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是我们知识的根——访原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伍启明校友
日期:2013-10-12
简介】伍启明,男,广东湛江人,1956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工程测量专业。曾任湛江科学技术咨询服务公司经理、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湛江教学中心主任。自1985年6月23日湛江校友会成立至今一直担任湛江校友会会长。
    访谈开头伍启明校友首先回忆了自己如何与华工结缘的。他说当时高中毕业生很少,全国招生也少,班上百分之四十多的同学能够上大学。伍启明校友非常喜欢工科,所以报考了华南工学院。
文体双全
    伍启明校友高中就读于广东省重点中学湛江一中,一直担任班干部,在华工读书期间,他也曾先后担任班长、团支委。生性好动的他既是湛江一中篮球代表队队员,也是排球代表队队员,同时也是田径代表队队员。在湛江市某次运动会上,伍启明校友和学校其他三位同学获得了男女混合400米接力赛的亚军。而这次接力赛完全可以拿冠军的,只是第三棒的那个女同学不幸摔了一跤,他不得不跑回几十米捡起接力棒后再向前冲,最后屈居第二。伍启明校友除了很喜欢体育运动外,对文艺方面也很感兴趣,比如唱歌、音乐指挥等他都很擅长。在湛江校友会20周年庆典晚会上,湛江校友会合唱团倾情演唱的《同一首歌》、《黄河大合唱》,就是由伍启明亲自担任指挥,他们的认真和激情赢得了在场嘉宾和校友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办好校友会是为学校增光
    在伍启明等校友的精心筹备下,湛江校友会响应学校号召,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筹备成立了。伍启明校友说起湛江校友会,就像在诉说自己的经历一样。他说,湛江校友会刚成立时只有500多人,现在发展到了快2000人。湛江校友会坚持每年开大会,当初也有好几个学校的湛江校友会纷纷成立,但到目前为止每年开年会的恐怕只有华工湛江校友会了。
    在总结要怎样管理好校友会时,伍启明校友说首先要很热心地去做,办好校友会也是为学校增光,为学校添荣誉。每次校友会活动,他都不辞辛苦,经常要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通知其他校友,正是因为伍启明校友的认真负责、热心积极、踏实能干,众校友一直推选他为湛江校友会会长。
伍启明校友多次强调,搞好校友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母校的大力支持。2005年在湛江校友会周年庆典晚会上,他很深情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母校是我们知识的根,是我们步入社会起飞的平台,我们为自己是一名华工人而自豪。”湛江的其他学校校友会负责人曾问过伍启明校友为什么华工湛江校友会办得这么好,他都说这主要是因为华工校领导、湛江市政府以及湛江校友会理事会的大力支持。伍启明校友认为,我们学校的领导最平易近人,最不摆领导架子。他说学校原党委书记庞正与刘树道年年光临湛江校友会,每年的聚会均超过十多次。
与母校合作,推动湛江经济发展
    伍启明校友说搞好校友会的宗旨之一是发挥母校的人才优势,引进母校先进技术,开展联合办学,促进合作,为湛江市的发展建设服务。早在1996年,湛江校友会就与母校合作开办了专科代培和成人大专培训班,当时办了七八个专业,有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工商管理等专业。2001年又与华工网络教育学院合作开办了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湛江教学中心,以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为主,主要包括高中起点专科、大专起点本科,通过远程(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完成学历和学位教育的教学工作,同时学校还先后在湛江举办了“企业管理”、“工业工程”、“软件工程”、“工民建工程”等硕士研究生班。
    湛江校友会通过与母校积极合作,开展联合办学,积极为湛江培养了各类人才,获得了湛江人民的广泛赞誉。除此之外,湛江校友会还积极为母校与湛江市牵线搭桥,促进双方合作发展。其中华工与湛江的糖厂的合作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时学校4位领导带领39位专家、教授赴湛江的糖厂进行科技交流,研制出了优质白砂糖,使湛江市第一次将1800多吨白砂糖出口到毛里求斯,最后为湛江市政府创外汇753万多美元,《湛江日报》对该事进行了整版的报道。华南理工大学这一科技开发项目的研制成功,获得国家科委科技奖三等奖。
严格要求自己已成为一种习惯
    说到这一生要感谢的人,伍启明校友笑着说:“那当然首先得感谢给予我生命的父母,同时我这一生还要特别感谢党、感谢华南理工大学老师的教导与培养。”早在1950年伍启明校友就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此后他一直以优秀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带头,力争为同学树立榜样。1965年他积极争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说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让他明白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不容易犯错。现在严格要求自己已成为伍启明校友的一种习惯。伍启明校友坚持每天散步,每天锻炼身体,他还说有时候早上起床运动后洗个冷水澡是非常舒服的。伍启明校友说平时一定要把身体搞好,人只有到年纪大的时候才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他建议华工学子一定要坚持做锻炼。
寄语: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在说到对师弟师妹们的寄语时,伍启明校友希望大家一定要自信,他相信华工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找到好工作。面对目前的金融海啸,伍启明校友建议师弟师妹可以抓住国家扩招研究生的好机会继续在学校深造,一方面避开这个经济低迷期,另一方面为将来的就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肖惠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