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求索不倦 贡献社会 ———访四川海顿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开林校友 |
华园四年影响最深是观念
邹开林是重庆人,他1977年高中毕业时,思想观念开放、经济发展比内地更快、还有精彩的电影的“花花世界”广东就吸引了他。他想去看“花花世界”,想去亲身体验开放的广东的大学的氛围。于是他填报了华工,并且进了化工系。他的大学时代,过得丰富多彩。兴趣广泛、喜欢学生工作和实践的他,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他组织过文艺演出,进过篮球队,还当过系里女子篮球队的教练。
正是因为一开始就是奔着广东开放的思想和先进的观念来的,在后来被问到在华工对自己以后影响最深的是什么时,邹开林深有感触的说到,“我觉得改变最大的是观念”。当时的华工总的环境是观念和思想都比较先进,从内地过来这边念书的他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华工的老师已经开始在赚钱了,而内地的老师对赚钱还没有概念。华园开放的环境、老师们超前的观念和意识在无形之中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无论是毕业后回到重庆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时,还是在做上市公司的企业老总和自己独立创业时,这种影响都一直延续着。
企业经营理念独到 目标在于世界
1982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邹开林被分配到重庆一家小型国有企业。在这个厂里,他干了14年。经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从一个工人,到副科长到正科长,再到销售科长,最后到厂长。1996年,成都成立了一个国家901项目工程,于是把工作优秀的他以调动加人才流动的方式挖到了当时的四川华塑公司。他在这里又做了8年,做到总经理、党委书记。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的积淀,他已经是门窗行业的专家,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理念。2005年,他开始自己创业,创办了四川海顿建材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成都市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显赫地带,主要经营的产品包括各种系列的UPVC塑钢门窗、彩色塑钢门窗、高档铝合金门窗、铝合金幕墙、铝包木门窗、铝包塑门窗、高档木门窗、内/外遮阳系统等。从德国引进先进的核心门窗产品制作技术和专业设备,坚持节能、健康、美观、耐用的节能化和健康化的生产标准。从成立到现在,一直秉承“人本至上,合而至尊”的价值观;秉承企业与生态自然环境的优化与保护并重的企业责任观,努力促进整个门窗行业的技术和节能健康化的发展;坚定致力于实现世界门窗的“三个代表”,即所有门窗的代表、优秀门窗的代表、未来门窗的代表的海顿门窗目标的企业理念;坚持打造集优质与美观于一身的门窗精品是公司品牌形象。
丰富的管理经验,加上出国留学的所见所闻所感,邹开林将自己多年积淀下来的经验和心得进行提升和总结,不断把所学与企业的现实结合起来,进行融会贯通。在企业管理中,他一直坚持现代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注重时效和科学性,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引进现代化的人才。他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注重企业整体的人才素质。多年来求索不断的他不仅自己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理念,还不惜巨资,高瞻远瞩,分批分次把公司各个层面的人才送往德、法、美国和瑞士等世界著名跨国企业中学习和培训。这样不仅开阔了企业职员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素质,还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方面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以儒治企,将人文理念的管理思路渗透至企业的管理之中,注重企业内部人文关怀一直是邹开林独特的管理思路。文化底蕴深厚、坚持儒商的原则、追求以才报国的他,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营造和建设,他专门进行企业文化的研究并不断地在企业经营中得以实践;他亲自主持了企业内刊枟海顿之声枠的编辑,担任刊物的编委会主任,枟海顿之声枠宣扬内部企业文化,刊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以及国外门窗行业的先进技术,还为职工提供了一个发挥的平台;他关注职工的发展,一直以来,提高职工的待遇和生活幸福指数是邹开林办企业的重要目标。
在邹开林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努力开拓,积极进取,经过大量的实践,海顿建材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产值由当初的3000万元到突破15000万元大关,承担并优质完成了西南地区100多个大型楼盘、铝合金、塑钢等门窗工程。2008年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门窗产品的订单接踵而来。这匹黑马快步奔腾,短短的几年,已成为西南门窗行业的代表,是西南最大的门窗制造企业,并荣获国家金属门窗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被指定为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型材门窗委员会的定点生产企业。虽然公司已经取得了这样骄人的成绩,在西南地区甚至全中国都名气斐然,邹开林仍然不满足。他谦虚地说自己的企业还发展得并不那么尽人意,还只是个小摊摊。他胸怀会当凌绝顶的抱负,雄心勃勃的要让企业登上世界门窗的顶峰,改变当前整个门窗行业只是小店经营、无法扩大规模的困境。
为提高自己不断求索
虽然在创办自己的企业以前,邹开林已经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企业管理的时候他也遇到了一些自己无法跨过去的门槛。首先是在国有企业工作的时候,整个体制不同,价值观念也与现在不同,所以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地运用在现在的企业管理上。而另外一个则是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的限制,上大学的时候,他学的是工科,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不是企业管理的科班出身。他感慨道,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却要来做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学科方面补补课,要求自己不仅仅是对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宏观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解,而是深入地去参透,并能够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于是,1998年,他进入四川大学读MBA,学习企业管理。他还出国留学,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不仅如此,他现在仍然在读四川电子科大的研究生。为了能够做好企业管理,他一直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随时给自己充电,为提高自己而不断求索。在学习的过程中,他还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不宜民,枉做儒;才须报国,诚作商”
现在的邹开林,不仅仅是四川海顿建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还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塑协型材门窗专委会副理事长、高级专家;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四川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成都市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协会副理事长。他觉得教学是自己的一种爱好,在做学者的过程当中也体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我最大的人生追求就是自己在做一个行业里的专家,在经营好一个企业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的同时,还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学问,有社会价值、对社会有贡献的学者,将三者兼顾融合。”崇尚“学不宜民,枉做儒;才须报国,诚作商”为至善追求的他这样说道。他也一直在实际行动中实践着自己的信念。在门窗行业里面打滚多年,对这个领域已经十分熟悉,他当之无愧是门窗行业的专家。虽然现在他经营的是门窗行业,也在企业中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个门窗行业的专家的能力。但他在专家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企业的董事长。因此他在做专家的同时,也是企业家。而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把自己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反思,提升出来,做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方面的深入研究,造福更多的企业。他说:“我给企业做培训,给大学生讲课、做讲座,这是我作为一个专家能做的。我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能对社会有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以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这是我作为一个学者能做的。而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促进企业的发展,把企业经营好,这是我作为一个企业家能做的。企业让我有了做专家的能力,也为我做学者搭建了一个平台。因为天天经营企业,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文化有了更深的接触,所以和只单纯地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做研究是完全不同的。”
创业不易,注重修炼
半路出家的邹开林,是在工作了22年后,才开始自己扬起风帆、进行自己的创业之航的。对于创业,他感慨道,创业并不简单,刚出校马上就创业是不那么容易做得到的。而所有人读了大学都可以创业,但不一定要当老板。他提到创业需要综合方面的能力,包括宏观战略素质、亲和力、影响力、打造文化繁荣的能力,还要求对政治近于精通。而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创业,要做老板才行。
他更强调真要做一个企业家,更要在人格修炼方面下工夫。一个人的人格修炼,是否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除此之外,把资源转变为财富的能力也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必经的修炼之道。
作者:秦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