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品打造熠熠生辉的建筑王国——访珠海市殷达建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魁校友
日期:2013-10-12

 

用人品打造熠熠生辉的建筑王国

——访珠海市殷达建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魁校友

人物名片】林魁,男,生于海南省儋县,祖籍广东省梅县,1982—1986年就读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本科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珠海市供水总公司,1994年自主创业,现任珠海市殷达建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去年到珠海采访的时候,就看到了朴实无华的林总,当时珠海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文活校友对他赞不绝口。今年终于有机会采访他,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采访,我们看到了林总朴实的外表下富有激情的心,更被他优秀的人品深深感染。如今,林总拥有在珠海业内享有一定盛誉的殷达建筑公司,还有下属多个领域子公司,可谓事业有成,但是他做人更成功,正是他出众的人品打造了他的建筑王国。
童年时代,良好的家庭教育奠定成长的基础 
    林总做人做事的成功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林总小的时候,父母在一家国营农场工作,特别是母亲,由于表现突出,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虽然那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父母却非常支持儿女读书。在林总姐弟五个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导他们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受父母的影响,林总姐弟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好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使林总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品学兼优。林总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生活比较清苦,在农作物收获季节,他们同当地的小孩放学后和节假日时要到田里拾遗,常有一些小孩子越界去捡拾公家的东西,但是他们姐弟从来“不越雷池一步”。虽然每次捡回家的东西都比其他孩子少,但是父母从来没有责怪过他们,正是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奠定了林总成长的基础。
大学时代,平静的外表下有一颗富有激情的心 
    林总说自己大学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循守规矩的“乖学生”。林总的成绩比较好,每门课都是80分以上,同时是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在学校的时候参加武术培训,练习自由搏击,就想着见义勇为,帮助弱者。由于经常锻炼,当时的林总身体十分强壮,加上他富有正义感,同学们就选他担任保卫委员。林总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时乐于助人,人缘极好,大家对他都有口皆碑。对于公益活动,林总总是积极响应,如义务献血,当时人们的观念不像现在这样开放,很多人认为身体的血液是不能流失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献血,而林总每次都自愿献血。回顾大学里平静的生活,林总说:“当时我还算是很腼腆的一个学生,所以很多同学不相信我会下海,还能拥有自己的企业。”
     在“乖”的外表之下,林总心里是有很多想法的,他有他自己的追求。林总说他常常思考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有创意,虽然他表面上很平静,但是心里富有激情。“我的性格是热血型的,比较富有幻想,富有激情,适应性很好,喜欢挑战,也能吃点苦。”
国企七年,任劳任怨勤恳工作 
    大学毕业以后,林总被分配到珠海市供水总公司。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把一腔热忱投入到每天的工作当中去。
    林总经常是加班加点做事情,常常做到忘了时间,因此有人觉得他很傻,在野外工地上个别人心里还有些抱怨。因为当时大家吃饭一起吃,如果有人没有到的话就要等一等,回家也要等到人齐了一起坐车回去。有一次林总听到一个员工在吃饭的时候说:“林魁,你好意思这么晚,害得我们不能按时回家。”当时林总很难过,觉得自己只是工作投入忘记了时间,没想到会连累人家。抱怨归抱怨,林总以他出色的工作、忠厚实在的做人风格赢得了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认可,很快在公司的几百名青年中脱颖而出,不仅担任了团干部,还连年获得各种嘉奖,在下海前连续多年当选为公司的“五大杰出青年”、“十大优秀青年”,并且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
毅然下海,蓄积的能量喷薄而出 
    在国企工作有保障,当时做得很好,领导也很器重。1993年底,林总正好遇上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个人创业机会,经慎重考虑,林总相信自己的能力,最终在1994年初毅然下海。当时遇到的困难就是在自己要组建队伍做老板时,没有什么经验,后来林总就慢慢摸索出规律。到了1999年底,殷达申请成为独立的公司。2000年1月正式挂牌。当时的林总恰逢赶上了好政策,那时候国家有关部门对建筑行业开始放开,对民营企业也有一定的扶持。行业的领导和主管部门对殷达也十分重视,而林总也觉得从那时起自己不是个体户了,而是一个企业。成立建筑公司后,林总说终于有了家的感觉,有了真正属于自己家的旗号。
