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知恩感恩 柳定成荫 ——访中山市水务局局长郭建宏校友 |
【人物名片】郭建宏,男,1966 年1 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87 年7 月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水电建筑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中山市水务局(原水利局)工作。现任中山市水务局局长兼中山市足协副会长。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从前,黄帝喜欢到昆仑山游玩。一次,在他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把那最珍爱的宝珠丢落在赤水近旁。黄帝心急,即命天神“知”寻觅珠子。“知”找了一遍,全无踪影。黄帝又派天神“离朱”寻找, “离朱”虽有三头六目,却无所得。黄帝又派天神“诟”寻觅,亦无所得。最后皇帝只好派天神“象罔”寻找。“象罔”漫不经心地走到赤水岸上,却不经意地发现宝珠躺在草丛里。
人生的点点滴滴有时也如“象罔拾珠”,有心栽花的人不下千百,无意插柳的人却寥若晨星。而郭建宏校友给我们的感觉正是这样一位无意插柳而随缘踏实,知恩感恩而柳却成荫的人。
二度高考,缘结华工
1983 年,郭建宏在亲人和老师的期望下,如愿地考上了华工。“那时的高中有两种,一种是三年制,高三时参加高考;另一种是两年制,高二时就可参加高考。”“‘一中’是我高中时的母校,高二那年我没考上大学。第二年就去‘纪中’插班,那年高考我考上了华工。”郭建宏微笑着说,脸上露出淡淡的欣喜。对于二度高考,郭建宏承认是欣喜中带着惊险,“当时我的分数比重点线高一点点,我就问班主任考华工有没有希望,班主任对我说,报华工险了点儿,不妨报个冷门点的专业”。当时,在华工招生的所有专业中,就数“水工”专业招生最多。“当初我还不清楚‘水工’是个怎样的专业,想着只要有书读就好了。”郭建宏就是如此从容地踏上了“水工”之路。当我们问起郭建宏当时被录取的心情时,他高兴之余也说出了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如果我当时不去参加高考,现在可能在税务局工作,又或者成为了个体户。”在那个我们未能切身感受的年代,高考或许只代表了一种继续读书的方式。有的人在生计面前,不得不弃学从商。而有的人,就像郭建宏校友那样,对生命中遇到的机会,是随缘而稳稳地抓住了。
感恩老师,言传身教
进入华工后,在那四年的校园生活中,有些人,有些事,郭建宏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个艰苦的年代,那时让我触动最深的是老师。”郭建宏回忆说,“教授的地位在当时来说算低的了,比不上那些做发廊的,比不上踩三轮车的,比不上街市摆摊的……”
郭建宏回忆道,那时做教授的日子过得不容易。“工资不高,住的地方离学校也远。很多六七十岁的教授,头发都花白了,每天还得挤公交来学校教书。那时来华工的路跟农村的路没两样,坑坑洼洼,他们要在这样的交通条件下乘几个小时的车。平时还好,要是在大热天里,那环境比蒸桑拿还闷,看了也让人心痛。”从郭建宏的语气里,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敬业的老师们充满了敬意。
若是说那时学子们读书的条件艰苦,那么听过那个时代的老师们的故事后,我们也不禁感慨,教授们的条件也是如此的艰苦。那些平凡却又默默奉献着的人们,那些由点点滴滴的小事汇聚而成的感动,总使听者原本平静的心里荡起阵阵涟漪。
“物质条件上是艰苦了些,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教书育人的心”。郭建宏接着说,“他们真是尽心尽力地教,我们这些学生不管怎么调皮,怎么捣蛋,他们都不会因此放弃育人的理念,还是会尽己所能,认真地教,全心全意地教。年纪大的教授就更敬业了,当时不觉得,现在回忆起来真的让人很感动”。平平淡淡的话语,真真实实的感情。在我们脑海中回荡着老教授们在台上教书时严肃谨慎的神情,对待学生时真切关爱的眼神。他们是平凡的人和事,却是最经得起时间磨砺的真实存在。老教授们以自己的言传身教,让下一代学会了许许多多,懂得了许许多多……
基层做起,无怨无悔
“第一份工资拿了250 块,我很高兴,从来没有拿过那么多钱。”郭建宏回忆起毕业后第一次领到工资时的心情,心里仍然乐滋滋的。
