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 |
平淡但不平凡,这是孟老给我的第一印象。见到孟老时,他穿着普通的衬衫长裤,像一位朴实的工人。确实,孟老就是这样一位为“风云”卫星艰苦奋斗了一生的老人。来到他家,孟老夫妇早已准备好香茗和西瓜,热情的招待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待我们坐定,孟老便缓缓谈起他的风云人生。
小时候,孟老同大多数小孩一样比较顽皮。但是上了中学后,学习地理,看到侵略中国的日本,在地图上只像一条小蚕虫,而中国却像一片硕大的桑叶,孟执中非常不解:“为什么”、“凭什么”———“因为日本的工业和科学技术比中国强,所以小虫才会蚕食桑叶。”历史老师的一句话使孟执中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志愿:学工科!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有如此风云之志,使得孟老在今后的学习中刻苦努力,在高中三年中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52 年,孟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电机系,一年后由于院系调整进入当时的华南工学院深造,主修无线电广播及通讯专业。进入华工后,孟老更是废寝忘食地学习,他最爱去的就是图书馆,常常一泡就是一天。在华工三年,他就获得了三年的“三好学生”。在学习之余,他还会非常热心地帮助其他基础薄弱的同学。孟老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在田径方面拿了不少奖。另外,孟老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年级里只有两名党员,孟老就是其中之一,说到这时,孟老一脸的自豪。
当谈到大学学习时,孟老特别强调,在大学期间,学习知识一定要脚踏实地,切莫好高骛远,基础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专业知识以后工作不一定会用到,就算学得不够扎实,需要用到时也可以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学习,但基础的数理化,必须在大学里静下心来学好。正是因为在华工“厚重”的学习积累,孟老才能在往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展风云之志。
历坎坷,看风起云涌
1956 年,孟老从华工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两年后,又被分配到苏联科学院自动学及远动学研究所进修。等孟老回国时,正碰上三年困难时期,大部分研发项目都停滞不前。直到1965 年卫星研发工作才再度开始。不久,“文革”爆发,孟老所在的自动化研究所被解体了。但因为有着长期的一线工作经历,使得孟老有了足够的基础知识设计制造卫星。可惜一直以来国内技术条件不成熟,硬件条件不过关,使得孟老的梦想再次被搁置。直到1970 年, “东方红”卫星的成功发射,才使孟老又看到了希望。那年,孟老带领18 名技术骨干从北京赶到上海,参与新型卫星的研发工作。“文革”后,孟老转入卫星地面测控基地的建设工作,担任卫星地面测控基地的主任。1979 年,孟老着手主持我国第一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研制工作。
如此坎坷却只是个开始,在设计“风云一号”卫星的过程中遇到的艰辛与困难更是数不胜数。第一颗“风云一号”卫星在发射前几个小时出了故障,出现了半导体栓锁现象。孟老和他的同事们连忙爬上离地面几十米高的塔架为“风云一号”做了一次难忘的“手术”。尽管后来经过紧急维修成功发射,但它在天上运行了39 天就不幸夭折了。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第二颗“风云一号”卫星做了许多改进,在轨累计正常运行了285 天。但由于控制系统出了问题,仍没有达到预定的寿命,提早“下岗”了。
前两颗“风云一号”卫星的挫折,对于卫星的总设计师孟老来说,记忆是刻骨铭心的。1994 年1 月,当孟老结束美国探亲返回上海时,正值航天队伍最不稳定的时候。在“风云一号”卫星初样研制动员会上,孟老动情地说:“在我退休回家之前,一定要搞出一个圆满的结果,给国家、人民和支持我们航天事业的人们一个完美的交代。”在研制“风云一号”卫星家族第三颗星的过程中,孟老一直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为了这个“老三”,孟老不顾因多次胃出血而孱弱的身体,在基地一待就是3 个月。为了照顾孟老的身体,局领导特意将孟老的夫人从美国请回,并破例安排她在基地照顾孟老的起居。看到丈夫那种忘我工作的神情,妻子李珊真切感到“为了‘风云一号’卫星,老孟真是拼了!”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三颗“风云一号”卫星终于翱翔于天外,并正常运行了7 年多!卫星绕着地球转了7 年,孟老却绕着卫星转了几十年啊!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正是孟老设计风云卫星的真实写照。坎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坎坷面前退缩。正是孟老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使他的航天事业在风起云涌后迎来一片灿烂的彩霞。
薄名利,享云淡风轻
一直以来,孟老始终坚持“勤勉做事、淡泊名利”的生活原则。当孟老被选为工程院院士时,大家都为他高兴,但孟老却依旧是那么平静,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我们从孟老身上看到的是一代学者特有的谦逊与从容。如今的孟老已是一位七旬老人,退居二线,和他的夫人李珊过着幸福的生活。但他仍不减对航天事业的热忱,依然每天去航天研究院帮助新人。在工作之余,孟老爱逛书店,看一些古典文学书籍。他也是一个集邮爱好者,有时会去邮市转转,而他最爱的还是京剧,高兴的时候总会哼上两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孟老现在生活的最佳写照。
作者:张仪超 马力 俞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