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路漫漫 带一把“钥匙”前行——访东莞市大东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帆校友
日期:2013-10-16
路漫漫 带一把“钥匙”前行 ——访东莞市大东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帆校友 |
【人物名片】叶帆,男,1971年6月18日出生,广东东莞人。199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材料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他从1999年开始在东莞投资经营品牌汽车4S店业务,相继创办了雷克萨斯、广汽丰田、广州本田、一汽丰田、北京现代、长安福特、南京菲亚特等汽车4S销售店,另外厦门雷克萨斯和北京一汽丰田的4S店也于2008年开业。2007年初,由叶帆控股投资的东莞市大东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下设相关的管理职能部门,将现有的业务整合,并以集团公司的形式进行经营。
“你们不介意我抽烟吧?我读大学的时候,每个月六十块钱的生活费,第一件事情是花八块钱买一包万宝路,回到宿舍后每个弟兄发一根,过两天没钱了,那就开始抽希尔顿,三块钱的,到了月底就抽椰树,五毛钱。”叶董的开场白让人觉得非常亲切。
此时,轻轻的音乐静静地回响在他的办公室,秋日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在地板上,他点燃了一支烟,和我们聊了起来。
最重要的是拿到“钥匙”
记者: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华工呢?您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叶董:广东最好的大学就是中大和华工,我是学理科的,当然要选华工。我的专业在当时是很一般的专业,但是我认为这不重要。
至于收获,我觉得是我拿到了我今后走上社会的“钥匙”。我们去学校读书,就相当于老师给了你一把钥匙。这个钥匙是万能的,怎样打开社会这道门是你的本事,有些人读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但是他拿的那个钥匙不一定有用,如果他不懂得怎样去用。你读一个重点和你读一个专科,原则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我们看到这社会上有很多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都比我们成功,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善于学习,他们每摔一个跟头,都会从中学到能够站起来的东西。而大学生最弱的也就在这里,大学生觉得自己读的书比别人多,当他在社会上摔了跟头之后,他往往不从自身找问题,总是说前面有条沟或者前面有块石头,让我摔了一个跟头,他不清楚是自己的眼睛没有看清道路,问题就在这里。我进华工很简单,就是利用这四年时间学习一些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专业的技能,当然老师给我了一把钥匙,我进入华工让我的文凭不一样,找工作会好找一点,这是最基本的动机,并没有说我一定要进华工的顶尖专业,不是的,进任何一个专业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而拿到“钥匙”才最重要。
没进过舞厅的文娱委员
记者:您现在是大东的领头人,您在大学时是不是一个活跃的人呢?是不是参加了学生会或是学生社团的一些工作呢?
叶董:我做过系学生会文娱部长,后来学校让我进入校学生会我没有去,我是四年没有进过一次舞厅的文娱部长。因为我个子矮,女孩子看不上。(叶董笑了笑,在烟灰缸里抖了抖烟灰)真的,真的没有一个女孩子看得上我。我长得不帅,这么小的个子,家里又没钱,我真的没进过一次舞厅。但是我觉得我能做文娱部长,靠的就是管理能力。说白了,人家以为做一个文娱部长原则上应该是高大威猛,很帅气的,会跳舞的,会唱歌的,而我都不会,但是我知道安排一台节目,整个流程是什么样子的,就是要把最合理的人放到最合适的位子上,这就是我觉得做管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当了文娱部长一年,因为我不是一个很活跃的人,平时的很多时间都是在看书,一年后我就不做了。我在那一年干得蛮出色的,有几台节目在学校都得了奖。
记者:看来您在学生时代就比较善于管理一个团队了。
叶董:本能吧,大部分的学生看问题,就像站在马路上看,看到的是人来人往,并不能看清方向,但是你爬到一栋楼的楼顶上,从天台上看,就能把整个方向看清楚,再下来走路的时候,你的方向感就会很强。做个管理者,是从高处看世界,这样才能够看到全局,思维角度就会和别人不一样。
用“钥匙”开启创业之门
记者:那您毕业之后,有没有像大部分的同学一样,投身到找工作的大潮之中,还是自己去创业呢?
叶董:我读书以及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根本就无法想到有一天我会管理一个有1000多名员工的集团,能创造一年几十个亿的营业额,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有句话叫“早知天下事,世上无穷人”,我毕业后很简单,那时候整个商业环境大家都看不清楚,大家心里也很茫然。我进了一个大的国营公司,从在办公室端茶倒水做起。整个公司大概60多个人,只有我一个大学生,干最底层的工作。当时的社会,做老板的很多都是高中生、初中生甚至是农民,但是我没有一点心理不平衡,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没有任何的本事,我只是比别人多读了两年书而已,没什么其他的。很多大学生刚从大学毕业出来都觉得,我读了这么多年书,我是硕士、博士,就应该坐在老总的位子上,那都是错的。当你的能力没有得到社会认可的时候,对不起,你的文凭没有任何意义,你就是要从底层开始做起。做了半年的办公室工作之后我就到集团下面的汽车公司做销售员,三个月就做到销售经理,半年后就当了总经理,过了两年,我觉得汽车销售是个机会,当时我对汽车市场和整个产业链有了一定的把握,学到了我要学的东西,于是拿着10万块钱出来创业。
记者:我看到您的简历,知道您是华工的工科毕业,等到毕业了做的是汽车销售工作,工科的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中的营销工作差别很大,您有没有觉得知识储备上的欠缺?您是怎样达到这两者之间的衔接的?
