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工作, 吾爱生活——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傅进军校友
日期:2013-10-21
 【简介】傅进军,女,汉族,1973 年至1976 年就读于广东化工学院(该校后与其他学校合并组建了华南工学院,1988 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微生物专业。1976 年,进入浙江医科大学。2002 年至2009 年,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书记。2009 年至今任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理事长。
    夏雨初歇,艳阳高照,暑期中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园静谧如诗。葱葱绿林间,几只小鸟闲庭觅食,悠然自得。柔风轻拂,伴随着清爽的蝉鸣,江南水乡那份特有的恬静与灵动瞬间充溢心田。此刻,与我们惬意交谈的,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傅进军校友。傅师姐一身大方得体的衣着,举手投足间散发出卓越不凡的气质,浑身上下充盈着活力,这一切都显示出她是一名积极有为而富有魅力的教育工作者。

       

 品学兼优,多才多艺


    1973 年,广东化工学院微生物专业在宁夏招生(1970 年,华南工学院分割为广东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傅进军报考并被录取。20 世纪70 年代,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的硝烟烽火之中,“现在回想起来,广东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相对其他地方少一些,我们也因此获得了相对平静安稳的学习环境”。华工人身上特有的乐观豁达精神,这一刻,在傅进军身上熠熠生辉。
    在与我们分享四年大学生涯的点点滴滴时,傅进军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如家般的暖意,语气中蕴含着最纯朴最深厚的情感。大学期间,傅进军就读于化工系的微生物专业。作为同学眼中的榜样、老师心目中的优等生,她不仅在学习上成绩名列前茅,还担任了系学生会和学校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多次组织大型节目。“当年华工组织的活动在全省高校是最多最好的,这样不俗的成绩让其他学校难以望其项背。”傅进军自豪地告诉我们,她曾参加并入选了校田径队的跨栏组,兴奋的神色溢于言表,她调侃地说:“我和刘翔还是同一个专业呢。”我想,也许正是华工人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她的内心构筑起强大的意志力和驱动力。
    时光荏苒,傅进军校友大学毕业离开华工已经33 年有余。33 年是漫长的,昔日的青涩学子已经成长为受人敬仰的教育工作者;33 年又是短暂的,傅进军校友对华工的那份记忆依然清晰如昨,那份眷恋依然深厚如昔。

 学者型的管理工作者 


    “当时,我始终希望回到科研的路上,想把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研究领域。”带着学以致用的想法,毕业之际,傅进军毅然放弃留校任教的优越条件,回到杭州,继续在研究所进行微生物的研究工作。然而,1976 年,刚毕业的傅进军被分配到了浙江中医学院(后与浙江大学合并)。说到这里,傅进军淡淡地笑了,只是笑中略带了一丝无奈:“如果知道最终还是不能与研究所再续前缘,那么我肯定会选择留在华工。因为华工毕竟是我的母校,而且名气和实力都不是一般学校可以比拟的,放弃这么宝贵的留校机会是我唯一感到遗憾的事情。”
    虽然工作岗位没有和最初的想法一致,但是务实积极的傅进军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到新的工作角色中,将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有声有色。她出色的工作表现很快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一步一步由普通职员晋升为组织部部长,再到学校的党委副书记。2002 年,傅进军从浙江中医学院调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分管学校宣传统战、工会和学生工作。在任期间,她力行改革,推动学校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浙江省高校当中率先推动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把社会实践课程纳入学分课程,使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因此获得了“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同时,建立公开透明的招生制度,实现阳光化招生,2004 年学校成为教育部计算机系统招生在浙江省的试点。进而,大力改革大学生就业体制,将学生的就业率与院长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实现就业率的大幅提升。如今,学校的就业率已连续多年名列浙江省高校前茅,学校也因此获得了“浙江省就业先进单位”,傅进军也被评为“省高校就业先进工作者”。在众多的成绩中,最令傅进军感到骄傲的是学校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她的领导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并成为唯一一所非“211 工程”获此殊荣的大学。
     访谈期间,我们了解到,傅进军校友不仅是一名出色的行政干部,而且更是一名优秀的学者,长期从事着高等教育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她始终认为只有在理论上有研究,工作上才会有突破、有创新。傅进军曾任浙江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政研会常务理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职,现在是教育管理研究员兼硕士生导师。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多年里,傅进军撰写并主编了《大学生活动论》《大学校园文化》《大学素质教育概论》等12 部专著和教材,公开发表了30 余篇论文,主持承担了国家科委、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浙江省社联、浙江省教育厅等14 项科研课题。天道酬勤,她因此获得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著作三等奖,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著作二等奖、优秀论文一等奖。

  懂生活,爱生活


    傅进军校友爱好广泛,尤其喜欢摄影,并多次在浙江省高校领导迎春书画展中获奖。访谈开始之前,我们就已观察到在她的办公室里,挂着几幅优美的风景照,这些全是她旅游时兴之所至所拍摄的作品,既有波云诡谲的天空,亦有浩渺深沉的夕阳。我们不禁感叹,傅进军校友的摄影技术简直可以和专业摄影师媲美。
     当被问及如何平衡协调事业与家庭时,傅进军会心一笑,“我是一个热爱事业、热爱工作的人。只要有一天闲着,我就会觉得怅然若失,浑身不自在,总想找点事情来做。所以在别人眼里,我有点‘工作狂’的味道。尽管如此,我也能很好地兼顾家务,一般家庭主妇会做的我也会做,而且不比别人逊色。比如做衣服、织毛衣、烹饪,我样样精通”。工作和生活应该是相互平衡而相互促进的,“我常常和下属、学生交流,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环境下,我们很多人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个误区,即将工作、事业视为一切,对待生活敷衍了之,得过且过。殊不知,不懂得生活的人很难真正地认识工作、懂得工作、掌握工作。正确的生活态度应是生活第一,工作第二,做好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或许正是抱着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在傅进军师姐的神态里始终没有看到因工作劳累后的疲惫,反而脸上充满了在生活意趣的滋养下那饱满的工作热情,眼神里总闪出奕奕光彩。

       谆谆寄语华工学子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人的才智和意志可由它折射出来。这句话用在傅进军校友身上再适合不过。她的眼睛明亮有神,在与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总是目光亲切地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谈及华工学子,傅进军语重心长地说:“大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是相当重要的,大学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舞台,可以培养你的学习能力,有和没有大学学习经历的人,他们的视野绝对不同,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读大学是非常必要的。只是不必太在意专业的选择,毕竟现在不少人毕业后没有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大学教会他们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更容易取得生活和事业的成功。”傅进军反复强调,在大学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如果仅仅学到一些专业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要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是很困难的。
    最后,傅进军校友希望华工的毕业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她说,与其做十件虎头蛇尾的事情,还不如干一件十全十美的事情。“十件事情都做得糊里糊涂,以后回头再看时,就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有留下。相反,认真完成的每一件事情,都会留下一个痕迹,将来累积起来,就会是一个不小的成就。”

作者:黄炳翔 陈祺荣 陈荧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