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全国赛落幕 华园学子获佳绩
日期:2013-10-24


华南理工学子向团省委领导介绍参赛作品

张振刚副书记参观现场作品展示

师生为第二天的公开答辩做准备

参赛队员合影

    10月14-17日,以“创新挑战路,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苏州大学举行。华南理工大学选送的六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华南理工大学获得校级优秀组织奖。
    电子与信息学院的研究生张楠没有料到自己所在的团队能拿到一等奖。“要感谢学校给了我们直接推送的机会”,张楠说。此前的校级赛阶段,“基于声通信的海洋无缆勘探系统”这个作品由于还没有实物,连出线的机会都没有获得。但是在报送全国赛的过程中,该作品由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重新吸引了评审专家的目光,张楠和她的队员们才有机会参加全国的终审决赛,和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高校、同样怀有创新梦想的同学们同台竞技、共同交流学习。 
    开幕当天上午,学校党委副书记张振刚特地来到作品展示现场为同学们加油打气。他指出,参加“挑战杯”竞赛能够帮助同学们增长知识、增强能力、提升素质,学校对这项竞赛高度重视并做了充分的准备。进入终审答辩是最后的“临门一脚”,他希望同学们放开思想包袱,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展示成果,充满自信地面对专家和观众,并祝同学们取得好的成绩。
    在作品现场展示阶段,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池志雄专门来到华南理工代表团展位前,详细询问参赛作品的情况并与参赛队员亲切交流。
    此前,参赛同学和指导老师历经长时间认真、艰苦的准备,一遍又一遍的演练,不断地实验、推敲,为了展板上的一个数据、一张图片,反反复复地斟酌、修改。为迎接终审答辩,同学们从礼仪到答辩技巧、答辩内容都一一设计和练习。
    据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分全国赛、省赛、校内赛三级赛事,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1988年,华南理工大学是参与在清华大学共同发起“挑战杯”竞赛的高校之一。本届“挑战杯”作品按类别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按所属学科专业又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社会等11个学科专业组。经过书面评审,共有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的440所高校的1135件作品参加终审决赛。(图文/许颖)

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华南理工大学获奖名单
一等奖 基于声通信的海洋无缆勘探系统(电子与信息学院,研究生作品)
二等奖 大功率高亮度LED三维光源模组设计与制造(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作品)
三等奖 小脑皮层回路信息合成与突触学习(理学院,本科生作品)
三等奖 从脚下,到远方——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化学与化工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作品)
三等奖 新型Mn4+掺杂的铝酸锶红色荧光粉及暖白光LED研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作品)
三等奖 新型淀粉植物绿色胶囊(轻工与食品学院,研究生作品)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