    有了自己独立旗号的殷达仿佛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神采飞扬地大踏步前进。2000年7月,林总多年来蓄积的能量喷薄而出。当时正值国家启动国企改制,但大家普遍认为国企的效益不是很好,所以对收购国企都处于观望的状态。这时,一向低调的林总做出了一件在珠海引起不小震动的大事,通过竞价林总果断出手以34001万元收购了农业机械供应公司,成为珠海市第一家收购国企的私企老板。这是林总也是殷达公司生命能量的一次大爆发。林总说收购农业机械供应公司不是头脑发热的举动,他说这个国有公司有几十年的历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一定的品牌,而且这个行业和建筑还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尤其是这个农机公司拥有珠海最大的五金机电商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林总大刀阔斧地对这家公司进行了改造,在管理体制、工资分配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扩大五金机电商场的营业面积,加强社会服务,结果赢得了更广泛的客户支持,营业额也有很大的提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07年殷达获评珠海农业龙头企业,2008年殷达在斗门设立分公司,在当地农机供应市场占了大部分份额。
    殷达在2004年购买了斗门的一块工业用地,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现在以出租为主。2005年殷达和一家国企合作收购了斗门湖心路西侧一块拥有10万平方米工业用地、53万平方米建筑物的物业。接手后利用它的一部分临街空地建成了近3万平方米的“白藤湖水产品批发市场”,目前的规模和交易量已经在珠海当地稳居第一,在广东省位居第三位。这个批发市场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因为斗门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区,建起这样一个批发市场对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大帮助。水产批发市场不仅可以拓展产业链,丰富配套服务,帮助水产业发展,还成为周边地区如江门、中山等地的水产集散地,水产品可以由此批发到北方的很多地区。
独有的工作三境界 
    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最高境界。事业有成的林总也有他的三境界,那就是自尊、脸面、成就感。林总认为人要有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做人先要有自尊,要有尊严,第二个就是脸面,最后就是追求成就感。在林总看来,这三个词有着不同的层次和寓意。
   “先拿自尊来说,无论到哪里工作都要有个工作的样子,不但要胜任工作而且要做得好,让人家尊重你,肯定你,认可你,如果没有的话,那就连尊严都没有了,有时候甚至还会被人骂,那就是平庸的人,没用的人。我经常对我的员工讲,不要光谈什么很高的理想,你先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先胜任你的工作,只有称职人家才不会看不起你。自己做不好,还不努力不上进,同事、客户、领导肯定都不会欣赏你。我在国企的那几年,也没有做什么大官,但在领导眼里,在同事面前,我做到了自尊,有我的尊严。”林总的话掷地有声,虽然平实,但是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蕴含着最地道的做人的道理。
    第二个就是要活得有脸面。做企业的人赚钱不一定和人的能力成正比,还有很多因素包含在里面,包括机遇,林总认为遇到肯给他机会赚第一桶金的那个老板的认可和欣赏就是他的一个机遇。但机遇的得来和个人的努力、上进是分不开的。要活得有脸面,必须要努力。即使不做老板,在单位里面做一个普通的员工也要做到有脸面,让领导器重,让同事认可和尊重。做得好的人才能在公司里升职,才会提高自己的待遇,才会活得更有脸面。林总说他在企业里也经常宣讲,要回报养育我们的父母,要多挣点钱,让他们吃好一点、住好一点。当他们老的时候、生病的时候,我们要能带他们去看好点的医生,住更好的医院,能够得到更好的医护,让他们感受到养育儿女的成功;另外对家庭也是这样,包括小孩子的上学,包括改善家庭的居住条件等,也需要钱,这个钱哪里来?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肯定要靠个人的努力。要获取好的回报,肯定要靠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林总说,殷达公司里出身农民、文化层次也较低的人,有很多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了领导岗位,待遇也高过别人,这就是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了脸面。
