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学跻身ESI学科前1% 华南理工大学ESI学科增至18个 2025-09-12
- 章熙春书记在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寄语 2025-09-09
- 唐洪武校长在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2025-09-09
- 开启新“鲤”程 华南理工大学1.5万余名新生来校报到 2025-09-09
- 《现代食品科技》成为第一批被EI收录的中文食品学术期刊 2025-09-05
![]() 签约仪式现场 | ![]()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 王迎军校长讲话 | ![]() 汤应武董事长讲话 |
![]() 为协同创新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揭牌 | ![]() 参观办学成就展 |
“凡是这个项目需要的,学校都会全力以赴去做”,1月2日下午,在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广州日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传媒”)战略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上,校长王迎军如此表示。现场为这句话做注脚的是,出席签约仪式的人员,除了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包括了电子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等理工科类学院的相关负责人。看似一次普通的签约,却因跨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元素的注入,而在校企合作之外,增添了探索并推广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模式的使命与意义。
仪式上,王迎军与广州日报社长、粤传媒董事长汤应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粤传媒总经理赵文华、副总经理陈广超,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邱学青、党委常委陶韶菁、校长助理李正等一同为共建的云传媒协同创新实验室、粤传媒人才培养基地揭牌。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大学城校区管委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
强强联合 合作共赢
对于此次合作,汤应武认为双方有着共同的发展理念与深厚的合作底蕴。他表示,粤传媒现致力打造华南领先、中国一流、世界知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传媒企业,这与华南理工大学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
汤应武指出,在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报媒要在新兴媒体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善于借力、纳才引智。作为中国一流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大学文化塑造、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特别是在计算机、大数据以及新兴媒体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这一定能为双方的合作共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合作共赢这一理念也得到王迎军的认同。她表示,广州日报在国内外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华南理工大学的新闻传媒有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多个优势学科支撑,尤其是新兴媒体发展独具特色。这次合作是“强强联合”。她说,华南理工大学对这次合作会举全校之力加以推动,“凡是这个项目需要的,学校都会全力以赴去做”。
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王迎军也进一步指出,希望通过合作为社会提供适应新兴媒体时代与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打造一个在行业内特色突出、特长明显的研发基地与平台。同时,学校会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深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工作。
校企携手 协同创新
展望此次合作,双方希望利用现代大型传媒集团的实践经验和信息优势,提升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借助学校的学术资源优势,支持粤传媒的业务转型与业务创新。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如下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共建云传媒协同创新实验室;共同举办年度高峰论坛,联合发布最新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研究成果;开展传媒技术和产业创新系列研究项目合作;共建粤传媒人才培养基地工程和媒体新技术应用研发基地工程。
而在仪式上揭牌成立的云传媒协同创新实验室,在国内属创新之举。新闻与传播学院表示,云传媒协同创新实验室将依托学院的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借助电子与信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等学科优势与科研力量,重点研究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趋势及经营与管理模式的创新。
据介绍,该实验室将整合资源,形成信息技术与新媒体、品牌传播、媒介经营的交叉优势和跨学科特色,实现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协同创新,并为申报“广东省云传媒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做准备,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实验室打造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云传媒产业协同创新研究基地。(图/梁启华 文/卢庆雷 周玉 陈炜强)
附:背景资料
2012年粤传媒重组后,拥有员工近5000人,下设21家子公司,4家分公司,13家报刊及9家网站,业务覆盖广告代理和制作、报刊出版发行和物流、报纸和商业印刷、新媒体业务等,同时涉足文化传媒相关领域。