叶董:这其实没有什么难的。我刚刚提到,进入大学读书是老师给了你一把钥匙,并不是学外语的一定要去做翻译,学建筑的一定要去做设计师或者去做房地产,其实我的专业是个很好的专业,是水泥方向。这个行业中有很多“隐形”的富豪,前几年房地产是非常旺盛的,如果我有一家水泥厂的话,那早就赚了很多钱了,甚至比我做这个行业赚得还要多。但是我从小就喜欢汽车,你进任何一个行业之前都要问自己是不是热爱它,因为你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去做的,而是为了梦想。在你考虑做一份工作时,要考虑两点:第一,你是不是热爱这个行业;第二,你是不是觉得你能够“专”得下去,能够做好。
记者:您所谓的“做好”是指什么呢?
叶董:所谓的“做好”,并不一定是你成为一个大老板或是一个有钱人,而是你的工作会不会让自己觉得满意,哪怕我只是一个销售员,我要问自己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销售员。我做这个行业,是因为我喜欢,跟我的专业、文凭没有任何关系。我当初报华工的时候,我没有填报汽车专业,如果我报的是汽车专业,那我现在就会是一个汽车生产厂的厂长。其实人生真的是充满变数的。就像《阿甘正传》里说的,生活是一盒巧克力豆,你不打开的话永远都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你要是真的喜欢吃,那就要打开它,去品尝它。
“不断学习,认真做事”,铺就成功之路
记者:叶董,您的大东公司还在一步步地发展壮大,您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叶董:首先呢,现在说我成功还为时过早,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盖棺定论”,当一个人被写入历史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评价这个人成功与否。记者:那是什么促使您一步一步地迈向成功呢?叶董:我觉得在智力上,大家都完全平等,这世界上没有特别聪明也没有特别傻的人,我也没什么特别。我读书的时候,成绩很糟糕,差不多都是61分,我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八门功课有四门红灯,你想象不到,我就是61分万岁的那种人。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在大量地阅读,老师讲课的时候,我就在下面看,学习我喜欢、感兴趣的知识。这种做法我不认为对,也不认为错,但是我终究要说明的一点那就是人和人是平等的。说到成功,目前只能说我算是有一定的成绩,任何一个跟你说成功有捷径、有诀窍的人都是有点不切实际的。除了“不断学习,认真做事”,我找不出还有什么道路比这八个字更能够让人走向成功。
层级管理,越级申诉——与众不同的管理方式
记者:您管理这样一个1000多人的团队,您怎样和你的员工相处?怎样打造一个有着很强凝聚力的团队?
叶董:我很少管到员工,1000多人,哪怕我一天给每个人发一封电子邮件都不能够兼顾,我在管理上采取的是“层级管理,越级申诉”。我只管到总经理,总经理管他的二级经理,二级经理管主管,主管管员工,但是所有员工都可以越级申诉。这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但是员工的申诉可以直接到达我这里。
记者:这样会不会导致您和员工的交流比较少呢?
叶董:“层级管理,越级申诉”,和员工交流确实比较少,其实我认为董事长要和员工多交流是大部分企业家的误区。刚开始公司人比较少,只有100多个人,那时我就经常和员工聊天,后来发现,总经理管不住他,因为他会觉得老板都这样在乎我的意见,花这么多时间和我聊天,就不会很理睬总经理了。后来我和员工工作上的交流就比较少了,因为我认为那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的事情,我只负责把握员工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方向。总的来说,我认为:一、和员工交流太多,是不利于管理的;二、这是分工的需要。既然你用了一个总经理和二级经理,你就要知道和员工交流是他们的事情,作为老板不能取代他们的职能。越级申诉又可以让我作为考核经理和主管的参照,所以,我是很认同这种管理方式的。
记者:您觉得您的职能是什么?
叶董:我的职能除了前面说的保证员工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之外,虽然我不认为同每个员工交流是老板的职责,但是我要保证他们的福利,保证他们的工资水平,我要在大局上为他们负责。
“过冬理论”与“剩者为王”
记者:我想问一下,目前金融危机对您的公司有没有什么影响?
叶董:影响巨大。
记者:在汽车销售上有没有显现出来?
叶董:有显现。我们的营业额已经下降了40%。
记者:那您作为公司的领导,是怎样领导团队面对这种困难的呢?
叶董:我们在一年前就已经提出“过冬”了,这就是读书人和农民最大的区别,你们一定要记住,读书其实是非常有用的,有人说读书无用,因为他们看到很多老板只是小学生,但是他们没看到,1万个出来闯荡的农民可能只有一个成功,“一将成名万骨枯”,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了这一个人身上;而一万个读书人,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过得比那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农民好得多。但是很多人只看到很多大学生只是做了个白领,工资比不上那一个成功的农民,这样去对比,那是错的,这是其一;其二,在目前的情况下呢,读书就会看到知识的力量,看到你拿到的“钥匙”的力量,如果你善于学习,你的能力要比一个农民强得多。农民的成功更多的是本能,读书人的成功更多的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我们一年前就提出了“过冬理论”,因为我们看到了整个经济形势开始恶化,农民在这个时候,还是高歌猛进,而我们一年前就开始做内部控制,把成本控制好。我们也提出“剩者为王”,不是“胜利”的“胜”,而是“剩下”的“剩”,谁扛到最后,谁就是赢家。每一次的经济波动都是一个大洗牌的过程,谁能度过这种波动,谁就是下一个经济高潮的胜利者。这就是知识的胜利,读书让你在诱惑中分析,你不会盲目,不会过热。人生不是一场赌博,而是一场棋局。每一局都是新的,都要动脑筋。
记者:就是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叶董:没错。
作者:董兰兰 肖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