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 |
荣筑人生 奉行善道
——访海南泓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荣奉校友
【人物名片】高荣奉,男,1962年出生,海南文昌人。1979—1983年就读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1983—1986年攻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学院)结构工程硕士学位。2002年创办具有国家甲级资质的海南泓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现在全国有五家分公司。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省优专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香港工程师协会会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政协委员。
茶烟袅袅,清香回绕。在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里,我们采访了海南泓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高荣奉校友。一杯又一杯铁观音饮下,淡雅甘香,随着访谈的进行,高荣奉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一个聪敏实干、随和亲善的形象逐渐清晰明朗。
年少清贫志不移 敏而好学扎根基
海南文昌,是素有“一里三进士”之名的文化之乡,是高荣奉生长的地方。高荣奉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缺衣少食的年代。“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家里还有弟弟,很穷很穷。”回忆起小时候的贫苦生活,高荣奉直摇头。然而在乐观的人眼里,生活并不会因为贫苦而黯淡无光。他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们:“不过我们的童年比你们多姿多彩啦,我们经常到海边捕鱼抓鸟,那时候很好玩的!”
1979年高考,整个文昌县有四个人考上华工,高荣奉就是其中之一。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为了上大学,他在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借了50元钱。在华园求学的7年里,为了节省路费高荣奉很少回家,假期都留在学校。“海南到广州的船票要11元钱,在学校的话有吃有住。那时候我们是不用交学费的,每月23元钱补贴,伙食费19元钱,剩下4元钱就够买牙膏等生活用品了。我也就两套衣服换着穿,都是打补丁的。”
“毕业实习的时候是在葛洲坝,那时候我们全班组织出去玩,只有我一个人不去,囊中羞涩说不出口啊,说出来同学们肯定会帮你的,但那时候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带队的老师问我是不是因为报考了研究生所以清高。”回忆往事,高荣奉脸上挂着平静的笑容,流年早已磨去记忆中无奈与委屈的棱角。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棵椰子树如果想绽放出礼花一样的树冠,那它必须在海滩上深扎根基。
“书读完了,练习做完了,我就大概知道考试要考些什么了。”高荣奉的聪敏,由此可见一斑。大二的时候高荣奉已经开始为考研做准备,当时他也没有多想,只是不知道未来怎样,有准备总比没准备好。由于华工没有水利水电这个专业的硕士学位点,他跟着同学报考了结构工程研究生,他说自己“就这样稀里糊涂读了研究生”。其实能考上一点也不糊涂,当年华工建工系研究生面向全国只招8人,没有深根基,何来树干之笔直高大?
“现在有些毕业生基础的东西丢得太多啦,过度依赖计算机。基础的东西是一定要打扎实的。像我们做结构设计的,一级注册结构师是一定要考的。”毕业多年,高荣奉对工科基础知识仍牢记于心,他身上华工人一脉相承的严谨踏实让人为之动容。
和大多数农村出身的大学生一样,英语是高荣奉的短板。一说起英语,高荣奉连连感叹:“我们英语公共课的老师人真是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那时候我们上英语课是在一号楼的顶楼,老师经常会把我们几个基础比较薄弱的人留在演播室里开小灶,很用心地辅导我们口语。”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高荣奉敏而好学,为自己人生的九层之台夯实知识之土。
华园情深深几许 浅酌欣笑忆往昔
高荣奉在华工生活了整整7年,问情深几许,直教人毕生难忘。金银岛畔,湖滨路旁;红楼耸立,碑铭铿锵;木棉花红,百步梯长;同学年少,青春激扬。
“现在想起来读书的时候真好啊,有时真想念读书那个时候,一点杂念都没有。”浅酌欣笑间,高荣奉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纯真的校园时代,那个有着吉他、诗歌、书信、交谊舞的时代。那是物质最差的时代,却也是精神最富有的校园时代。
