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 |
【人物名片】吴泽和,广东汕头人。2007年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就职广东省三凌塑料管材有限公司,现任该公司副总经理。2007年荣任第六届新社会阶层人事工作委员会理事,2011年荣任汕头市民营企业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2011年任汕头市海外联谊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2013被评为汕头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功夫茶 源于潮汕
茗茶之道,在于静。气在丹田,冥思茶香。品茶、品事、品人生。三凌公司吴泽和经理的办公室,透彻的玻璃窗,清幽的气息,洒下一地悠然。砂壶沸水,砂铫小杯,茶味清香。吴泽和沏着功夫茶。沏功夫茶的操作十分讲究,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工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
细细斟酌,悟出茶道来。
很难相信,坐在面前的帅气、年轻的谦谦君子,竟是广东三凌塑料管道集团这个蜚声遐迩的公司的副总经理。也很难相信,三十而立之年的人能有如此的平和心境。沏茶的招式如此娴熟、干练,像似参透了人生。
访谈过程很平和,一问一答,有条不紊,像在坐禅一样。虽然时不时会有急促的电话打来,但都不会干扰这种意境。无论电话那头出现什么样的语气和情况,吴泽和接完电话后总能安抚一切躁动,回复宁静,进入状态。真的是人如其名:心平气和。
“咱们潮汕人喜欢喝功夫茶。” 吴泽和笑着说。端起砂壶沏下一杯茶,亦沏出一段如茶如茗的回忆。
泡茶之水 甘甜清爽
水分三等。晨曦之水,性属阴,软水沏茶味道上等。
烹茶之水需甘甜清爽,不带杂质。《茶经》里说: “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无味。”不过,倘若没有优质水,普通的水经过砂层过滤后,获取到清澈、味道甘冽的水也可。
所以,烹茶要诀之一,需要有甘甜清爽的源水。好的源水是基本要素,好的水才能沏出上等的茶。
吴泽和的回忆,自己的求学历程就像一股泉水经过砂层,层层过滤。
比同龄人早踏入工作岗位的他,经过工作的历练和碰壁,慢慢意识到自己文化知识的短板。“想要煮出一道好茶,就需要有好的水。”吴泽和从工作中,抽出稚嫩的双脚,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华工的土木工程系实力很强。” 他回忆道,当时,他在建筑材料公司,需要员工具备土木建筑的知识。出于工作的需要,学起了土木工程,后来,升职到管理层,新的职位又抛出新的岗位要求。面对着一个偌大的团队,单纯有技术,没有管理知识,是难以有效驾驭的。
面对着新的挑战、新的未知,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恐惧和彷徨。管理知识的盲区又继续激发他对知识的渴求,吴泽和又去攻读了EMBA。整个求学生涯,都是按自身需要去汲取知识,使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以致用,富有成效,所学到的知识永远不会浪费。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学无止境,永远要虚怀若谷,随时要带着一个空囊去装知识,需要什么装什么。新的挑战,新的要求,就需要新的能力。
他回忆道:“需要什么知识,我就补充什么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饱满。
烹茶之水虽要求严格,但不问水的出处,即使是普通的水,经过层层过滤,一样能泡出好茶来。要求再高的职位,都不问员工的出身,即使是一无所知的人,经过步步自我提升,一样能胜任困难的工作。
“以前我们宿舍,总会放一套茶几,同学们经常自己沏功夫茶喝。” 吴泽和露出一丝怀念的微笑,手拿着砂壶沏出一杯香浓的功夫茶。
烹茶之火 活炭蓝焰
苏东坡诗云: “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
好的功夫茶,烹茶之火亦为重要。在潮汕,沏功夫茶时有专用的炭:绞积炭。用绞积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其燃烧的火,火焰浅蓝、焰活火匀。烹茶的火苗,若萎蔫,煮水的时间会延长,沏出来的茶,沉重粗味。烹茶所用的炭若生浓烟,煮出的水洋溢烟臭,沏出的茶,茶味全无。茶水需经活火蒸煮,方不失其灵气。
喝着浓香的功夫茶,望着窗外横跨着的三凌集团招牌,赫然大字,悬于空中。吴泽和继续讲述他大学毕业后,刚踏入社会工作,遇到的如活火般的煎熬。
汕头市的潮阳区是一个城市化落后的地区,人们的知识水平低下。三凌集团更是位于朝阳区最偏僻的地方,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来这样的地方工作。所以前些年,在公司内部,倘若有个大学生入职,便被视为全能精英。
“当时大学毕业刚来到‘三凌’的时候,公司上下所有员工都认为我应该是知识渊博,无所不能的。” 吴泽和回忆道, “当时刚毕业,我什么都不懂,就会点电脑操作和文书工作。”外围的人过高看重,与自身实际技能的不足形成巨大的落差,使吴泽和无形中肩负着压力和尴尬。当时,他一旦处理不好一件事,就会被人投来鄙夷的眼光。那种眼光仿佛像一团烹茶活火,灼痛着吴泽和的肌肤。
