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不足, 苦中有常乐——访东莞市阳光树脂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建强校友
日期:2013-10-23

知足知不足, 苦中有常乐

——访东莞市阳光树脂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建强校友

 【人物名片】邱建强,男,汉族,广东东莞人,1983—1987 年就读于华南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毕业后在广州轻工设计院工作。1997 年创办东莞市阳光树脂制品有限公司。

    七月的东莞,清新秀丽,生机盎然,一场小雨过后,蔚蓝的天空被洗刷得纯洁无瑕,出租车在宽阔悠长的马路上飞驰,终于到达了石碣镇涌口工业区。

 腼腆男生 情系华工

    邱建强校友首先向我们侃侃谈起他的大学生活。在那个年代,有书读,有学上就已经很不错了。当时选择华工,是因为华工在广东的名气如雷贯耳,作为广东人,能考上华工,是莫大的荣誉和骄傲。作为男孩子,喜欢动手,想做科学家、工程师,而华工这所工科强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华工,他没有参加太多的社团组织,而是戏谑地说自己做过班上的“小班长”。照顾好班上的同学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但大学的他仍然像个小男孩,有着贪玩的本性,经常和一伙同学跑去打球。那时的大学生活没有现在
的大学生活那么丰富多彩,但打球、看电影已经非常让人快乐和难忘了。邱学长在读大学时仍然是非常腼腆,一直到工作后才慢慢改变,我们仔细看着他,还真能看出那份腼腆感仍在。
    那时的生活比较艰苦,邱学长的家境并不是特别好,他也和大多数孩子一样,靠助学金补助生活,母校的培育之恩他至今铭记于心。

 投身商海 艰苦创业

    毕业后,邱学长服从国家分配,来到广州轻工设计院工作,虽然和自己的专业对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也许是当时男子汉理当建功立业的激励,也许是当时的工作让他无法取得更大的突破,也许是他早已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有单位的工作,拿着在设计院工作几年的积蓄在家乡创办起了企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业凯歌首先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奏响,此为天时;把企业建在家乡东莞,此为地利;大量劳动力涌向珠三角,此为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备,企业便有了发展的基础,十多年苦心经营,公司也在行业中有了立足之地。
    但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创业使人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失败,将会带来沉重的打击。2008 年金融危机,上万家东莞民营企业倒闭,劳动密集型的经营模式受到考验,企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向技术密集型模式转变,考验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邱建强校友也在严峻的考验中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寻求对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邱学长谦虚地说,自己并不是班上取得成就最高的,办个企业也算不上什么成就。对于成功之道,他认为:①成功最需要的是决心,只有当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才会有做的动力和信念。②机会,只有善于把握商机,才能在商海浮沉中游刃有余。③做好市场调查,对比其他公司的产品,突出自己的优点。④依靠市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要决定生产哪些产品。⑤跟进售后服务,只有提供良好的售后保障,才能保持现有顾客和吸引新顾客。
    邱学长感叹道,做企业最难,整天面对不同的东西,一天不学习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自己虽为老总,但也要关注企业的各个方面,对科研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并要关注进展的每个阶段。

回馈社会 知足常乐

    邱建强学长对员工也是关怀备至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他不断提高员工的待遇,并适当缩短劳动时间,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现在,整个公司上下一心,充满了凝聚力。同时,他也不忘回馈社会,每年都会捐助一些山区孩
子,圆他们的读书梦。因为企业规模尚不够大,做慈善的能力有限,因此他呼吁更多的企业家们参与到其中来,更积极地回馈社会。
    当问及人的一生中什么最重要的时候,他答道:“家庭,事业。家庭和睦,事业成功,这是每个男人的追求。当然,还要学会知足常乐,否则,把自己埋在事业之中,又何来幸福。”
    当我们问及他近期是否有什么目标时,邱学长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没有目标,我什么目标都没有。”他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他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人该有大追求,只是生活不应该只是一直不停地工作。他总会在闲暇的时候运动,比如打羽毛球、游泳,以此来放松身心。人生本该如此。多么惬意,多么潇洒。

作者:苏婉 邱新安 周禹娇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