    第三个就是要追求成就感。人要有追求成就感的心态。林总说:“我现在已经有一定的成就感了,但是还是要继续努力。现在我不仅是为我自己工作,还要为企业工作,为团队工作,还要对员工负责,给员工打工。”虽然是老总,但是林总每天基本上按时上班,为的就是把这个企业做得更好。“老板多做一点,整个企业就会经营得更好一点,企业的效益就会更好一点,员工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更高。”林总说,作为一个老板,在公司里一定要让员工信任你;在行业里,一定要有好声誉,能达到这一点也算是一种成就。“老板一定要为员工负责。我这里就有很多五年以上的老员工,老板做得好,他们才会愿意跟着干,所以一定要持续地追求成就感,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实,林总的三境界说到底都是要脚踏实地去努力,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不做归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样赢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林总介绍说,建筑行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性。其他行业人员、场所是基本上固定的,产品是流动的,唯独工程行业,是颠倒过来,产品即建筑物是固定的,人员、场所是流动的,加上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所以这个行业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坚定地走自主经营的道路,制度化运作,规范化管理,这是殷达最大的一个亮点。林总说:“这个行业一般都很难有人做好,这其实也是一种机会,别人都做不好,而你做好了,那你就有机会了。”经过殷达人的不懈努力,企业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走进殷达公司,公司以及员工的各类奖状随处可见。“百优民营企业”、“AAA信用企业”、“优秀施工企业”、“连续五年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优良样板工地”、“省建筑技能竞赛三等奖”以及企业与员工取得的各种奖状展示了殷达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下获得的成就。
    注重团队建设、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扬民主,让员工有家一般的归属感。殷达建立了员工关爱机制,成立了爱心基金会,用来帮助有特殊困难的职工;为了建立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公司每月都会召开内部沟通会;为了充分发扬民主,给广大员工畅所欲言的机会,公司每年年底都组织没有股东参加的各部门民主生活会,让员工直抒胸臆,针砭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公平公正的薪酬机制,每年都会针对每位员工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民主级别评定,以级别议定薪酬待遇,最大程度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公司专门成立了员工代表大会,通过全员选举产生的各位代表可以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制定,并可代表员工与股东进行协商谈判;公司注重学习,经常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林总说“打败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要赢在别人休息的时间。珠海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文活校友还告诉我们,每个星期林总都会组织员工锻炼身体,作为一个老板,这是非常难得的。林总本着对员工负责的态度来管理企业,他说他一直觉得员工很重要,如果他们没有归属感没有家的感觉,是很难做好事情的。有了归属感,好的员工才会留下来,团队才能稳定下来。
    林总饱含真情的一句话令所有在场的人都动容了,他说:“员工来到企业是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同,公司就要对他们负责,他们一定要在公司过得好。等到哪一天我进了医院出不来的时候,他们说我是个好老板就行了。” 林总的真性情在这时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
人品是质量之源
    正如一位著名的企业管理学者送给林总的一幅字所言:人品是质量之源。一直以来,与其说是林总过人的技术让他脱颖而出,不如说是他纯正的人品让他积蓄了赢的力量。
    林总是珠海市斗门区政协委员,珠海市建筑业协会副会长,珠海市民企商会副会长,同时还是华工珠海校友会的副会长。2004年校庆前,珠海校友会经过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将秘书处设在殷达建筑公司。在殷达公司门口看到经当年华工党委书记刘树道亲手揭幕的校友会牌匾,我们感受到了珠海校友对林总的信任。华工珠海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文活校友是林总公司的常客,他对林总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每每遇到母校来的领导和校友时总是那么说,珠海校友会的工作多亏了林总和他旗下的办公室人员,殷达不单出力也出钱,还要出点子。如果不是林总纯正的人品,他不可能得到老一辈华工人如此高的赞誉。

    如今,林总下海已过十五个年头,凭着信誉、业绩与实力,在竞争激烈、当前形势低迷的建筑业,林总的项目却源源不断。林总凭借的正是“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得到了周围人的尊敬与信任,使大家都愿意把项目交给林总。在这样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林总用自身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人品是质量之源”的道理。外表沉静、内心坚韧的林总一路走来,用华工人最朴实的优良作风走出了自己繁花似锦的康庄大道。 

作者:董兰兰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