“本科时我们男女生都不敢说话的,研究生的时候就好玩啦,那时候我们还有工资的。”说起研究生生活,高荣奉一下子来了兴致。因为宿舍紧张,高荣奉所在的班和全校的女研究生都是住教工宿舍。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三人行必有我师,多才多艺的他们经常一起游玩,互相学习。西湖畔的情人岛是他们散步时经常路过的风景。彼时华工没有放映电影的场地,他们就从华工走路到华师(华南师范大学)看电影。一到华师放电影的时候,路上满满的都是华工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院万校舞风盛。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流行交谊舞。高荣奉自豪地告诉我们:“我跳舞跳得很好的!”这位“华工舞王”从华工西湖厅跳到华农红满堂,跳到华师,再跳到暨大,在一支又一支的舞曲中舞出自己的奔放青春。就算是要写论文的日子里,高荣奉的生活依然过得很自在———“我做论文很快的,每天早上我会做课题,下午的时候到东湖边球场打球,傍晚在学六吃饭,洗完澡就出来跳舞”。
“那时候跳舞很纯洁,也没有想交女朋友什么的。女生们都很大方,一般都会接受邀请。有的女生不会跳舞,一直孤零零地坐在一边,我们看着也难受,这时我们就会去请她跳舞。”邀舞缘起处,心灵的善良在闪光。
那些年舞动的身影,跳跃在华园的记忆里,不曾淡去。
弃稳创业拓新域 情真意切寄学子
1986年,尚未建省的海南岛还是一块南荒之地。硕士毕业后的高荣奉放弃了广州设计院的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了海南省第一个结构工程的硕士生。
1986年至2000年,高荣奉供职于海南省建筑设计院,历任总工室主任工程师、副所长。毕业后的他不曾松懈,发展势如破竹:1994年晋升高级工程师,1996年获得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997年考取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2000年至今被聘为海南省、海口市施工图审查中心和招投标中心专家,2001年考取注册监理工程师并荣任海南省优秀工程评委,2002年至今任海南省建筑科学技术委员会、结构与抗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8年成为香港工程师学会正式会员。
高荣奉主持参加的建筑设计曾多次获奖,任高级工程师以来他独立或主持的设计项目有金山广场、文昌维嘉大酒店、三亚时代海岸、环海大厦、汇泰大厦等。2006年,他主持参加编制的中南地区建筑标准图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墙体构造》荣获海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椰子树往往是一座海岛最早的“拓荒者”,椰子随海漂流,在新的岛屿上生根发芽。作为椰岛人,高荣奉也有着椰子一样的拓荒心。时针倒转回到2002年,一直在设计院过着平稳生活的高荣奉决定拓荒自己的人生。在华工一位师兄的帮助下,他创建了海南泓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这棵椰子树在高荣奉的悉心照料下很快茁壮生长。时至今日,海南泓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海南省屈指可数的具有国家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所,它的“椰实”漂流到三亚、上海、武汉、重庆、杭州等地,继续繁衍生息。2010年,高荣奉荣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民营企业家”奖。高荣奉希望泓景建筑设计所的“椰实”能在更多的地方扎根,吸纳更多的人才,在中国大地上蔚然成林。
对于自己的成就,高荣奉虚怀若谷:“其实我没多大成就,这不是谦虚,只能说我作为过来人,或许可以给你们提一些建议。”当今的社会越来越多元化,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着更多选择。对于别人所谓的热门专业,高荣奉不以为然:“别说哪个专业没作为,你没深入到行业里历练一番怎么知道有没有作为,看起来小小的事情,真正解决却要大智慧。”
他希望年轻人刚出来工作时能够放低姿态:“刚出来工作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很多东西都是平凡的琐碎事,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才行。我们有些做设计的因为自己出身名校经常固执己见,觉得自己凭什么要听别人的。但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有他自己的方式,自己并不是处处比别人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埋怨领导为什么不提拔自己之前,应该先想想自己身上出了什么问题。”
在访谈过程中,高荣奉多次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这个道理。
身为董事长的他对公司设计人才的生活十分上心,薪水、待遇、生活各方面都会尽力做到让人满意。职员过得不舒服他自己也不舒服。他说:“企业的发展靠人才,我对他们好,他们做设计也尽心尽力。”
这些关照别人的善,源自本心,若不是余香在手,高荣奉可能连赠出的玫瑰都忘记。前些年高荣奉偶遇一位在建筑行业颇有建树的朋友,对方了解到他创办了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就毫无条件地帮助他。高荣奉不解,朋友告诉他:“你不记得你之前帮过我吗?那时不是你帮我我就完了!”
结 语
观音不解故人心,茶淡杯凉兴未尽,续斟新茶话旧情。荣筑人生,于建筑设计植人生椰林;奉行善道,以关照他人行善良本心。两个小时的访谈转眼结束,而高荣奉的人生画卷仍向未来铺展开去……
作者:方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