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四跳转身成大业 ——访广州世品国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仕平校友 |
【人物名片】谢仕平,1972年出生,广东海丰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1级工程硕士。曾任广州世品国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丽特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被广州媒体评为2002年华夏十大商业风云人物,被誉为国内百货业新生代领军人物。
从广州市商业局的副处长到广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从正佳企业执行总裁、正佳广场董事总经理,到世品国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与联合丽特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仕平校友完成了从政府官员到国企老总、从职业经理人再到私企老板的四级跳,也成就了个人的职业发展。
从政府官员到国企老总
谢仕平在海丰长大,对农村的落后面貌有着深刻的感受,所以从中学阶段开始关注吏治民生。1978年,年仅16岁的谢仕平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班上同学来自各个岗位的都有,有的年龄足足比他大一倍多。作为有责任感的一代,他们的思想和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他。当时思想空前开放,学习中国哲学史的他更受到西方哲学的强烈冲击。
毕业时很多同学被分配到了中央、人大、国务院,而谢仕平年龄太小,又不是党员,所以被分配到了商业局,直接面向市场,从事专业化的宏观管理。本着爱岗敬业的态度,谢仕平脚踏实地从科员、副科长、科长,一做就是10年的商业管理。1990年,才20多岁的他成为广州最年轻的副处长。
1992年底,谢仕平调到广百担任副总,主管业务。这时国内零售业的各种业态初露端倪,谢仕平原本对零售业的认识较为肤浅,而且广百也刚刚开业1年多。当时零售业还很落后,所有的商场按照专业分类摆放,没有品牌和专柜,但生意还是不错。但是1995年谢仕平出国考察后发现,外国的百货都是在做品牌和形象,专注做高端产品。于是他与总经理进行探讨,推进全面改革,力图提高经营档次,避开与超市的竞争。广百在高峰时有3000多人,他强力推进精简机构,大举裁员,到谢仕平离开广百的时候,只有1000人的规模。他全面调整成本结构,由厂家承担人员、装修成本。同时把采购和销售分开,并把采购权收回,改成收账的模式。虽然在改革的过程遇到一些利益方面的冲突,但是他凭借华工人特有的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坚持不懈进行改进,最终那些困难都被他一一化解。
2001年,谢仕平被擢升为广百总经理。他开辟广百新翼,扩大经营面积,同时在各地开了多家分店。他还对广百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新的股东,虽然还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但至少迈出了股份制改造的一步。他还为广百的上市制定了时间表,在他离开的时候,已经对广百完成了全面的上市辅导。
从国企老总到职业经理人
正佳广场曾一度是广百股份在城内东扩的主攻目标,谢仕平作为广百方面的主要谈判代表,这个时候,他感受到体制的束缚以及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所以有些心灰意懒。他意识到广州商业圈往东迁移,百货这种业态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购物中心作为新的业态更具潜力;其次,他希望突破国有体制的束缚,尝试在新的体制下获得更大的舞台。
谢仕平最终断然决定离职,整份辞职报告上也仅有寥寥几字。然而,第二天广州各大媒体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广百老总谢仕平请辞”这一事件。
谈到国内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风险,民营企业没有国企的资源和实力,谢仕平为什么会放弃优厚的待遇,而担任正佳的执行总裁?“对自己很有信心”,谢仕平又是用寥寥几字应对所有的置疑。
正佳当时还在建设中,一层就有3万多平方米,电梯130多部,功能和商铺还没划分,走在里边很容易迷路,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他才将建筑结构搞清楚。董事长交给他很多国内外公司完成的、厚得像书一样的策划方案。这些策划人缺少商业中心经营管理的经验,方案绝大部分都无法实现或者根本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虽然很多概念性的构思很吸引人,但如何结合实际成了一个艰难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谢仕平和他团队开始在里面上班,他们做了3个月的调研和规划,进行了整体流程再造。全面招商开始之后,不到1年就招到了1000间,创下了招商速度的历史纪录。