1987 年,郭建宏顺利从华工毕业,并被分配到中山市水利局工作。“当时我是个一线工人,在工地做施工员,接到什么工地就去什么工地。每次都是踩着单车到那里,晚上就住在工棚里面。当时的工棚是茅草房,我们一帮哥们就这样躺着睡了。”郭建宏做了七年的一线工人,在这七年里,他干过的活可不少:“工种很低档的我做过,没有技术含量的我也做过;让我派牌子我就一张不少地发,一张不少地收回来;领导安排我做这个工种,我就认为我是做这个的料,把现在的岗位做好了,以后才有机会去改变。”听着那些往事,我们不禁想起了开始采访之前郭建宏拿出来的相册,里面有几张他年轻时的照片,那时的郭建宏比现在更瘦一些,黑黑瘦瘦的小伙子在工地上勤恳工作的身影浮现在我们脑海里。“做人要吃得苦中苦,务实干活。”郭建宏诚恳地说,“记得当时在华工一起学习的同学,有些真的很节俭,根本不用家里的钱,甚至还可以拿助学金寄回家里。他们每月最多用十块钱,衣服是从家里拿来的,吃饭就拌点腐乳或吃白饭……”“但我还可以吃一毛五一份的饭。”从郭建宏的语气里,我们听出了满足的声音。
也许正是大学时代同学们的刻苦学习和勤俭自强,让郭建宏深深地感到做人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懂得知足才能获得幸福。
踏实做事,真诚待人
谈及大学生创业,郭建宏很是支持。“大学生创业是好事,但一开始目标不要太高”。郭建宏给青年一代提出中肯的建议, “目标定得太高了,就会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困难一来,自信心便会受到沉重的打击。没有信心是很难再继续做下去的”。郭建宏认为,大学生初入社会,最好头两年不要定目标,当作实习期,而不是创业期。把这两年所遇到的点点滴滴当做社会课程,结果好坏不要太在乎。两年以后,看清方向了再定目标。“这时的你已经不是刚出学校时的你了,你可以根据自身能力,结合社会的机遇以及自己的人脉,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开拓事业,闯一片天。”在郭建宏看来,这样看待创业就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事也就开心多了。郭建宏告诫华工学子们,做人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不张扬,不管何时,做人都应该低调些, “低调一点,心态要好,就当自己是平常人”。
看待成功,郭建宏有自己独特的定义:“只要担负起了该有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我认为,这就是成功的人。”作为我们父母的同辈人,在郭建宏眼中,大学生最重要的是心地善良、真诚待人。“首先是不要学坏,而成不成功是自己认为的。”郭建宏诉说着一个父母对孩子最真实的期盼, “其实作为父母,不一定要求子女飞黄腾达。能成长为一个正常人,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九成以上的父母就很满足了”。郭建宏内心的激动,我们可以感受得到,此时的郭建宏只是千万父母中的一员,他不光希望自己的孩子明白,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听到父母的心声。
憨厚、从容,是郭建宏校友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踏实、低调,这是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对郭建宏校友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在新任职水务局长的发言上,他只说了一句,“请大家关注水务局以后的发展”。在采访前联系的过程中,郭建宏校友也是一口就答应了我们的访谈要求,以后更是亲自打电话联系我们,并尽力照顾我们的时间安排。如此的亲切近人,让我们很舍不得结束访谈。
郭建宏上读大学前还不会踢球,后来和同学们一起玩,球技也越来越精湛。现在每到周六,他都会去踢足球。球技是一点一点地学,人生的路也是一步一步地走,没有当年的积累,就没有郭建宏今天的成绩,也许这就是郭建宏校友的人格魅力。若说那时选择华工、选择水工专业是无心插柳,现在经过几十年勤恳实干,当初的细柳已成绿荫.
作者:褚冉 李保轩 罗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