫醒值班门卫开门。渐渐地,年轻的刘跃军也习惯了三点一线的生活,习惯了匆匆忙忙吃几口饭又赶往实验室的日子,放弃了以前的各种课余娱乐生活。华工人一直秉承的务实创新的精神成为了刘跃军生命的一部分,这种精神被刘跃军一直继承着,一直做出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刘跃军说,当初之所以选择华南理工大学,其一是因为广东作为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多的机会,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另一方面,华工一直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企业相结合的精神,务实精神相当浓厚。“这在现在看来都是十分先进的一种思想”。刘跃军感慨道:“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如果不能把服务社会作为第一要务,那么它再发展也是没有价值的,华工在这个方面起步还是相当早的,做得也很好。”
    也正是这种务实精神在刘跃军身上留下的烙印为后来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打下了基础。在谈到事业的时候,刘跃军的表情突然凝重了起来,虽然现在湖南工业大学的包装工程已经是全国的领跑者了,但作为这一项目的带头人,刘跃军仍然显得抱负深远,对于这一项目的发展,对于湖南工业大学的发展,刘跃军眼中透露出了志存高远的气魄。但另一方面,对于现今的状况,刘跃军又表现出了一种非常的谦逊与平和,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过去的功劳与成就都只是贴在墙上的历史了,真正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是将来,只有未知的将来才能给我们无限的满足和进步。刘跃军也正是在践行着这个精神。中国包装总公司包装新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教育包装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带头人;先后荣获中国包装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第六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第六届株洲市青年科技奖和湖南省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等等荣誉与奖项都没有让刘跃军老师停止不前,相反,这些外界的赞扬只是让这位谦逊的学者更加努力地耕耘。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刘跃军一直关心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和前途,他说,自己的身份首先是一个教师,作为一个教师,把书教好是最本分的工作,因此即使现在刘跃军身兼各种职务,也没有放下本科教学的工作,甚至还年年都担任班主任。刘跃军说,他乐于当大学生的班主任,因为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才有机会与这些年轻人沟通,多和他们沟通,一方面是教学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当代大学生心态和思想的理解,自己的心态也能一直保持年轻和活力。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询问刘跃军在高校工作这么多年来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刘老师一时颇有感触,他说当代的大学生相对于他们那个年代,眼界开阔了不少,思想活跃了不少,各种创意与想法也层出不穷,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显得格外浮躁,总是在抬头张望,总是在找寻更好的机遇,而忘记了要踏踏实实走路。刘老师强调说,无论你是什么专业,无论你要走向哪个工作岗位,最需要锤炼的,还是自己的实力。只有自己的能力优秀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刘跃军说,就如同他学习的专业中的道理一样,就像打铁炼钢一样,要把自己反复敲打锤炼,才能成为刀刃上的好钢。因此刘老师对我们说,抬头看路自然是需要的,但是在抬头看路的时候,更要埋下头来,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作者:王櫻诺 周斯汝 陈冰洋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