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巾帼 打造双赢人生——访广西化工研究院工程设计咨询所所长罗素娟校友
日期:2013-11-27

【简介】罗素娟,女,汉族,广西人。1984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一系化学工程专业,现任广西化工研究院工程设计咨询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国家注册化工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西化工研究院从事科研和工程开发设计工作。主持完成或主要参加完成的科研、工程研发和设计项目9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广西发明创造银奖2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

7月的南宁正值盛夏,骄阳似火,我们来到了广西化工研究院。在这个绿树成荫、宁静雅致的院子里,我们见到了她———罗素娟校友。初次见面,罗素娟校友对我们非常热情,举手投足间表现出师长的和蔼可亲,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谈话间,她提到工作了近30年的化工研究院,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她是最了解的人。随后,罗素娟校友带领我们参观了研究院的实验楼和办公楼,并深切询问了母校的近况。经过30年的风风雨雨,罗素娟校友当初的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虽已消退,但是对母校的怀念和深情却始终如一。

迎合机遇 走出自我人生

罗素娟虽然出生在城市,但小时候也吃了不少苦。小学时学工学农,插秧、种菜、挑粪等男子汉都觉吃力的体力活她都做过。进入初中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学军社选取,获得了学习发电报的机会,那时的她计划着初中毕业后去部队锻炼。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让她改变了当初的决定,她选择上高中并考上了重点高中———南宁二中。1980年高考时她的成绩很好,可以选择更好的高等院校,但她在老师的安排下,进入了华南工学院,她所就读的化学工程专业也是学校安排的。

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大学美好生活的向往,罗素娟开始了4年的华园生活。大学生活是绚丽多彩的,虽然当年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比不上现在,但正是因为这样,大学生活才更显纯真、难忘。罗素娟当年住在西十的6人间,住的是上铺,直接与楼顶接触,夏天气候炎热,时常需要提水至楼面洒水降温。

那时候,只有周末才能看电视,罗素娟最爱和同学一起看足球赛,这个兴趣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就是这些简单的娱乐,现在回忆起来,也是津津有味的。那时的师生情也是珍贵的,老师和同学一起打球、活动,交流生活、学习各方面情况。而对罗素娟影响最深的老师是沈宁棠:勤勤恳恳,无私奉献……这些都给当时的罗素娟树立了榜样,师长们敬业的态度深刻影响着她。度过了4年勤奋的大学时光后,罗素娟不得不面临着所有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就业。由于制度的原因,她的档案被直接调回广西。在择业时,罗素娟放弃当教师,选择来到研究院工作。对那个时代刚刚大学毕业的女生来说,教师这个职业应该是梦寐以求的,她的选择显得与众不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每个人的命运都不能完全由自己把握,但罗素娟暗暗下定了决心, “既然选择了去做,就认真去做,努力去做,全力以赴做好它”。

执着坚持 巾帼不让须眉

广西化工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具有50多年历史的省级综合性化工科研机构。罗素娟1984年毕业之后被分配到这里,从事化工研发和开发设计工作,一干就是30年,未曾间断过。

一个化工产品从实验室研发到小试、中试,再到实现产业化,往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特别是大规模的生产,都要解决一个装置的放大问题。毕业之初的罗素娟就参与到防锈颜料三聚磷酸铝产业化项目中。三聚磷酸铝是广西化工研究院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绿色环保型无公害白色防锈颜料,该产品具有无公害、白色、防锈力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能有效代替毒性大的铅、铬系列防锈颜料,极大地减少了重金属防锈颜料对环境的污染,是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无毒防锈颜料,远销欧美和日本。虽然当时实验室和小型装置已经能够制备出该产品,但在放大生产的过程中遇到了技术瓶颈问题———三聚磷酸铝缩合反应装置。这是三聚磷酸铝生产的核心设备,由于缩合反应过程会发生很多副反应,任何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降低其合成率及产品质量,需要精确保持反应温度和适合的反应气氛,研发设计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罗素娟带领项目组成员跑遍了全国,参观、学习、考察、研讨、分析、论证、设计、计算、实验,这其中的艰辛和劳累或许只有亲身体会的人才能知道。

在遇到技术瓶颈的时期,工作上的压力曾让罗素娟异常的疲惫。那段时间她的体重只有78斤,团队的部分成员一度提出要放弃这个项目。但是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坚持,罗素娟和队友们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终于成功研发适合三聚磷酸铝产业化生产的装置。目前,该装置规模已经达到10000吨/年,工艺和设备设计具有独创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奖及广西省级科技进步奖,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罗素娟是该项目排名第一的主要完成人,也是该项目获奖名单上的唯一女性。

从1984年毕业工作至今,从一个应届毕业生到工程设计咨询所所长,罗素娟成功地将广西化工研究院十几项科技成果通过工程放大技术实现产业化,2012年实现年产值385亿元,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30年的坚持见证了广西化工研究院的发展,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罗素娟在化工行业做得优秀出彩,她把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化工研究院。

完整人生 携手温馨之家

繁重的工作任务并没有让罗素娟忽视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罗素娟尊重儿子的选择。曾经身边的同事们都送自己的子女参加某个外教的英语辅导班,罗素娟也很希望儿子英语成绩优异,但儿子不愿参加辅导班,她尊重儿子的想法,给予儿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她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只要一有空她就会陪伴在儿子身旁。

罗素娟的儿子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与生物技术专业,或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他和母亲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学习成绩优异,且母子两人都喜欢观看足球赛。共同的爱好让母子关系异常亲密,两人常常一起看足球赛,讨论足球明星。有时儿子半夜起不来,母亲还会喊他起床看世界杯。记得在罗素娟工作最困难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压力大,身心疲惫,她常常一回到家就躺在床上休息。当时儿子还小,有一次儿子问妈妈怎么了,罗素娟回答说自己累了,儿子说: “妈妈你累了,你就下岗吧!” 逗得她哈哈大笑。儿子的关心成为罗素娟工作中最大的动力,丈夫的支持也使得罗素娟干起工作来没有后顾之忧。

罗素娟是同事心中的好所长,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是儿子眼中的好母亲。她协调好了工作和生活,不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也不因为家中的琐碎小事而耽误工作的进度。她真正是一个在家庭和工作中取得双赢的典范。

工作感悟 寄语师弟师妹

广西化工研究院有华工校友十几人,罗素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刚进研究院的助理工程师成长为如今的化工设计咨询所所长,一步步走来,罗素娟深有感触。作为一个过来人,她寄语华工的师弟师妹们:

一要勤于动手。理工科不同于别的科目,动手能力很重要,动手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产、学、研是紧密相连的,实验是基础,任何创新都源于反复试验,从实验装置的选择、安装配备到实验过程以及调整、产业化,都需要自己动手,才能有所突破,这一切的基础都源于动手能力。

二要有发散思维。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人更容易被人所喜爱。工作中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一次次尝试才能解决问题,具有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人能够突破前人,做出别人做不出的成绩。

三要团结协作。就是要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取长补短,群策群力,每个人都发挥特长,发挥优势,尤其利用自身的优势无私地支持他人、帮助他人,共同把事情办好,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更要相互理解和宽容,而不是互相推诿,能够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个体认知以及个体力量的局限性,发挥集体通力协作的作用,产生1+1>2的效果。

罗素娟从一名工科女子成长为一位行业精英,她是华工学子的榜样,也是化工行业的先行者。让我们把最诚挚的祝福送给罗素娟,愿她在未来的工作中直挂云帆,为祖国化工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者:马国强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