与星巴克这些品牌的谈判相当艰苦,合同大都经过悉心策划,最终在谢仕平及其团队的艰苦奋斗下一一拿下。在他看来,正佳的优势在于定价比较准确,恰恰处在临界状态。“但是现在看来有后遗症,定得太准,前面阶段商铺根本没办法生存,这个就需要发展商去培育市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但是对商业的理解和很多东西不一致也是很正常的。这也为谢仕平日后的离开埋下伏笔”,“这期间磕磕绊绊,存在时间、工程等很多问题,但是在离开时,所有的商铺差不多都开了,而且团队也留下部分人员交接了一个月。”
这次离开,他留下八条建议和八个问题,对正佳日后的发展和规划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正佳的期待。谢仕平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舞台,毅然选择了创业,这一次,他表现出更多的自信。
从职业经理人到老板
13年领军零售业的经验和业内广泛的人脉资源,谢仕平成为零售业的权威,也造就了配合默契、稳定成熟的精英队伍。谢仕平离开了正佳,与他一起离开的还有从广百就一直追随的骨干和在正佳共同进退的干将,这支专业团队直接组建了世品国际购物中心管理集团。
购物中心管理集团---这是谢仕平自己给自己的创造性定位。市场上有很多鱼龙混杂的房地产策划代理机构,包括各种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顾问、策划、代理、招商等工作,并没有准确的定位。但是谢仕平的购物中心管理集团专注购物中心,从策划、招商、营运等整个流程做下来,合同一签就是4年,4年的概念就是开业后还要合作1~2年,要把客户扶上马再走一程。这是一种考验,这是一种深度的合作,要双方充分的信任和默契。
谢仕平认为,做商业地产意味着需要经历成长期、培养期,比如做多大的规模,除了看市场,还要看业主实力。现在很多发展商用地产的概念去做商业中心,而没有考虑如何持续经营。商业中心的复杂性,决定了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一败涂地。
“我们有选择地去做,做购物中心不是说谁请做就做,要看合不合适做。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明确方向后有选择性地去做。”谢仕平永远都是保持这样的清醒。为了保证公司有稳定的利润来源,也为了践行自己的理念,谢仕平也开始寻求自己的项目。与天河娱乐城谈判出乎意料的顺利,一面之后就一锤定音。相对很多大公司,一个创业期的公司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过对方相当信任。虽然有些档口合同还没有到期,但他们很快把各个楼层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并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装修,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谢仕平推出以青春为主题的丽特百货,把天河娱乐城规划为主题式的购物中心,他做了一些小组合,引进了永乐电器和中国第一家百佳邻里型超市。岗顶商圈没有电器卖场,而且又紧靠地铁三号线,为购买提供了方便,邻里型超市主要是为了服务上下班的人流,主要提供快速消费品。
谢仕平向记者透露,丽特百货将在9月17日开业,装点中秋、国庆、圣诞、元旦、春节这些接踵而至的节日,青春百货也将焕发它的第二次青春。
后记
上帝对老板和经理人是平等的。
很多朋友不明白为什么谢仕平拒绝了那么多高薪聘请,自己40多岁还要创业。谢仕平,也许这个名字就注定了他会谢绝仕途平平,他认为已经到了体现自己价值的时候了,“因为替国家、别人做了那么多,赚了那么多钱,要检验自己是否能赚钱。”这个年纪创业更加成熟理性,起点更高,风险更低,但是空间和时间都已经不多。
“岗顶商圈与天河商圈还不能同日而语,天河娱乐城与正佳也无法相提并论,很多人会说,你这么个大老总开这样一个小店。但我不觉得,能赚钱就是好东西。”谢仕平谈到,“我当时在策划时就说,不一定要做什么广百,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从大公司到小公司,谢仕平告诉所有的团队成员心态都要调整。包括自己以前老是做甲方,现在做乙方,以前是别人为自己展示,而现在要自己对着电脑做报告、告诉别人怎么做,所以心态调整很重要。
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每一个阶段,谢仕平发现上帝很公平,每个阶段都有压力,得与失都是相当的,各种体制下的工作都有优劣点。做经理人可能国企比较好些,责任相对少些,但也有很多局限;私企环境好一点,薪水也高,但是要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相应的价值。要不断地去尝试新目标,也意味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对于经理人没什么事做也不用担心,但是老板没事做很心虚,就会想是不是该干的没干。谢仕平认为老板和经理人最大的不一样是在发工资那一刻,以前发工资拿高薪的时候很开心,但现在总是觉得“怎么这么快又要发工资了”。毕竟一切都刚刚开始,虽然创业的阶段会很辛苦,但却更有成就感。
整个采访的过程中,谢仕平脸上都带着谦和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也许对于很多追随他的伙伴来说,不管他是经理人还是老板,谢仕平都是一个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