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踏实远虑——访重庆市达晖实业公司总经理、重庆校友会副会长姚义校友
日期:2013-11-27

 天道酬勤 踏实远虑

——访重庆市达晖实业公司总经理、重庆校友会副会长姚义校友

【人物名片】姚义,男,1978年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船舶工程专业。现任重庆市达晖实业公司总经理,投资多项实业,其公司是P&G宝洁(中国)的核心合作伙伴。

他是个商人,却拥有着理工科的学历背景;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蜕变成为经营着庞大业务的企业管理者和眼光独到的商人。究竟是什么促使他完成这人生的转折?机会在何时出现,他又是如何把握的呢?这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去探索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下午两点一刻,姚义提前15分钟来到了采访现场。他面带微笑,红色上衣和米色休闲裤使师兄显得特别有活力,也让我们倍感亲切。

华园岁月

姚义出生于四川的一个城镇家庭,父亲是铁路工作人员。姚义是贵州省重点中学的学生,和当时所有高考生一样,1978年他怀着激动而紧张的心情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高考,并幸运地被华南工学院录取。姚义那年刚好17岁,而班里面却不乏年龄比老师还年长的同学。踏入华工大门时,他就暗暗对自己说,要好好念书,才有好出路,只有念好书,才有好工作。当时非常单纯的他,求知若渴,每天钻进图书馆汲取知识的力量。

姚义高考成绩是贵州省的第二名,当时上大学的费用全由国家补贴,最高奖学金每月23元,一般每人每月也有21元的生活费补贴,基本能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他非常珍惜这个读大学的机会,天天与书本做伴,一心钻研船舶工程的专业知识,成绩在班里经常名列前茅。纯粹的学习生活,让他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学得特别扎实,给他的未来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华工的老师们虽然职称都不高,基本上都是讲师,但是个个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不仅传授给学生们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带领着他们做研究、做课程设计。姚义的学习生活是简单、忙碌而充实的。“我们这一届校友关系是非常好的,我们华工的老师也是非常非常认真的。”每天早晨早早去图书馆占座,几乎是当年所有同学学生生涯最难忘的事,姚义也是其中之一。每天上课前,大家都会早早来到班里占位置,因为华工的男生很多,经常为了某些事情打架,所以,占座而引发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当时年轻气盛,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挺有意思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那个年代对成绩好的同学有非常高的尊崇之情,成绩好,地位就比较高,当时到饭堂吃饭,阿姨也会多打一些菜给自己。

离开华工多年,说起华工最让他受益无穷之处,他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眼界,华工让学生们思路变得开阔;第二,工作和研究的方法。知识是可以学习的,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但是学到了方法,就是一辈子受用的。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更胜从前,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同样给他带来了更高层的眼界和更开阔的思路。

天道酬勤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姚义用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座右铭来激励华工的后辈们。他说做人就要像大海一样,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懂得容忍,珍惜身边的一切;但是,也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做个有气节、有操守的男人,靠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奋斗,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取得佳绩不骄不躁,在该奋斗的年龄就去奋斗,把握住自己人生当中的机遇,不要愧对自己的青春。

1982年的时候,姚义的朋友推荐他去做一些贸易买卖。川贝从四川进货成本才40元,到广州可以卖12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收入,但是因为当时的姚义一心向学,内心深处有一股知识分子看不起商人的情结,所以拒绝了朋友的好意。但这件事却使姚义未来的人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大学毕业后姚义分配到了重庆。工作一两年后,他才觉得收入真的非常重要。当时他心中有感而发:人不往高处走,怎么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生存呢?

1985年,坚持学外语的姚义参加了全国外语考试,期待着可以转行去做外贸工作,没想到单位不让他离开。1986年恰逢律师全国司法考试,姚义很想去参加,但是单位又不让去。年轻的姚义觉得非常迷茫,感觉身边太多太多的束缚,捆绑得自己快要喘不过气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命运一次又一次阻挡着他前进的步伐,但是他并不放弃,终于在1988年转行到扬子江假日酒店工作。

1988年,姚义已经27岁了。在酒店工作的时候,他非常勤奋,做过财务、总务和接待等工作,什么都做,什么苦活也干。凭着外语优势,他终于在假日酒店打下了自己事业的基础。

回想起当年的决定,如今身为重庆市达晖实业公司总经理的姚义非常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姚义说如果没有当初的不断改变,也就没有今天的他。人要敢于舍弃,看准了就做。虽然社会有不公平的地方,生活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是自己不能放弃,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努力,不怕吃苦,欣然接受脏活和累活,你就会获得酬报,正所谓天道酬勤。

人生感言

作为一位工科背景出身的实业家,在理性思维和务实作风的基础上,姚义对企业管理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国外的管理经验都有文化基础,例如日本人讲究团队意识,而美国人讲究个人能力,所以我一直对我的员工强调,不要照搬外国企业的那一套,别人最好的东西你不一定合适,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万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你必须改变,要学会顺势而为。”在他的眼里,顺势而为是一种博观约取的作风,是一种敢于取舍的勇气和气魄。感恩命运给他一次高考机会,“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人生要有规划,但是规划不如变化。有句老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等到有答案才去做,因为等到有答案才去做,别人已经去做了,就没有机会了”。

步子要快一点,胆子要大一点,勤学苦思,躬行实践。他意味深长地谆谆告诫华园学子,珍惜大学4年的时光,在大学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这都是将来步入社会的宝贵财富。有条件的同学则可以出国看看,开阔眼界。就他的圈子而言,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高。

此外,姚义还特别强调人脉的重要性。在他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得到不少朋友的相助,所以他觉得人脉非常重要。而人格担保贷款,一个人只有拥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赢得别人的欣赏、信任和支持,别人才会放心地去帮助你,所以大学生自身的修身养性是非常重要的。姚义寄语师弟师妹们:

“恰当及时地确立目标,再确定路径,不断学习。”

“学会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培养梳理的能力。”

未来不可知,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的下一站在哪里,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师兄年过半百,仍然每天学习、每天进步,我们呢?我们怎可停下脚步,我们会继续追寻充满生机的地方,做一行爱一行,愿做螺丝钉,先奉献,再谈收获。

在华工读书,是我们的荣幸,学习华工人严谨的学习作风、严密的思维习惯,毕业后踏踏实实地工作,不要投机取巧。不管去到哪里,都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迎接新的挑战,干一行爱一行。年代不同,经历不同,但是老中青三代华工人坐在一起,那份同样的归属感,既让我们从心底对姚义这一辈老华工人心生崇敬,也让我们共同为伟大的母校献上自己深深的感激之情和真挚的祝福。

 作者:李珩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