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 |
【简介】张清华,男,1995年在我校获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12月晋升讲师,1997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02年12月晋升教授。现任茂名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管教学、科研、成人教育工作,兼任广东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茂名市科协副主席、茂名市自动化学会理事长、茂名市政协委员、茂南区人大代表等职务,是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曾经获得茂名市“劳动模范”、茂名市“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敬岗爱业,为人师表,甘做灵魂工程师
“教师最大的价值体现在课堂上。”张教授从教十几年来,先后主讲过《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8门主干课程。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贵在具有自己别具匠心的教学见地,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张清华就是这样一位大胆创新的教师。在教学中,他进行了最优化教学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联系实际,适当拓宽,情意交融,培养能力”的教学特色。他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他所主持的学校立项教改课题“正确处理电类专业精确与近似的关系”在电气专业授课过程中实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了工程设计中近似量应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收到良好效果。他所讲授的课程深受同行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胜奖”。近几年来,他在肩负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的重担及攻读博士学位繁重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握教学第一线情况,每学期均承担了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并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学上的每一个环节。
张教授主持了学校立项的“以点带面,全方位进行电力拖动系列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工作。这项课题研究的完成,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使专业建设跨上了新台阶。该课题的总结论文荣获学校“优秀教研论文二等奖”。
在完成繁重的教学等工作任务的同时,张教授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学生工作。几年来他多次担任了班主任、班导师,1999年担任了分管学生工作的系副主任,切实抓好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事事做到身先士卒,注重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自身的模范行动来影响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来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他的学生说:“在张教授的课上不仅能了解最新的科学知识,而且不知不觉就能学会如何做人。”他的同事则这样评价:张教授的最大特点是“严谨治学,执着追求,甘于平淡,求实创新”。
高瞻远瞩,以身作则,乐做学科掌舵人
张教授十分注重学科发展,他深深意识到各个学科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在担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时,就根据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实际,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中长期规划。他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突破口,带动了其他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2003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经学校严格评审,获得“校级重点学科”称号,并得到了相关经费资助;与此同时,在校级名牌专业评审中,该学科的自动化专业获得了“校级名牌专业”称号。2004年、2005年在学校重点学科一年工作的检查评审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均连续获得“一等奖”。
在专业建设方面,张教授主持并亲自参与了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新办本科专业的申报和制定发展规划等工作。他长期注重课程建设工作,2003年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的《电子技术》获“学校精品课程”称号,《自动控制原理》与《大学物理》获“学校优秀课程”称号。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在担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时,张教授坚持党总支介入决策的机制,采取科学论证、科学规划、严格把关,有效地防止了设备采购等环节不正之风的发生,使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工作科学、快速、有效地进行。张教授亲自主持规划了投资600万元的“现代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在依据“省内一流,国内高展示度”的大前提下,突出科学性、先进性与实用性。特别是针对目前流行的挂箱式实验设备存在的不足,率先提出了采用工厂车间式设计的电工实习基地的规划,使基地融实习、实验、培训、科研和创收为一体,形成全方位、多功能、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他所主持建设的现代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被确定为“广东省高校重点教学实验室”。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张教授坚持在职培养与引进人才工作有机结合的原则。一是抓好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办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班毕业设计的工作;二是配合人事处加大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引进工作,使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潜心学术,硕果累累,勇做科研排头兵
张教授在模糊控制与智能控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曾获广东省科技奖三等奖。在《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等一级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多篇被EI、ISTP收录。其中,《模糊控制数字仿真系统软件设计》获1996年中国自动化学会颁发的“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维-三维复合模糊控制器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获2001年茂名市科协颁发的“茂名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他先后主持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教育厅资助项目1项、茂名市“科技三项经费”项目4项、茂名石化公司等横向课题5项,科研总经费近100万元。其中,2002年9月《电力拖动智能控制仿真系统》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授权证书,并获2002年度茂名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实用新型专利“喷灌、滴灌智能控制装置”2003年5月已正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2001年12月主持完成的《茂名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年规划》课题已通过了茂名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在科研中,他注重创新,注重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我国工业控制通用软件薄弱的现状,在《电力拖动智能控制仿真系统》课题设计中投入了近十年的时间,成果在一些高校和企业的应用中很受好评。针对智能控制理论在国内外农业节水灌溉方面的应用上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情况,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茂名市农业局、茂名市科技局及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并取得了国家专利。他在茂名石化公司的多项技术攻关科研课题,如“K201机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润滑脂自动称重系统”、“蜡块重量自校正系统”等,在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显著的经济效益。
作为主管科研的领导,张教授为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的科研工作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努力组建科研团队,积极开拓省、市和茂名石化公司的科研课题,想方设法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原来科研基础薄弱、气氛较为淡薄的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的科研工作有了可喜的进步,2003年该学院喜获学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