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 处处先机——记海南金鹿农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茂校友
日期:2013-10-17

步步为营 处处先机

——记海南金鹿农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茂校友

人物名片】叶茂,1982年1月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机械系锻压专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国营海南机械厂,在岗位上他兢兢业业,很快就从车间主任升到了副厂长。1992年被调到八一手扶拖拉机制造厂(以下简称八一制造厂),担任厂长、党委书记。现任海南金鹿农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董的工作
    1993年,叶董从海南机械厂调到濒临破产的八一制造厂担任厂长,挑战随即产生,但是在叶董的眼中,并没有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沮丧或者停滞不前,相反,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有更大的能力。在担任厂长以来,他所实施的一系列改革都是卓有成效的。他着力推进产品科研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事业的广度和深度,为企业开创了美好的明天。此外,叶董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带领企业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援、助学助教等活动,设立了40多万元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实现求学梦想,还将50多万元投入海口的城市美化建设及儿童福利会、老人活动中心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对困难村镇捐赠拖拉机100多台。据了解,这次汶川大地震,金鹿实业有限公司是本土第一个向灾区捐款的企业,这些都表明叶董着实是一个为国家为人民的好企业家。他说道,企业与社会是分不开的,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做好企业也就是为社会“做责任”。同时叶董本人身兼数职,包括海南省第三届人大代表、海口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海口市企业家协会会长、海口市质量协会会长和海口市工商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这些都表明他愿为国家多作贡献,承担更多责任。
     叶董本人在科学技术创新发明方面还有过诸多成就,多次被授予海南省、海口市科技进步奖以及国家新产品等荣誉,是海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这些成绩并非偶然。之前他在华工学习的时候读的是机械锻压,直至1985年担任原国营海南机械厂副厂长,他一直都是分管技术方面的工作,这给他积累了很多的技术经验。叶董还提到现在的创新一般都是集成式的创新,就是利用现在已经有的某几项技术,发明出新的技术,他则是根据海南省的实际情况,发明新产品,迎合海南人民的需要。叶董有如此多的发明与先前在华工学习积累的扎实基础和后来的社会工作经验以及他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是分不开的。
     当问到在他人生的奋斗经历中最令他难忘的事情的时候,叶董说:“把原来的八一制造厂从困难时期经过不断改革使其得到发展,并带领员工走出困难境地,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对员工不离不弃,主动吸纳下岗员工,并解决部分员工的再就业。到现在,企业的员工人人都有股份,都能住上花园式的住宅,这是我的工作经历中最欣慰、最令我难忘的事情了。”
叶董的学习 
    谈起叶董在华工的学习生涯,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在实验室里,老师们手把手地传授知识,教他做实验,让他受益匪浅。叶董还回忆道,他在校期间,广播里时常响起优美的圆舞曲,同学们经常就在校道上翩翩起舞,也会有人在宿舍楼顶上跳舞。平时校学生会的活动此起彼伏,学生们都是自己管理自己,很少有老师介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在这样自由活跃的环境下,叶董喜欢独自拿着书到金银岛上去看,或者去图书馆里泡,只要是书,无论是天文地理,叶董总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那段时光的生活确实为叶董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多的素材,能够有自己的见地,能和别人侃侃而谈。他讲道,当我们和别人交谈的时候遇到僵局如果想要打破,平时的阅读量会帮自己打开话匣子,而能与别人自在的沟通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所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
    叶董觉得自己有今天都是有赖于华工当年的学习氛围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华工人的精神就是‘求是、踏实’,人就应该要少说话多做事,先做后说,真正做到实实在在做事。”
    可见叶董在华工的学习让他受益匪浅,以致他在获得成就后不忘报答母校,他平时会关注母校的发展,每年也都会回母校去看看。在自己的办公大厦里,他专门设置一层楼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海南分会”的办事处,还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前身)合作在母校设立了助教金,鼓励和奖励老师。
叶董想说的话
    叶董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外,还坚持每个星期读一本书。工作中只要遇到有什么不明白或者需要深入了解的地方,他就会去书店,购买相关书籍带回办公室慢慢看。他认为,做什么事看什么书。工作学习中有哪方面的内容需要用到,就要去不断补充这一方面的知识。他特别提到之前看过的一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魏教授编写的书,书中谈到,做企业一定要做到三步,一是战略选择,二是制度选择,三是文化塑造。这对他影响很深,他也是这么一步一步地做过来的。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先想好再做,想一下这个事情做会是什么效果,应该有什么方案,这也是他从毕业到现在整体来说一帆风顺的原因之一,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
    在采访过程中谈到兴起的时候,叶董会语重心长地说,以他自己的经验来看,师弟师妹以后的工作一定要从第一线做起,从基层做起,要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基层不断磨炼自己的基本功,还提到TCL、创维等企业的老总也都是从车间做起的。叶董也忆起当年在南京汽车制造厂的实习经历,在那里,他将自己在书本上的知识从理性升华到感性上面,收获良多,他也希望母校能够保持这一传统,鼓励学生们多将知识运用于实际。
    他还认为华工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普遍一个特点就是,多精于专业技术,会去想怎么把技术做好,怎么运用技术,而很少考虑去做一个管理者,去做一个企业的一把手,这些观念都是华工学子需要逐渐改变的,日常学习中也应该不断地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叶董特别建议学弟学妹在校期间多读书,多去图书馆,不仅要看本专业的书,还要拓展视野,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要有所了解,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

    采访的最后,叶董也给母校送去了美好的祝愿,祝愿母校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作者:潘丹 颜文轩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