“很多时候,晚上我躺在床上睡不着,都在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 辗转反侧,如茶水接受火舌的洗礼。他开始不顾世人的眼光,从基层做起。“我刚到‘三凌’的时候,当一名会计员,主要是负责公司的财务审计。”那时候他的工资是800元一个月。由于自己粗心,常常做错账,待到月末领工资时,拿到手的没剩多少。“有时,做错的账太多,到月底,反而倒贴钱呢!”吴泽和说到这里,歇了歇,微笑起来。那种微笑隐隐牵动着他辛酸的往事,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
活火蒸沸净水,滚烫的水泡着蜷缩的茶米。茶米慢慢释放出昔日在阳光下卧藏的灵气。外界异样的眼光和恶意的闲言碎语,蒸腾着吴泽和,使他慢慢地释放出其个人魅力。煮茶要诀之二: “水常先求,火亦不后。” 好的源水固然重要,烹茶的火候也不可忽视。再好的水若没有经过活火的锤炼,都无法沏出好茶;天资再聪慧的人,若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炼,也都无法成就一番大事业。
沏茶之道 高冲低斟
潮汕功夫茶,冲茶斟茶是一门讲究的技术活。
冲茶,要沿茶壶口内缘冲入沸水,水柱不能从壶心直冲而入,因为那样会“冲破茶胆”,破坏茶的味道。冲茶要像书法,不急不缓、一气呵成,水壶和茶壶的距离要比较大,这样冲下来就叫“高冲”。“高冲”能使热力直透罐底,使茶沫上扬,不仅美观,也能让茶味更香。
吴泽和洗了洗杯子,进行第二轮沏茶。第一泡水,冲起了茶沫。掠一掠茶沫,预热一下壶和杯。
茶沫是沸水将茶米洗出的脏污,需要把它滤去的。不洗去的话会影响茶的口感,就好像生活被不欢快的事荡起了惆怅的污渍,需要过滤去,否则会影响生活的质量。“在工作当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 吴泽和感慨地说,“不是都能全部解决,这些难题会引起自己的烦恼。面对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良好心态。”
吴泽和特别强调工作中具有一种不卑不亢的心态特别重要。他说道,当时面对公司其他人的质疑的时候,倘若没有匡正自己的心态,随时都有可能被人们洪水般的鄙夷所吞噬掉。
而生活的磨炼也像冲茶一样,要不急不缓,不要“冲破茶胆”。突如其来的压力有时会将一个人冲垮。适当的,可以用迂回的方式去缓解。就像冲茶一样,可以让热水从壶边旋转切线而入,让茶叶有时间去回神,有时间去释放。可以让烦恼有序地安置,让自己有时间去放空头脑。“当一个人遇到不快的事情,要懂得如何去缓解和释放。” “去操场打球,跑步,放松自己,让自己有喘气的机会。”
正因为通过煮水、烹茶、冲茶这几道工艺,才让茶水如此芬芳四溢,牙龈留香,让人难以忘怀。正是因为这些来自生活上、工作上的烦恼和不愉快,才让一个人慢慢成长。吴泽和很感激当时尾随身后、挥之不去的难题,让自己现在破茧重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正是这样,慢慢地学会去思考,学会适应。有时环境很难去改变的,此时需要的是自己去适应环境。”吴泽和顿了顿说道。
品茶之悟 心领神会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者常嫌其苦,久之会喜欢,反觉其越浓越够味!
潮汕人品茶,要先闻香味,然后看茶汤的颜色,最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刚好分为三口品完。香味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最后一饮而尽,可谓畅快淋漓。这就是功夫茶的三个境界。喝茶的感悟,需要用心去体会,暂且忘记一切纷扰,让心回归最原始的状态。
吴泽和回味起当年的经历,十分有感悟。像喝功夫茶一样,分次去回味它,每每都会有新启发。
谈到对华工师弟师妹的建议,吴泽和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
作为在校大学生,眼光要长远,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要博览群书,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因为很多时候,一份工作要求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正是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才决定将来事业和人生的高度。大学生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这会形成极大的矛盾。此时来自内心的、外界的压力也就会随之而来。当碰到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要懂得厚脸皮去向别人请教。珍惜学习的机会,不要急于求成。随时怀着一颗谦虚的心,你会发现身边有许多良师益友。
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喝着功夫茶,感悟着人生的真谛。感谢吴泽和与我们分享他那如茶如茗的人生经历。希望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也希望他的拼搏事迹能鞭策我们奋勇前进。
气和心静,却不懈追求,华工人!
作者:陈宏彬 李晓华 王跃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