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 |
【人物名片】季洪飞,男,汉族,1982 年考入华南工学院船舶工程专业。现任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主任。
季洪飞校友的工作非常繁忙,采访时间几经变动后才最终确定下来。季洪飞校友约我们在酒店里见面。当季洪飞校友走近我们时,他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并主动与我们握手。他的平易近人一下子就消除了我们的不安,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季洪飞校友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还穿着一身工作服,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很是感动。在季洪飞校友爽朗的笑声里我们开始了采访。
我的大学很简单,也很快乐
回想起当年为什么要填报华工时,季洪飞校友说:“由于我是农村考出来的,当时就希望可以考进城市里来改变命运。”他开始回忆起当初报考大学时的纯真理想,不自禁地微笑着,温暖的回忆荡漾开来,我们也仿佛从他的回忆中嗅到玉兰花开的芬芳。
“我的大学很简单,也很快乐。”这是季洪飞校友对大学生活的总结,他提到了一些印象深刻的老师,一些与同学们之间的快乐回忆。在大学里,季洪飞校友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并广交好友,培养了一个广泛的交际圈。节假日,朋友们经常结伴骑自行车游玩广州,或组织同乡聚会,但更多的时间他选择在图书馆里看书,不管是小说类、专业知识类还是推理类,均有涉及,涉猎广泛。从季洪飞校友的回忆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他青春时的灿烂岁月,竟与我们自己的经历如此相似,因此我们之间的谈话也是越来越投机,气氛越来越融洽。
基层工作很重要
毕业后,季洪飞校友被分配到了一个非船类的工作岗位,照当时的发展很快就会成为干部,但出于对船舶类工作的钟爱,又得助于大学时朋友的帮助,季洪飞校友勇敢地做出选择,主动到江南重工承担基层工作,经过几年的基层实践,他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季洪飞校友告诉我们,一名高级工程师不仅仅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同时还需要学会把基础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才会真正有信服力。
季洪飞校友在谈话中十分强调基层工作:“基层工作很重要。基层工作的经历将会使你认识到很多平时可能不会太注意到的细节,而造船这一行业在有些地方是需要很细致的。基层的工作经历还会让人收获一份意想不到的生活体验。现在有些年轻人太好高骛远,不愿意到基层干苦活,那是很不正确的职业观。”抿了一口酒,他又说道: “平淡生活,努力工作,统筹兼顾,才能最终慢慢走进领导层,不能急于求成。”
正是在这样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前进,季洪飞校友成功策划了一系列案例,并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与肯定,担任起江南重工营业部主任这一重要职位,这些与他的过硬技术和开朗的性格分不开。在季洪飞校友的带领下,公司进行了许多大规模工程的建设,比如三峡的部分项目、广州新白云机场部分项目等等,为国家作出了很多贡献。回想起奋斗的这一过程,季洪飞校友表现出了平和与从容。谈到困难,季洪飞校友爽快地告诉我们“没有”。哪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之所以在他看来没有困难,是源于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
华工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谈到对母校的感情时,季洪飞校友总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他告诉我们,他现在每个星期都会打开华南理工大学的主页,浏览母校的新闻和最新发展动态,这令我们很感动。离开母校那么多年,却依旧如此关心母校,其情是何等珍贵。季洪飞校友回忆说,华工有着较为浓郁的人文氛围,丰富的历史底蕴,不仅是培养工程师、企业家的摇篮,更是成就事业的理想殿堂。母校为全国各地的英才们搭建了一个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华工学子可以取长补短,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更能提供学生们与全国各地的人打交道的机会,培养社交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发展夯实基础。
作为一个长辈,季洪飞校友毫无保留地和我们分享他的人生旅程,并对我们的未来寄予厚望:“年轻的时候要多看书,多学习,多学一点东西。不要认为现在学习的没有用。许多知识,等你进入社会,你会发现,原来是那么的实用。知识的积累和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虽然现在社会越来越丰富、多样化,但是学习还是一个人为人之根本。社会是一个更大的学校,在学校能做好,在社会不一定也能做好。千万不能在学校虚度时光,要全心全意地读好书,进入社会后,要平和、谦虚,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人生学得越多就越充实。”
聆听完季洪飞语重心长的叮咛,我们突然觉得,作为新一代的华工人,肩上的责任愈发沉重。在踏上时代考验之路时,我们会铭记前辈们的教导,以学长们的经验作基石,遥望自己构筑的梦想蓝天,我们相信,华工人,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